[摘要] 生物化學是醫(yī)學課程的基礎課,脂類代謝則是生物化學課程的重點難點。這一部分內容知識點繁多,前后關聯(lián),一脈相承。學生學習過程中常常顧此失彼,學習效果較差。該文以脂類代謝內容為例,探討了微課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同時也對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反思,談論如何完善微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 生物化學;脂類代謝;微課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the basic course of medical courses, and “l(fā)ipid metabolism” is the key difficulty of biochemistry course. This part of the content has a lot of knowledge, and it is related to each other. Students often lose sight of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effect is poor.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ntent of "lipid metabolism"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s in biochemistry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flects on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micro-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others in the same field.
[Key words] Biochemistry; Lipid metabolism; Micro-class
生物學各學科中,生物化學是發(fā)展較快的一門學科。生物化學課程知識點豐富,專業(yè)詞匯繁多,學習較為困難。生物化學這門課程,是眾多醫(yī)學專業(yè)的基礎必修課,如臨床醫(yī)學、預防醫(yī)學和檢驗醫(yī)學。同時,生物化學也是許多醫(yī)學院??佳斜乜嫉囊婚T課程。學好生物化學有助于學好其他醫(yī)學課程,也有助于本科生考取研究生。醫(yī)學院校流傳一句話“生理生化,必有一掛”也反映了生物化學這門課程學習的困難。多年來,廣大生物化學教師不斷改善現(xiàn)有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多合格的醫(yī)學人才。本世紀初CIA教學模式逐漸在高校課堂教學中開展,與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相輔相成,改善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2011年后,微課教學逐漸開展,全國各地各種類型不同層次的微課教學比賽如火如荼。微課這一新的教學媒介,以其“小而專注”的形式迅速獲得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多年來,許多高校都將微課引入生物化學課堂輔助教學,不斷摸索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微課采用影像動畫等視頻技術,將教學課件、影視畫面、卡通形象和字幕配音等多種素材融于一體,微課的應用,讓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有聲有色”,形象生動。在微課教學中,微課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媒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更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該文以桂林醫(yī)學院生物化學課程中脂類代謝章節(jié)為例,探討微課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1? 微課概述
微課,英文名字Microlecture,源于美國。2011年,中國“微課之父”胡鐵生系統(tǒng)總結了微課的概念: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微課的定義明顯反映微課的特征:小而專注。以其微,利于碎片化學習;以其專注,能將一個知識點用動畫字幕配音等多種方式表述清楚。微課這一新的教學媒介,甫一誕生,就迅速獲得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微課先在中小學開展,后來逐漸進入高校。高校對微課的應用從微課比賽開始,2013年由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的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吸引了超過1 600多所高校的12 000多名選手參賽。多年來,廣大生物化學教師也逐漸將微課引入課堂教學,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微課的廣泛開展,一方面,是由微課本身的特征決定的。微課本身內容專注,形微而內豐,幾分鐘的教學視頻,剛好適合闡述一個知識點,借助電腦手機等工具,可供學生反復學習。另一方面,現(xiàn)代大學生,業(yè)余生活豐富多彩,冷板凳式的學習顯然是很多大學生無法做到的。而微課的小而專注,剛好可以利用學生充裕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高等院校高度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技術和學生普遍都具備的智能手機,恰是微課廣泛開展的物質基礎。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也將微課引入了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有效提高了生物化學的教學效果。該文以生物化學脂類代謝這一章節(jié)內容為例,探討微課在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和反思。
2? 生物化學脂類代謝內容簡介
脂類代謝主要內容包含脂類的消化吸收、脂肪的分解代謝、脂肪的合成代謝、酮體生成與利用和血漿脂蛋白代謝幾個部分。其中脂肪的分解代謝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脂肪的分解代謝分為脂肪動員、甘油三酯分解、脂肪酸β-氧化和能量計算等4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又有眾多反應步驟和關鍵酶調節(jié)。每一個知識點各自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教學過程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是顧此失彼,不能很好地融會貫通。
3? 脂類代謝微課的設計與應用
制作微課時我們分別以減肥為切入點制作了脂肪分解代謝的微課,在微課中明確學習要求,并附帶相關作業(yè)。將微課發(fā)送給學生,同時也將微課掛在校園網上,這樣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學習。
脂肪分解代謝的微課簡單介紹了脂肪動員和甘油三酯分解,脂肪酸β-氧化和能量計算則是微課的重點。學生通過課前自學,要求基本掌握脂肪動員的概念、甘油三酯的分解反應。而對脂肪酸β-氧化和能量計算這部分的內容,要求達到熟悉或了解的程度,結合課堂學習,達到掌握這個知識點的要求。最后通過布置相關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完成脂肪分解代謝的教學。脂類代謝章節(jié)中,脂肪的分解代謝是核心內容,以減肥這個長盛不衰的話題為切入點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肥的生化本質是脂肪的分解代謝,通過減肥這個話題,逐漸引入脂肪分解的各個知識點,同時結合網上流行的各種減肥廣告,分析減肥產品的弊端,讓學生明白,合理飲食和適當運動,才是科學的減肥方式。
部分學習過程中的難點,通過網絡答疑大多數能解釋清楚,不懂部分再通過課堂教學闡明清楚,讓學生能充分掌握相關知識。最后布置相關作業(yè),讓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以微課為媒介,通過課前課中課后學習的結合,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又能提高教學效果。
4? 教學反思
將微課引入生物化學教學,以影像、動畫、字幕和聲音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展示相關知識點,形象生動,其小而專注的形式也契合學生碎片化學習的需求,大大提高了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不過,在實施過程中,有許多問題值得引起教師的關注。①制作微課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要求制作微課時要有良好的教學設計,才能凝練教學內容,做到小而專注,形微而內豐。還應具備基本的視頻制作技術,包括字幕、配音和后期處理。②利用微課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還應做好監(jiān)督和輔導。對學習散漫的同學要做好督促工作,對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疑難要及時解答。③對整個教學過程還要有整體規(guī)劃,明確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做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評估和總結。
微課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廣泛開展,說明了這一新媒介的應用價值。我們生物化學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才能適應新時代需要,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 陶毅明,金榮仲,高進濤,等.生物化學中《氨的代謝》一節(jié)嘗試微課與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與反思[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1):28-30.
[2]?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1(10):61-65.
[3]? 楊曉梅,程杉.“互聯(lián)網+”背景下生物化學微課建設及在教學中的運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21):58-59.
[4]? 李俊濤,尹文,龔舒,等.微課在醫(yī)學高專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25):37-39.
[5]? 楊睿,李先佳.醫(yī)學高職高專生物化學微課聯(lián)合PBL教學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8,16(13):30-32.(收稿日期: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