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白楚下
劉守本,是京派內畫壺代表性傳承人。他全面繼承了葉派內畫的傳統(tǒng)技藝,并從傳統(tǒng)中總結經(jīng)驗,創(chuàng)立了更完善的技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術風格。在京城文化的吸引和薰陶之下,劉守本先生的內畫鼻煙壺也呈現(xiàn)出濃郁的京味。
北京作為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有許多的古董和把玩兒,鼻煙壺就是極其有代表的一種精美小器物。鼻煙壺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攜帶。在世界上,中國素有“煙壺之鄉(xiāng)”的稱譽,鼻煙壺以其精巧卓絕的制作藝術,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鼻煙壺的門類很多,工藝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的工藝品種,市面上能見到的材質都能用于制作。而內畫鼻煙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分類,材質因為需要內畫所以必須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水晶和瑪瑙是最常見的,水晶材質的比較好畫,多用于畫一些精細工筆,而瑪瑙材質因為半透明,適合寫意畫。
鼻煙已經(jīng)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仍有一些人因喜愛鼻煙壺工藝而一生執(zhí)拗于鼻煙壺制作,劉守本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京派內畫壺代表性傳承人。他全面繼承了葉派內畫的傳統(tǒng)技藝,并從傳統(tǒng)中總結經(jīng)驗,創(chuàng)立了更完善的技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術風格。在京城文化的熏陶之下,劉守本先生的內畫鼻煙壺也呈現(xiàn)出濃郁的京味。
劉守本出生于1943年,自幼喜愛美術,16歲進入北京工藝美術廠,先是做了兩年琺瑯,1960年,葉派內畫鼻煙壺代表人物葉曉峰和葉奉祺所在的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并入劉守本所在的工藝美術廠,就這樣,劉守本機緣巧合地跟著第一代鼻煙壺匠師葉仲三的兒子葉曉峰、葉奉祺學藝,與這一行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劉守本說自己年輕時繪畫基礎不好,為了提高繪畫技術,他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學習繪畫,臨摹《芥子園畫傳》和《古今名人畫譜》,在北京工藝美術工廠組織的業(yè)余美術班學習西法素描、國畫山水?!皩W美術,勤奮和執(zhí)著是最重要的,有基礎的人會學得快點,但很多人一開始沒有基礎,但是正因為對美術的執(zhí)著,讓他們學得也不賴?!眲⑹乇居沂种兄干系暮窭O見證了他對繪畫技術的執(zhí)著。在孜孜不倦的刻苦作畫中,他到50歲終于創(chuàng)立了屬于自己的京派內畫藝術風格,即用壺考究、題材廣泛、畫工精細、設色古樸、意趣悠然,雅俗共賞。
筆煙壺畫具
劉守本作品之一
葉派內畫特點主要集中在傳統(tǒng)人物上,劉守本全面繼承了葉家內畫傳統(tǒng)技藝,擅長畫傳統(tǒng)人物,兼工動物、山水等。由于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劉守本的畫風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京城文化的影響,其內畫鼻煙壺呈現(xiàn)出濃郁的京味特色,是當代京派內畫藝術的代表。“生在天子腳下、皇城根旁很自豪,我們從事的是打著京城文化烙印的事業(yè),老北京題材給了我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眲⑹乇菊f。
劉守本作品之二
劉守本表演內畫鼻煙壺技藝
劉守本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皇家及京城市井生活題材的作品,廣受國內外收藏家喜愛。據(jù)悉,在國外一本專門介紹中國鼻煙壺的大型畫刊中,就收錄了劉守本的三件人物肖像作品。
對外人而言,內畫鼻煙壺有一種神秘性,筆怎么能伸到豆粒大小的瓶里畫出乾坤呢?劉守本談起這些卻非常的謙虛,認為內畫鼻煙壺創(chuàng)作沒什么神秘之處,入門很容易,技巧也不算很高超,重要的是手藝人的修養(yǎng)和美術基礎,雖說沒什么高超的技巧,但內畫對人的眼力和心力要求很高。所以他學這門技藝的時候做的人并不多,當時京城畫內畫壺的一共只有6個人。而現(xiàn)在因為對自身素質要求高、收入待遇問題,在北京學習內畫壺的年輕人也很少。
為了更好地傳承鼻煙壺這份事業(yè),他希望大面積招收學徒,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讓鼻煙壺文化能夠得到傳播。據(jù)悉,王博文、金鴻珊、曹永良、張寶華等一批新京派內畫藝術代表人物都拜在劉守本門下。劉守本表示:“我希望他們能堅守內畫藝術之根,圍繞地域歷史文化不斷創(chuàng)作新品,讓這個京城的文化品種持續(xù)發(fā)展?!闭驗閷θ瞬排囵B(yǎng)的關注,劉守本現(xiàn)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他希望內畫鼻煙壺還會在藝術與市場上迎來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