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最后一滴血

      2019-07-25 02:14:30陳毓婧
      今古傳奇·雙月號 2019年3期
      關鍵詞:列寧格勒德軍蘇聯(lián)

      陳毓婧

      列寧格勒,“這座城市的每一塊石頭都記得列寧”。希特勒妄圖用饑餓和恐怖征服這座城市,他咬牙切齒地說:“要把列寧格勒從地球上抹掉!”面對困境,守衛(wèi)列寧格勒的指揮官朱可夫毅然決定:即使戰(zhàn)至最后一人,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也要守住列寧格勒。

      列寧格勒工人以極大的熱忱冒著炮擊和轟炸,忍受著饑餓,廢寢忘食地工作,甚至餓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自1941年9月德軍兵臨城下之后,盡管德國人能夠從望遠鏡里看見城里教堂的屋頂,但卻再也不能往前一步。1944年1月14日,列寧格勒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反攻開始了,蘇軍取得了重大勝利。

      1941年9月8日至1944年1月27日,列寧格勒保衛(wèi)戰(zhàn)歷時872天,150萬人死亡,列寧格勒軍民所建樹的英雄業(yè)績動人心弦,感人肺腑!

      德芬合圍,列寧格勒危在旦夕

      1941年9月8日,德軍鐵蹄實現(xiàn)了對列寧格勒陸上包圍的計劃,截斷了這座擁有幾百萬軍民的大城市對外所有的交通。近代歷史上主要城市被圍困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的包圍戰(zhàn)由此拉開序幕。

      列寧格勒,原名圣彼得堡。1712年,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將首都從莫斯科遷于此地,大力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使圣彼得堡成為俄羅斯帝國與歐洲各國進行交流的“歐洲之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當時俄羅斯同德國是敵對國,因為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自德語發(fā)音,當局決定把城市改名叫彼得格勒,“格勒”在俄語中是城市的意思。

      在俄羅斯歷史上,列寧格勒還是一座英雄城市。1917年11月7日,隨著“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一聲炮響,無產(chǎn)階級偉大領袖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在這里獲得成功,從此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蘇聯(lián)時代。自此,11月7日成為蘇聯(lián)最重要的全國性節(jié)日。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蘇聯(lián)舉國同悲。為了紀念這位革命領袖,彼得格勒改名為列寧格勒。正如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說:“這座城市的每一塊石頭都記得列寧?!?/p>

      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列寧格勒在政治上有“蘇聯(lián)第二首都”之稱(1918年3月,蘇聯(lián)首都從列寧格勒遷回莫斯科),在經(jīng)濟上則是當時蘇聯(lián)最大的工業(yè)中心,作為蘇聯(lián)通往歐洲的窗口,許多外國領事館、跨國公司、銀行和其他業(yè)務據(jù)點都設置在此處。列寧格勒在交通、軍事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它是蘇聯(lián)第二大運輸樞紐,共有10條鐵路線通過這里。特別是十月鐵路線,它把列寧格勒與莫斯科和蘇聯(lián)的其他地區(qū)聯(lián)結在一起,在國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因此,1940年底,當希特勒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征服整個歐洲,將貪婪的目光投向廣闊的蘇聯(lián)領土時,列寧格勒便成為他的主要攻擊目標之一。希特勒對德軍將領們說:“列寧格勒自然應該先占領,而且要毀滅它,占領和毀滅這個城市,不僅可以取得巨大的戰(zhàn)略利益,讓德國嚴嚴釘死彼得大帝打開的‘歐洲之窗,把波羅的海變成德國的內海,而且通過占領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搖籃,還能瓦解敵人的反抗意志,摧毀他們的士氣?!?/p>

      為了確保能夠一舉拿下列寧格勒,希特勒任命曾經(jīng)指揮德軍突破法國馬其諾防線的陸軍元帥馮·萊布為北方集團軍指揮官,統(tǒng)率兵員70萬人,配備1200架飛機、1500輛坦克、12000門火炮向列寧格勒發(fā)起進攻。希特勒甚至狂妄地宣稱,屆時他不僅要前往列寧格勒皇宮廣場檢閱軍隊,還要在列寧格勒阿斯托里亞飯店舉行盛大的“祝捷”宴會。

      1941年6月22日凌晨,“巴巴羅薩計劃”啟動。一時之間,蘇聯(lián)西部邊境炮聲隆隆,硝煙彌漫,火光沖天。6月25日,德軍坦克部隊推進到烏提那,這里離維爾紐斯和列寧格勒之間的主要鐵路中心陶格夫匹爾斯只有70公里。6月26日,德軍裝甲集團的先頭部隊離陶格夫匹爾斯只有不到8公里的路程了。短短4天內,德軍裝甲部隊就翻山越嶺、攻城占地,向蘇聯(lián)腹地推進達300公里。

      德軍“勃蘭登堡800”特種部隊中的一部,駕駛著繳獲來的4輛蘇制軍用汽車,身穿蘇軍軍服,口操流利的俄語,混進陶格夫匹爾斯市內,出其不意地占領了一座大型的跨橋和一座鐵路橋,使德軍的機械化部隊順利渡過了西德維納河。陶格夫匹爾斯這一天然屏障的失守,使得奧斯特洛夫—普斯科夫—盧加—列寧格勒一線完全暴露在德軍面前。

      7月1日,隨著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首都里加的失守,列寧格勒的形勢越發(fā)險惡了。7月4日,德軍又突破奧斯特洛夫—普斯科夫防區(qū)內的防線。7月9日,防守普斯科夫的蘇軍在經(jīng)過一場血戰(zhàn)后不得不放棄該城,退往諾夫哥羅德,希特勒法西斯的鐵蹄終于在闖入蘇聯(lián)邊境的18天之后踏入列寧格勒州的地界。

      就在德國北方集團軍向列寧格勒全力推進的同時,部署在列寧格勒北面芬蘭一側的2個芬蘭集團軍,也于6月底分別在彼德羅扎沃茨克和維堡方向,對蘇聯(lián)發(fā)起猛烈的進攻,企圖從北、東兩個方向與德軍一起完成對列寧格勒的合圍。

      芬蘭之所以在這時候對列寧格勒落井下石,還要說到芬蘭和蘇聯(lián)的一段舊恨。列寧格勒的地理位置頗具特點,它的東西兩側是兩大水域,西邊是波羅的海的芬蘭灣,東邊是歐洲最大的拉多加湖泊??ɡ劾⒌貚{是兩大水域之間所形成的一條窄長的地峽。地峽的南端便是列寧格勒。19世紀初,隨著芬蘭并入俄國版圖,整個地峽成為俄國的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芬蘭獨立,地峽的大部分劃在芬蘭國界之內。因為芬蘭邊界距列寧格勒太近,該城的安全問題一直是蘇聯(lián)的一大心病,為此,蘇聯(lián)曾提議以兩倍的領土換取芬蘭把在芬蘭灣和卡累利阿地峽上的邊界向后移數(shù)十公里,結果釀成一場血戰(zhàn)。戰(zhàn)爭最后以芬蘭戰(zhàn)敗,接受蘇聯(lián)全部條件結束,卡累利阿地峽轉歸蘇聯(lián),芬蘭灣里的一些島嶼及漢科港也為蘇聯(lián)所得。雖然蘇聯(lián)以戰(zhàn)爭的方式在戰(zhàn)略上獲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因此被芬蘭人視為仇敵。當希特勒準備發(fā)動對蘇戰(zhàn)爭時,他自然將芬蘭視為勝利的砝碼,這也是“巴巴羅薩計劃”中最為關鍵的內容。

      而芬蘭為報失地之仇,雪戰(zhàn)敗之恥,幾乎不等希特勒主動要求,便急不可耐地派出了2個集團軍。1941年7月14日,芬蘭順利占領基洛夫鐵路上的洛伊莫拉車站。7月29日,芬蘇雙方在邊界線上的里斯達拉赫基以南展開一場不見天日的血戰(zhàn)。7月的最后一天,芬軍突破了蘇軍第23集團軍的防線,深入8至15公里,并包圍了維堡地區(qū)的蘇軍。

      面對列寧格勒三面受敵的緊急情況,蘇軍統(tǒng)帥部于7月10日任命伏羅希洛夫元帥為西北方向指揮部最高軍事負責人,日丹諾夫為軍事委員會委員,并責成他們兩人統(tǒng)一指揮西北方面軍和北方方面軍進行抵抗。與此同時,指揮部緊急動員列寧格勒居民夜以繼日地沿著盧加河畔,構筑一條全長約300公里的盧加防線,其主要任務就是阻滯德軍前進,以爭取時間在列寧格勒附近再構筑第二、第三道防線,為列寧格勒爭取盡可能多的備戰(zhàn)時間。

      盧加防線上的戰(zhàn)役極其慘烈。沒有火炮和迫擊炮,蘇軍就用燃燒瓶對付德軍的坦克,在前線作戰(zhàn)的一位大尉說:“我一直都在想,不管敵人的裝備是如何的強,作戰(zhàn)經(jīng)驗是如何的豐富,一看到他們那貪婪可恨的目光和想占領列寧格勒的瘋狂,我的害怕就一掃而光。一想到身后就是列寧格勒,有我的親人,有盼望過上和平日子的人民,我就來了一身的勁……”

      8月底,德軍進至距列寧格勒城南僅20公里的斯盧茨克—科爾平諾地區(qū),并迅速以9個師的兵力向列寧格勒再次發(fā)動進攻。為了在德軍占領列寧格勒后,能夠“迅速恢復秩序”,蓋世太保部隊也緊緊地尾隨在大軍后面,他們甚至連供各種車輛進出列寧格勒用的特別通行證都印制好了。

      9月8日,德軍占領什利謝爾堡,完全切斷了列寧格勒與蘇聯(lián)各地聯(lián)系的所有交通線。9月16日,位于列寧格勒以南18公里,當年曾是老沙皇避暑勝地的普希金落入德軍之手。17日,列寧格勒一條電車線路的終點站亞歷山大羅夫卡失守。這時,德軍離列寧格勒市中心的皇宮廣場僅有14公里,德軍的大炮已經(jīng)能夠直接轟擊列寧格勒市區(qū)了。德軍已是名副其實的兵臨城下。

      饑餓使列寧格勒出現(xiàn)無數(shù)人倫悲劇

      為了不讓德國一舉攻占列寧格勒,伏羅希洛夫和日丹諾夫向300萬列寧格勒軍民發(fā)出緊急動員令:“列寧格勒面臨著危險,法西斯匪軍正向我們光榮的城市——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搖籃逼近。我們的神圣職責是:在列寧格勒大門口,用我們的胸膛擋住敵人前進的道路!”在蘇軍的頑強抗擊下,9月25日,遭受重大損失的德軍不得不轉入防御,德軍以武力占領列寧格勒的企圖落空。

      當希特勒看到他的“卍”字旗已不能順利掛到列寧格勒的城頭時,便決定嚴密封鎖列寧格勒,以野蠻的轟炸和炮擊切斷城市與外界的聯(lián)系,將全城困死,用饑餓和恐怖征服列寧格勒。他咬牙切齒地說:“要把列寧格勒從地球上抹掉,即使列寧格勒要求投降,也絕不接受。應對列寧格勒實施大規(guī)模的空襲,特別是要炸毀那里的自來水工廠?!毕L乩盏膮⒅\長哈爾德在9月的日記中對這一饑餓戰(zhàn)略作了形象的解釋:“列寧格勒周圍的包圍圈還沒有收緊到期望的程度……敵人在列寧格勒集中了龐大的兵力和大量的物資,考慮到我軍力量在列寧格勒前的消耗,局勢將繼續(xù)緊張,直到饑餓配合我們發(fā)揮作用的時候。”

      1941年9月至10月,德軍對列寧格勒進行了猛烈的空襲。僅10月4日這一天,德軍就持續(xù)空襲了9個多小時。在空襲中,儲存有大量民生物資的巴達耶夫倉庫被燃燒彈命中,熊熊大火燃燒了數(shù)個晝夜。列寧格勒的物資供應頓時變得緊張起來。應該說,希特勒的這一步棋是很毒辣的,特別是11月8日德軍占領了提赫文后,從蘇聯(lián)內地向列寧格勒運送糧食的運輸線完全被切斷,它使300萬列寧格勒軍民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饑餓大災難之中。

      為渡過難關,列寧格勒地區(qū)的蘇軍在內部進行了緊急動員,精確統(tǒng)計市內庫存糧食,調劑軍民用糧,搜羅物資集中使用。其中,已經(jīng)喪失了大部分海軍基地,艦艇都被迫退回港口充當浮動炮臺的波羅的海艦隊,將庫存的固體燃料和糧食儲備都轉撥給列寧格勒方面軍應急,但仍舊無法維持300萬軍民的開銷。

      1941年9月至11月,居民的面包定量被迫先后降低5次。11月20日起,列寧格勒居民口糧降至整個封鎖期間的最低限量:高溫車間工人每人每天375克混合面面包,一般工人和技術人員250克,職員和兒童僅125克。

      因為饑餓,列寧格勒城內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非正常死亡現(xiàn)象。一名幸存的列寧格勒市民杰娜在日記中寫道:“手腳已經(jīng)凍僵了,情況似乎越來越差,大街上排隊等面包的人從凌晨到深夜,很多人在排隊時一頭倒下就死掉了,沒有人理會這些剛剛死去的人,大家緩緩地移動著腳步,眼睛盯著面包?!背耸澄?,飲水也出現(xiàn)了困難。因為沒有干凈固定的水源可以使用,列寧格勒的市民只能在臭水溝里取水。

      伴隨死亡而來的是各種頻發(fā)的搶劫和謀殺。一開始是偷死人衣服,后來就是割肉。列寧格勒還出現(xiàn)了黑市,在這個被杰娜形容為“一個讓善良的人把靈魂出賣給魔鬼的地方”,一塊金表只能換750克大米,一輛八成新的摩托車最多能夠換一頓飯。更可怕的是,有幸存者曾回憶,1941年至1942年冬天,當所有雀鳥、老鼠及寵物都被吃光之后,黑市上開始販賣人肉。據(jù)俄羅斯公布的前蘇聯(lián)官方檔案記載,黑市中交易的人肉多為謀殺犯把人騙到隱秘的地方殺死得來。一名警察在寫給上級的報告中聲稱,在一次搜查中,他們在一個出售馬肉餡餅的黑市商販家中找到了幾大盆人肉餡和兩麻袋被煮過的人骨頭。

      杰娜說,那個時候,人吃人已經(jīng)不是秘密。每到夜晚,大街上就會傳來金屬摩擦骨頭的聲音,到了白天,路邊就會出現(xiàn)裸露著白骨的尸體。饑餓讓人們沒有了任何尊嚴。警方不得不成立了一支約2萬人的隊伍來阻止人類同類相食的情況發(fā)生?!熬斓淖饔貌皇呛艽蟆!币晃慌孕掖嬲哒f,大街上吃人肉的現(xiàn)象少了,可房子里吃人事件依舊在發(fā)生?!拔业泥従邮且粋€戴著黑框眼鏡、舉止斯文的男教師,戰(zhàn)前經(jīng)常義務幫鄰居修理電器??稍?942年,他殺死了妻子,把肉端到了女兒面前。隔著門我都能聽見小孩在哭著說:‘我不吃媽媽。”

      前蘇聯(lián)秘密警察部門在1942年1月12日的一份報告中引用了一封信的內容:“列寧格勒變成了一座死亡之城,成了停尸房。地下室、醫(yī)院、大街上到處都是死人……”

      戰(zhàn)時就讀于列寧格勒第35中學的蘇聯(lián)小女孩塔妮婭用日記記錄了那段最悲慘的日子。日記特別簡單,只有9頁,50多個俄語單詞,但這本日記和《安妮日記》一樣在二戰(zhàn)結束后成為戰(zhàn)犯們重要的罪證:

      1941年12月28日中午12時,熱尼亞死了。1942年5月10日下午4時,廖沙叔叔死了,媽媽死了,奶奶死了,瓦夏叔叔死了,列卡也死了,薩維切夫一家都死了。所有人都死了,只剩塔妮婭了。

      塔妮婭全名叫塔基楊娜·薩維切夫,她出生于1930年1月,戰(zhàn)爭開始前薩維切夫家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1941年夏天,薩維切夫全家原計劃去鄉(xiāng)下度假,但是他們響應了國家的號召,留在了列寧格勒協(xié)助軍隊布防。塔妮婭的姐姐妮娜在幫助軍隊挖戰(zhàn)壕時遇到了空襲,再也沒有回家。列寧格勒圍城開始后,薩維切夫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困難,每天能得到的食物補給越來越少。隨著食物短缺和極度的寒冷,薩維切夫全家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人世。塔妮婭的奶奶在生命的最后幾天拒絕進食,她把最后的食物和幾張食物補給票留給了塔妮婭。

      塔妮婭依靠每天125克的黑面包,熬過了寒冬,熬過了空襲。列寧格勒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塔妮婭被救援人員找到并送往列寧格勒州的療養(yǎng)院,但是因為長期營養(yǎng)不良,塔妮婭最終沒有活下來,她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完全癱瘓。

      在列寧格勒,像塔妮婭這樣的可憐孩子還有很多。根據(jù)蘇聯(lián)戰(zhàn)后的統(tǒng)計,從1942年1月至2月,每天約有7000至10000名居民死亡,其中大部分死于饑餓。

      “不是列寧格勒懼怕死亡,而是死亡懼怕列寧格勒”

      為了搶救列寧格勒這座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城市,斯大林毫不遲疑地作出了一個新的決定——讓蘇軍總參謀長朱可夫去列寧格勒。

      1941年9月10日,朱可夫來到列寧格勒。由于地面已經(jīng)被包圍得水泄不通,他不得不乘坐戰(zhàn)機進入城內。當時所有通過列寧格勒的戰(zhàn)機,都有極高可能性被德軍的戰(zhàn)機或者高射炮群擊落。蘇軍派出1個殲擊機中隊護送朱可夫,路上仍然遭到了德軍兩架“美賽什密特”飛機的追擊,飛行員完成多次驚險操作,才得以脫身。

      當時,列寧格勒的士氣非常低落,朱可夫在回憶錄《回憶與思考》中提到,當他抵達列寧格勒的司令員辦公室時,以伏羅希洛夫為首的指揮官們正在探討列寧格勒的戰(zhàn)爭,主題是“列寧格勒失守后,應當采取什么措施”。此前1個月蘇軍剛剛丟掉了基輔,元帥鐵木辛哥乘坐飛機撤退,很多將領認為自己最終的結局也定然是乘飛機撤退,列寧格勒將留給德軍。

      而德軍是什么情況呢?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曾經(jīng)告訴每個進攻列寧格勒的德軍士兵,他們將會在冬天到來之前結束戰(zhàn)爭,回到德國的時候,他們不僅是國家的英雄,還將擁有他們曾經(jīng)夢想得到的一切。納粹德國名將曼施坦因在戰(zhàn)爭回憶錄《失去的勝利》中曾經(jīng)提到,德國士兵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甚至半個月都沒有脫下鞋子,沒有在床上睡覺,斗志昂揚。

      當時為了抵擋德軍,蘇軍曾在列寧格勒周邊布置了地雷,但是德軍的指揮車直接壓過地雷,有時候只是輪子被炸掉,有時候甚至只是劇烈震動而已,車上的人一點兒事都沒有。德軍在人數(shù)、裝備和斗志上完全實現(xiàn)了暫時的碾壓,在如此巨大的差距面前,蘇聯(lián)士兵瀕臨絕望。

      面對眼前的困境,朱可夫作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即使戰(zhàn)至最后一人,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也要守住列寧格勒。在來列寧格勒之前,朱可夫就已經(jīng)做好了為列寧格勒獻身的準備。他告訴大家:“不是列寧格勒懼怕死亡,而是死亡懼怕列寧格勒!”正是這種孤勇,讓英國首相丘吉爾在二戰(zhàn)后盟國首腦們的慶功會上不顧國際關系復雜,將第一杯酒敬給了朱可夫。

      朱可夫的口號讓蘇軍士氣大振。更令人敬佩的是列寧格勒人民的意志——炸彈可以摧毀列寧格勒人的家園,但摧毀不了他們的堅強斗志,嚴寒和饑餓也不行。正如美國軍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資料片中評價列寧格勒戰(zhàn)役時說的那樣:“一個將軍可以贏得一次戰(zhàn)役的勝利,但是,只有人民才能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列寧格勒工人階級在勞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忘我精神,很難用筆墨來表述。人們以極大的熱忱冒著炮擊和轟炸,忍受著饑餓,廢寢忘食地工作著。

      朱可夫在抵達列寧格勒后的兩個月中,帶領當?shù)氐拿癖娫诹袑幐窭罩車拗?50公里的坦克壕、201公里鐵絲網(wǎng)、7179條步兵戰(zhàn)壕和626公里的交通壕、14座炮兵掩體、1500個坦克障礙物、1395個土木火力點以及不計其數(shù)的指揮所、觀察哨和地下掩體,此外列寧格勒的市民還用簡單的設備,生產(chǎn)了480輛裝甲車、3000門加農(nóng)炮和反坦克炮、1萬門迫擊炮和300多萬發(fā)炮彈等。

      在《回憶與思考》中,朱可夫寫道:“1941年10月之后,列寧格勒這個已經(jīng)變成廢墟的城市,不僅仍然能夠不斷地生產(chǎn)戰(zhàn)爭物資,居然還能夠生產(chǎn)炮彈、炸彈支援莫斯科戰(zhàn)場。要知道當時列寧格勒市民的食物已經(jīng)根本無法維持一個正常成年人的消耗,而且他們還在從事大量的體力勞動。每個市民都奮不顧身地戰(zhàn)斗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行著自己的職責,每天因饑餓而死的市民大多都是倒在自己的工作當中?!?/p>

      在列寧格勒,連孩子都在為自己的家園努力。朱可夫晚年回憶:1941年9月,他正在列寧格勒城內的路邊啃干糧,兩個小女孩子過來問軍隊是否有事情讓她們做。他看到兩個小女孩很虛弱,知道她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趕緊把自己的干糧分給她們。但是兩個孩子卻認為奉獻生命和熱血的軍人應該吃飽,因此拒絕了食物,直到朱可夫強行把食物塞給她們。

      為了部署防御,朱可夫命人把有著40年艦齡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艦炮拆卸了下來,這艘巡洋艦曾經(jīng)在“十月革命”中炮擊冬宮,迫使臨時政府投降?!笆赂锩焙螅恢北槐4嬖诓┪镳^中。朱可夫認為,與其把它放在博物館,還不如讓它繼續(xù)發(fā)揮打擊敵人的作用。這一舉動就像是一種號令,蘇軍士兵士氣更高,紛紛利用各種條件創(chuàng)造防御設施鞏固陣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和不屈服的信念徹底被點燃了,物質不再是決定性力量。

      這一時期,蘇聯(lián)誕生了許多鼓舞民眾的藝術作品,其中最令人深刻的莫過于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又稱《列寧格勒交響曲》)。1942年初這首曲子在炮火中被初次演奏,戰(zhàn)爭結束后,肖斯塔科維奇想要重新集合當年的那些演奏者時,卻發(fā)現(xiàn)他們中的半數(shù)人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因為缺少食物,很多音樂家在饑餓中死去,但是他們生前卻仍然有力地揮舞著大小提琴的琴弓。

      “司機同志們!加-油!快-跑!你每天多跑1個來回,1萬名列寧格勒居民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作為蘇聯(lián)的最高統(tǒng)帥,斯大林時刻關注著列寧格勒的危急形勢。因陸路交通已被德軍封鎖,斯大林調派莫斯科特種航空大隊走空運,向列寧格勒運送物資。從1941年10月10日至12月25日,該航空大隊在復雜的氣象環(huán)境以及德軍戰(zhàn)斗機的威脅下,為列寧格勒提供了幾千噸補給。

      然而,航空有限的運輸量和列寧格勒300萬軍民的需求相比,無異于杯水車薪。因此,蘇軍不得不將目光投向拉多加湖。拉多加湖面積1.8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最大的湖泊。自從列寧格勒被圍困以來,拉多加湖成為唯一一條能從外界獲得補給的水上生命線。但隨著局勢的惡化,拉多加湖也僅剩下中間一段寬約65公里的水域不在德軍炮火的射程之內。

      在列寧格勒被圍困之前,拉多加湖的水上航運業(yè)務主要是客運,而不是貨運。湖的東西兩岸都沒有大型現(xiàn)代化的港口和碼頭,貨物的吞吐量極其有限。列寧格勒緊急動員起來,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在湖西岸修筑了奧西諾維茨港。秋天的拉多加湖經(jīng)常是大霧彌漫,狂風怒吼,而德軍飛機又整天在湖面上空盤旋掃射,許多滿載糧食的駁船往往由于風大浪急和躲避空襲而觸礁沉沒。但無論是暴風驟雨,還是敵機猛烈轟炸,都不能動搖蘇聯(lián)軍民的決心。1941年9月12日,第1批運糧駁船駛抵奧西諾維茨港,運來了800噸寶貴的糧食。

      1941年11月下旬,拉多加湖開始結冰。雖然蘇聯(lián)海軍拉多加湖區(qū)艦隊的官兵們英勇地堅守戰(zhàn)斗崗位,湖上運輸一直堅持到11月29日,但水上貨運量不可避免地急劇降低,這使得列寧格勒的糧食供應更趨緊張。在那些饑寒交迫的日子里,列寧格勒城內每天都有數(shù)以千計的人因饑餓而喪生。要想拯救列寧格勒,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牢牢控制住拉多加湖南岸地帶,并迅速組織冰上運輸。

      早在1941年11月9日,列寧格勒方面軍軍事委員會就決定修建一條冰上軍用公路。但要想在封凍的湖面上修筑公路,并不容易。列寧格勒的科學工作者對拉多加湖結冰情況作了一次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在靠近南岸風平浪靜的淺水區(qū)內,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就開始結冰了,而在打算修筑冰上汽車運輸線的那一段湖面,一般要在12月中旬,個別地方甚至要在翌年元旦才能結冰。要組織大規(guī)模的冰上汽車運輸,冰層厚度至少需要達到200毫米。另外,拉多加湖的冰層表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很多,特別是在淺水區(qū)內,疊積的大冰塊有時會形成高達5至10米的冰丘,其周圍堆著一層厚厚的積雪,因而底下的冰層較薄,當載重汽車駛過這些地方時非常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因冰面裂開而連車帶人掉進冰窟窿里。

      11月18日清晨,拉多加湖面上刮起了期待已久的西北風,到黃昏時分,氣溫驟然下降了12攝氏度,湖面冰層的厚度達到180毫米,時間不等人,列寧格勒軍民立即行動起來。11月21日,經(jīng)過列寧格勒軍民的忘我勞動,修筑在離拉多加湖南岸十二三公里的第一條冰上汽車運輸干線終于順利通車。第二天晚上,由60輛大卡車組成的第一列車隊載著運往列寧格勒的物資從拉多加湖東岸的卡鮑納出發(fā),經(jīng)冰上公路駛往西岸的奧西諾維茨。

      這條晝夜通行的冰上公路成了列寧格勒賴以取得外界支援的唯一通道,因而被列寧格勒軍民譽為他們的“生命之路”。

      蘇軍調集了3500輛汽車晝夜奔馳在這條“生命之路”上。為了保障必要時車輛間的相互支援和牽引,通常在這條線路上實行汽車雙車運行。在運進物資的同時,疏散列寧格勒居民的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首先運走兒童、婦女、病人和老人。

      在“生命之路”剛通車時,拉多加湖面冰層還沒有達到安全運輸所需要的厚度??ㄜ囻傔^時,冰層發(fā)出嘎吱嘎吱的響聲,隨時都有被壓裂的危險。司機不僅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而且還得把駕駛室的車門打開,以防萬一遇到冰裂時能夠迅速跳出駕駛室。為安全起見,一輛載重量為兩噸的卡車有時僅裝載三四百公斤的貨物,行駛速度也不快。11月23日至12月1日這10天時間,雖然司機們歷經(jīng)千難萬苦,但車隊總共才為列寧格勒運來了800噸面粉,還不敷2天之需。在此期間,卻有40名司機陷入冰窟窿之中。

      曾在“生命之路”上工作過的蘇聯(lián)女兵娜塔莎回憶:

      那個冬天很神奇,從來沒有這么冷過,最冷的時候零下50攝氏度。大雪彌漫,狂風呼嘯,使湖面冰層經(jīng)常斷裂,而從裂開的冰縫里滲上來的湖水很快又被凍住了,結果使湖面平如玻璃,又光又滑,汽車在這樣的冰面上行駛,不僅車輪經(jīng)常會空轉打滑,而且方向也極難把握,有時狂風甚至會把滿載貨物的汽車刮離冰上車道五六米遠。因為車輛不夠,也有很多老百姓自己通過“生命之路”往外走,但很多人凍死在出城的路上。

      德軍為了破壞冰上運輸,不斷派出飛機盤旋在拉多加湖上空,對車隊進行瘋狂的轟炸和掃射。什利謝爾堡的德軍炮兵則干脆集中射擊一段寬達5公里至10公里的冰面,給車隊運輸制造重重障礙。娜塔莎說,德軍尤其憎恨這條路,千方百計地想破壞,“他們知道,如果這條‘生命之路中斷,列寧格勒就完蛋了”。德軍空襲時,飛機會故意飛得很低,“有時候甚至都能看見德軍飛行員可惡的笑容,他知道你不敢打中飛機,因為飛機掉下來,會把冰砸碎”。

      蘇軍監(jiān)測部隊會設法提前預警,娜塔莎說,當看見空中有探照燈部隊用燈打出十字架的圖形,就知道德軍飛機要來,此時防空部隊會努力將德軍飛機在靠近“生命之路”前打下來。

      為了阻斷“生命之路”,德軍想出了更為惡毒的點子。他們把地雷偽裝成罐頭的樣子,饑餓的人們都以為是吃的,猛地撲上去打開,結果“罐頭”爆炸……當時的“生命之路”上,德軍扔下的這種“罐頭”很多,因為沒有人力去清理,主要靠口頭提醒,警告行人切勿靠近。但是饑餓之下,還是有人上當。娜塔莎親眼看到,有一次一個男人發(fā)現(xiàn)了路邊有“罐頭”,盡管旁邊不斷有人喊是地雷,但他還是向“罐頭”撲去,結果“罐頭”炸開,人當場被炸死。

      最讓娜塔莎無法接受的是,一次,她送走了一群孤兒院的孩子,沒過幾個小時,岸邊漂來了許多白色、藍色的帽子還有布娃娃,正是那些孩子的。喪心病狂的德國空軍竟然襲擊了手無寸鐵的無辜孩童。“整整一船都是五六歲的孩子??!”之后,娜塔莎時常會做噩夢,每次在噩夢中,她都能見到那些白色、藍色的帽子。

      猜你喜歡
      列寧格勒德軍蘇聯(lián)
      俄列寧格勒一期2號機組永久關閉
      俄列寧格勒二期2號機組即將裝料
      國外核新聞(2020年8期)2020-03-14 02:09:19
      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發(fā)展趨勢探討
      中華建設(2019年6期)2019-07-19 10:13:18
      俄紀念列寧格勒解除封鎖
      125克黑面包打垮希特勒
      二戰(zhàn)德軍變身解放者?
      百家講壇(2017年16期)2017-11-07 10:06:41
      蘇聯(lián)出版節(jié)的由來及其變遷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9
      蘇聯(lián)克格勃第五局
      揮之不去蘇聯(lián)人心態(tài)
      關于蘇聯(lián)解體: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錯的
      吉木乃县| 临邑县| 潜山县| 巴彦淖尔市| 上栗县| 土默特左旗| 和林格尔县| 五峰| 石棉县| 互助| 罗平县| 安徽省| 清徐县| 香格里拉县| 永顺县| 三江| 科技| 湘西| 富川| 九台市| 酉阳| 磐石市| 武穴市| 黄骅市| 五家渠市| 兖州市| 兰坪| 福安市| 改则县| 孟州市| 固镇县| 玉树县| 高邑县| 颍上县| 阿尔山市| 大冶市| 叶城县| 自贡市| 浑源县| 京山县|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