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摘要】目的:探討顯微根管治療應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療的療效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干髓根管再治療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顯微根管治療對其進行治療,以患者的根管疏通情況、癥狀改善程度、根管預備形態(tài)以及填充效果作為臨床觀察指標,并使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jié)果:據(jù)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牙齒根管疏通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5.71%),研究組患者改善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8.57%),研究組患者的根管預備形態(tài)和填充效果的合格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通過本研究可以知道,顯微根管治療應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的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顯微根管治療;干髓根再治療;療效
【中圖分類號】R17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027-02
牙髓病是目前臨床上牙科一種常見的疾病。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干髓術和顯微根管治療。常規(guī)的干髓術治療往往需要醫(yī)生根據(jù)肉眼觀察和自身經(jīng)驗實施手術,而且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會形成繼發(fā)性齲齒而導致牙齒損傷[1-2]。本研究為了探討顯微根管治療應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療的治療效果,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干髓根管再治療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的研究過程及結(jié)果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干髓根管再治療的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其中35名患者作為研究組,實施顯微根管治療辦法;剩下的35名患者作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根管治療術。研究組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在20~53歲之間,平均年齡(36.5±4.9)歲,距離第一次實施干髓根管治療時間為2~7年;對照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在22~55歲之間,平均年齡(37.9±3.8)歲,距離第一次實施干髓根管治療時間為1~6年;將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均無明顯的差異(P>0.05),兩組人員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手術辦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根管治療術進行治療。
1.2.2 研究組手術辦法
去凈一切腐質(zhì)及牙石,用樹脂或玻璃離子充填窩洞,上橡皮障,術區(qū)消毒,打開顯微鏡,從該步開始,均在顯微鏡下操作。預備開髓洞形,形成每個根管的直線通路,使用超聲工作尖(ET20、ET40、超聲銼等)去除鈣化牙本質(zhì),顯露根管(口)[5]。用根管銼去除原根管的填充物,采用超聲根管銼擴通根管上段及中段,至根管下段時,根據(jù)術前X線片確定估計工作長度(EWL),換用10號或15號手用銼探查根管至EWL,用Glyde潤滑以免形成組織栓塞。用根測儀確定準確的工作長度(WL),手用銼預備至20號,形成到達WL的順暢通路。用機用鎳鈦銼以crown down技術預備根管。用EDTA溶液浸泡根管1
分鐘以去除玷污層,隨后NaClO(或氯亞明)沖洗。根管內(nèi)充滿沖洗液時超聲蕩洗根管20秒,NaClO(或氯亞明)沖洗。如此反復三次。擦干根管,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遺漏根管。Ca(OH)2全根管封藥。髓腔置小棉球。CavitG 封至少2mm。必要時,表層封GIC。復診時去除暫封物和根管內(nèi)氫氧化鈣后,行顯微鏡下熱牙膠充填技術根管充填。以上操作均由同一名醫(yī)生完成。
所有病例均拍攝術前、術中、術后X線片,記錄操作時間,部分病例術中錄像。成功病例確定根管工作長度后進行常規(guī)根管預備、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
1.3 臨床觀察指標
以患者根管疏通情況、癥狀改善程度、根管預備形態(tài)以及填充效果作為臨床觀察指標[6]。
1.3.1 癥狀改善程度評價標準 完全改善指的是患者術前的疼痛、腫脹感完全消失,填充物松動脫落或繼發(fā)性的齲齒問題得到解決[7];部分改善指的是部分患者仍然存在疼痛等不良癥狀;無明顯改善指的是患者在術前術后的疼痛感無差異,填充物松動等問題未得到解決。改善率=(完全改善例數(shù)+部分改善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2 根管預備評價標準 形態(tài)好 可維持根管初步形態(tài),形成上大下小的錐形狀態(tài),不存在根管形態(tài)偏移等情況;形態(tài)不佳:根管的走向、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錐形的樣式變化等。
1.3.3 根管填充效果評價標準 適當填充指的是填充物距離根尖少于2mm,填充較為嚴密緊實[3];填充不當指的是填充物距離根尖大于2mm,或者填充不夠嚴密;過度填充指的是填充材料超過根尖上端,出現(xiàn)溢出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使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中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則采用X2檢驗,當P<0.05時,可認為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滿足基本的檢測標準。
2 結(jié)果
2.1 患者根管疏通情況比較:
根據(jù)對兩組患者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研究組患者的牙齒根管全部疏通,疏通率為100.00%,而對照組患者牙齒根管有5例患者未疏通,疏通率為85.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癥狀改善程度比較:
根據(jù)對患者的隨訪統(tǒng)計,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改善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88.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患者根管預備形態(tài)、填充效果比較:
據(jù)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根管預備形態(tài)和填充效果的合格率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結(jié)果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質(zhì)量要求的提高,顯微根管治療術因其良好的根管評價形態(tài)和填充效果而在臨床上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根管再治療及鈣化根管等復雜根管的治療中,大大降低了根管治療的失敗率,本研究也證明了此觀點。綜上所述,顯微根管治療應用于干髓根管再治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朱春春,楊京宇,劉華東,王麗娜,于天南.應用顯微超聲技術治療老年鈣化根管的臨床效果[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9,18(04):252-255.
[2] 許軍凱.顯微超聲技術治療80例阻塞根管療效評價[J].臨床研究,2018,26(10):117-118.
[3] 翟翰超.根管再治療中的顯微超聲技術的臨床應用[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8,5(1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