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丨■鄭 巧
率直奔放愛聊天,在日本,恐怕也只有大阪人能讓你最快的體驗和融入當?shù)亓税桑?/p>
“請問,可以使用信用卡嗎?”
當我用英語問出這句話之后,大阪居酒屋里的客人齊刷刷把頭扭向我行“注目禮”。
暈!這是今天第三次遭受這種待遇了。
我明白這個社區(qū)少有游客,但,你們也不用這么赤裸裸打量我吧,說好的日式禮貌呢?說好的絕不讓人難堪呢?!
喏,這就是大阪人,粗魯!如果在東京,他們會藏起心里的好奇,目不斜視。
在超市結(jié)賬,收銀臺前方通常有一個整理打包的地方,避免大家在收銀臺整理貨品耽誤后面的人。對于這個規(guī)矩,來過日本幾次的人應該都知道。但今天我的東西很少,趁著營業(yè)員在打印收銀條,我打開隨身背包,準備把貨品塞進去,心想這也沒耽誤啥。
與此同時,收銀員把票據(jù)遞給了我。也就那么兩秒鐘吧,我多占了收銀臺的時間。
后面發(fā)出很熟悉的一聲“嘖~”,這是在國內(nèi)排隊時耳熟能詳?shù)囊粋€聲音,充滿了焦慮和煩躁。就這么兩秒鐘,排在我后面的日本大叔表示了不耐煩,并嘟囔了一句日語。
喏,這就是大阪人,急躁!
第二天,本地華人朋友開車帶我們吃飯,碰巧他的日本同事也在車上。我的朋友和本地華人用國語熱熱鬧鬧聊上了天。
我對那位日本小伙兒略感愧疚,觀察他對這高分貝且聽不懂的語言有沒有困擾。
正猶豫著要不要提醒同胞小聲點,這時日本小伙兒的手機響了,當時他正在開車。令我驚訝的是,他很淡定的拿起手機接通電話,而且……用比我們更肆無忌憚的嗓門開始聊天。
好吧,看來東京人嫌棄大阪人隨時隨地隨意接電話、而且說話聲音大,還真不是栽贓。
以前看過一些旅日華人的文章,關(guān)于“東京人、大阪人、京都人、名古屋……”有什么不同,不以為然。
小小一個島國,也就相當于我們一個省,居然還大談特談地域差異?近兩年斷斷續(xù)續(xù)在東京、大阪、京都等地多次往返,切身感受是大阪人確實和其他日本人有較大差異
首先說說自動扶梯。如果你善于觀察,會發(fā)現(xiàn)東京人以及日本其他城市坐自動扶梯,是站在左邊,而大阪人是站在右邊。
有一種說法,因為過去的江戶(也就是現(xiàn)在的東京)是德川幕府時代的中心,擁有許多的武士,而武士大多將刀劍佩戴在身體左側(cè),因此拔刀時,是習慣于用右手,因此站在左側(cè)的位置,便于拔刀。
為什么大阪人流行站右邊呢?
因為大阪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商業(yè)城市,相對于東京,這里沒有多少武士,最多的是商人。而商人右手拿算盤的,因此習慣于站在右邊。
可見,大阪商人文化的發(fā)展和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商人氣質(zhì)融進了每一個大阪人的血液。
東京大多是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屬于“公家文化”,保守內(nèi)斂;大阪人則主要做生意,“商家文化”使得民風趨向奔放大膽。
有網(wǎng)友編了一個段子,說東京人如何看不起愛做生意的大阪人:
大阪人算個啥!他們整天吵吵鬧鬧地在自己商店門口拉顧客,而且說話聲音那么大,一點文明素養(yǎng)也沒有。再瞧瞧大阪人那個胃啊,大得有點嚇人,他們整個就是一群飯桶!他們不就是辦過一屆世博會嗎?就敢說自己是日本的大港,把自己說得跟貿(mào)易中心似的。他跟我們東京比得了嗎?!我們這里挨著太平洋,他們那邊靠的就是瀨戶內(nèi)海,看不堵死他們才怪!
那么,大阪人是如何反擊東京人的呢?
東京人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個首都嗎?而且才100多年!一點活力都沒有,哪像我們大阪活力四射的?整天就知道節(jié)衣縮食地用來喝酒,過著那種無聊至極的生活。我們大阪可是“全日本的廚房”,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東京人就是一群首都暴發(fā)戶,好幾百年前,我們這里才是日本文化的中心。也就是明治天皇過去的那100多年才有了他們東京的好日子過,他們就是沒品位!再看看我們的地理位置,挨著千年古都京都,而且靠著瀨戶內(nèi)海,又能躲海嘯,又能搞貿(mào)易;看東京那直接挨著太平洋,來一陣海嘯不把他們淹死才怪!
在大阪本地社區(qū)的居酒屋,對于我這種“外國人”,當?shù)厝私?jīng)常毫無忌憚直勾勾的打量,如果你對他們微笑一下,就能立即感受到大阪人的熱情。
大阪人,真愛聊!
在鶴橋附近的八百保居酒屋,遇見幾個日本老太太。我們僅有的日語詞匯是“你好、謝謝、對……”她們僅有的英語詞匯是“中國人?韓國人?”……就這樣,也擋不住老太太們努力與我們“交談”。
在谷丁九町目的另一個居酒屋,老板之前在東京的大餐廳里做主廚,算是見過一點世面,會一點英文。每次見面都要跟我們吐槽東京生活多么枯燥,大阪多好。辭去東京工作回到大阪開這間小小的居酒屋,看上去是他最英明的決定。
大阪人確實缺乏點禮數(shù),但喜好熱鬧、性格開放,不太掩飾本心。而東京則截然不同,即使你主動搭訕,回應頂多是一個矜持的微笑和禮節(jié)性的官方語言。
每次到日本,必逛運動用品商店,我鐘愛的跑步壓縮褲、跑鞋都是日本品牌。
同樣是運動用品商店,東京范兒和大阪范兒也很有不同。
東京有名的是“Art Sports”,聽名字就很高大上。商品陳列比較專業(yè)、服務小哥帥氣貼心、會主動幫你測量腳型。
在大阪,逛了本地人愛去的“”和“”,都屬于“大賣場”風格,貨品陳列簡單粗暴、也不會有帥哥主動過來為你服務。
但對比下來,大阪這兩家店價格實在太實惠了。東京那家,呵呵~~
在東京,更多的商圈青睞于大百貨、大購物中心、高級商店,大阪雖然也有這些東西,但人氣更多的往往是接地氣的“步行街”,比如最著名的心齋橋道頓崛。
個人體會,大阪物價比東京、京都便宜。
如果你喜歡米其林餐廳,東京的選擇很多。如果你喜歡隨時隨地吃吃喝喝,當然去大阪。大阪小吃種類很多,走在商業(yè)街可以從頭吃到尾。大阪的居酒屋也比東京實惠、接地氣。
這次住在自己的民宿,位于鶴橋站附近。每天吃飯不重樣,價格也并不離譜。
總體來說,東京人安靜文明、禮貌周到,代表著我們向往的日本文明和素質(zhì);大阪和東京相比,略顯粗魯,卻也更有生活氣息,更加真實、親切、可愛。
竊以為,旅行的初級體驗是物質(zhì)體驗、是文化表層;五光十色的東京、舉止優(yōu)雅的東京人,精致的閃光點讓我們敬仰、遠觀,有高級感也有距離感。
而到了第二個層面,是生活、是內(nèi)在的風俗文化。率直奔放愛聊天,在日本,恐怕也只有大阪人能讓你最快的體驗和融入當?shù)亓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