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慕華
(大連市友誼醫(yī)院介入科,遼寧 大連 116001)
多項研究,肝動脈栓塞化療和射頻消融治療肝癌相關肝癌可以導致乙型肝炎病毒反彈[1]。有學者猜測可能與免疫功能改變有關,筆者收集了80例肝癌患者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大連市友誼醫(yī)院就診80例肝癌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采取射頻消融(RFA),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5±2.3)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19例,B級,21例。試驗組40例采取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4~65歲,平均年齡(55±2.4)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20例,B級,20例。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肝功能Child-Pugh分級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試驗組:采取TACE采用Seldinger改良技術,經(jīng)皮股動脈穿刺將導管插入腫瘤供血靶動脈后,對腫瘤進行造影,觀察其腫塊大小、部位及供血情況?;焺t采取吡柔比星、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適當注入藥物,再注入明膠海綿顆粒進行栓塞,將靶動脈閉塞。
1.2.2 對照組:RFA術前24 h禁食,在腹部B超的引導下將RFA電極準確刺入腫瘤部位張開多個子電極呈傘形鎖定腫瘤。RFA儀在計算機控制下發(fā)出射頻脈沖,使腫瘤組織產(chǎn)生局部高溫(70~95 ℃)。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CD3、CD4、CD8及CD4/CD8比值。
1.4 統(tǒng)計學:采用SPSS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進行t或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注:*P<0.05
?
大量研究顯示,機體的免疫功能與腫瘤的發(fā)生和轉(zhuǎn)歸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T細胞,有著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的重要意義[2]。可以通過對CD3、CD4、CD8及CD4/CD8比值來判斷機體免疫功能的平衡狀態(tài)。介入治療,是近幾年來治療肝癌的有效方法,主要的方式有TACE、RFA等,對早期肝癌患者效果相當顯著[3]。TACE,當肝癌供血動脈栓塞后,腫瘤細胞失去血液供應出現(xiàn)壞死,腫瘤抑制因子減少,對機體免疫的抑制功能減弱。大部分肝癌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是中晚期,腫瘤較為巨大,在治療后肝組織受損明顯,因此,機體免疫功能受到影響。
有研究顯示,RFA治療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但是具體機制并沒有研究明確[4]。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肝動脈栓塞化療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較小,但是本研究樣本相對較少,應該要進行大樣本研究,并且進一步探討介入手術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為撿來的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提供合理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