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艷
科學活動離不開觀察,觀察是科學探究的開始。低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科學,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動手能力也較差,缺乏科學、有序的觀察方法。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設計并組織合適的科學觀察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本文以蘇教版二年級《科學》教材中《明亮與黑暗》一課為例,談一談小學低年級科學課堂觀察活動設計。
一、低年級的觀察活動要有引導
低年級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如果教師完全放手,學生極有可能摸不著頭腦,盲目嘗試,所以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引導。
【教學片段】觀察紙箱內部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個帶小孔的紙箱,里面有什么呢?
生:黑黑的什么沒有看到。
師:在不打開紙箱的情況下,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知道里面的東西?
生:可以用手電筒照一下。
師:紙箱上有兩個小孔,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生:一個小孔用來看,另一個小孔可以放手電筒。
師:這個方法不錯!小朋友們相互合作,一個人觀察,另一個人拿手電筒。
在一年級上冊《用感官觀察》單元中,學生已經初步學會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及現象。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可以不用“包辦”,適當放手。有學生提出借助手電筒來觀察,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到紙箱上有兩個小孔,學生就會想到兩個孔的不同用途。當然,教師提供的幫助要恰到好處,過多的幫助反而會限制學生的發(fā)展空間。
二、低年級的觀察材料要有準備
學生觀察活動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顯,與教學中提供的觀察材料密切相關。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手腦配合的機能不完善,往往只關注表面現象。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教學重難點,并且要滿足安全、簡單、明顯等條件,精心準備觀察材料。
【教學片段】了解明亮與黑暗的產生與光有關
師:借助手電筒,我們看到了紙箱里貼了幾張畫,這是法國著名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如果想看得更清楚,可以怎么做?
生:開多個孔。
生:換個更亮的手電筒。
師:老師準備了有多個孔的紙箱和各種亮度的手電筒,小朋友們可以試試你們的辦法。
借助手電筒觀察紙箱的內部這個活動是學生能夠完成的,同時紙箱內壁貼著“拉斯科洞窟壁畫”,一方面“黑黑的紙箱”對低年級學生是有吸引力的,另一方面“壁畫”上的各種動物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容易辨別。教師在提出“如何看得更清楚”這個問題時,鼓勵學生提出多種方法,并事先準備已經開了多個孔的紙箱和各種亮度的手電筒。
三、低年級的觀察活動要有趣味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易分散,觀察活動的設計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有在興趣的吸引下,學生的觀察活動才能維持和深入。
【教學片段】探究手電筒放置的遠近與光斑大小的關系
師:這里有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你們能用手電筒的光斑把這些圓正好填滿嗎?
師:誰來說說,怎么做才能得到大小不同的光斑?
生:手電筒低一點,光斑就小;手電筒高一點,光斑就大。
師:是啊,手電筒離紙面越近,光斑越小;反之,手電筒離紙面越遠,光斑越大。
學生觀察的興趣首先來自他們對觀察事物本身的好奇,教師應該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作為觀察對象,如上個案例中以“黑黑的紙箱”作為觀察對象。其次,教師還可以改變觀察對象的組織方式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在此案例中,教師設定了三個大小不同的圓,以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觀察的范圍先設定在大小方面。通過嘗試和觀察,學生很快就會發(fā)現位置的遠近與大小的關系,使學生在玩中就完成了科學探究。
四、低年級的觀察活動要有目的
低年級學生在生活中有過觀察的經驗,但是他們的觀察技能還比較低,大都是隨意的、沒有目的的。科學觀察是有著明確目標、具有驗證性的科學探究活動,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觀察的目的性更為重要,目的指向越明確,觀察活動就會越有效。
【教學片段】探究手電筒放置的遠近與光斑亮度的關系
師:在剛才的作畫中,光斑除了大小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生:我發(fā)現光斑的亮度也不同。
師:真的是這樣嗎?小朋友們再來觀察一次。
師:大小不同的光斑,亮度有什么不同?
生:光斑小,就會很亮。
生:把手電筒抬高,光斑大了,但是變暗了。
師:是啊,手電筒離紙面越近,光斑越小,亮度卻越強;反之,手電筒離紙面越遠,光斑越大,亮度越弱。
學生在發(fā)現位置的遠近與大小的關系后,還有人提出亮度也不同。為了驗證這個想法,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二次觀察。兩次觀察看似差不多,但是目的不同,觀察到的內容也就有所側重,使得學生的觀察有序、高效。
五、低年級的觀察活動要有思維
在觀察中獲得有價值的發(fā)現,離不開比較、分辨、判斷等思維活動的參與。因此,教師在學生科學啟蒙初期就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邊觀察邊思考的習慣。
【教學片段】注意用眼衛(wèi)生
師:我們每天都要讀書寫字,怎樣的光線強度才是合適的呢?(教師出示資料:光線在300至750勒克斯之間,最適宜眼睛閱讀。)
師:老師這里有個臺燈,有3個檔位,哪個檔位的光線適合我們讀書寫字呢?(學生猜測)
師:光用眼睛看可不行,我們可以用專業(yè)的測光儀來測一測。(教師從臺燈的不同擋位、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等方面測量臺燈亮度。)
師:通過剛才的測量,你們覺得使用臺燈時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選擇合適的檔位。
生:不能離臺燈太遠。
生:臺燈的高度不能太低。
師:是啊,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檔位、臺燈高度和書寫位置。
教師以“怎樣的光線強度合適讀書寫字”為情境,先用眼睛觀察,再借助儀器測量。在觀察過程中,教師不斷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以此使學生意識到用眼衛(wèi)生。
【作者單位:常州市鄒區(qū)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