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南方多數(shù)地區(qū)在清明前后會出現(xiàn)潮濕天氣。隨著雨季的到來,空氣越來越潮濕,人的脾胃易受影響,很多人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舌苔黃膩等,中醫(yī)叫作“濕邪中阻”。
中醫(yī)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tǒng)稱)之一,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會成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體導致疾病。那么,我們?nèi)绾戊顫裥澳兀?/p>
注意以下幾點能減輕濕邪侵入人體導致的不適:
1.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不要到潮濕的地方勞作。
2.不穿潮濕的衣服。
3.潮濕往往與“寒”一起來,這時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祛濕的食物,適當溫補。
4.天氣好時要多外出曬太陽,適當運動。
5.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jié)合,過度疲勞容易導致濕邪乘虛而入。
以下幾種食物可祛濕:
山藥 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功效。常食山藥有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
薏苡仁 薏苡仁可以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此外,它還有美容功效。
紅豆 體內(nèi)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易造成人體水腫虛胖。紅豆含有的石堿成分可增強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消除水腫。
茼蒿 中醫(yī)認為茼蒿味辛、甘,性平,食之能溫脾開胃、養(yǎng)心安神、降壓補腦,適用于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脹痛等病癥。所以,雨水節(jié)氣調(diào)養(yǎng)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冬瓜 冬瓜是我們?nèi)粘J秤玫氖卟?,冬瓜皮、冬瓜子還是中藥,具有利水化濕的功效。冬瓜皮能治腫脹、消熱毒、利小便。冬瓜利水作用較強,容易水腫的人宜常吃。
鯉魚 中醫(yī)認為,鯉魚有滋補、健胃、利水的作用,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