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
朋友圈素來有一個不成文的鄙視鏈:自拍黨<秀恩愛<曬娃黨<打卡黨<鏟屎官,如果你以為鏟屎官曬完貓狗就能傲視群雄,那就錯了。有一群人默默地站在鄙視鏈最頂端看著你裝。他們不吹牛、不揭穿,也不說自己其實多高級,但是他們只要一發(fā)朋友圈,每一張照片都仿佛在敲擊你的天靈蓋,告訴你“生命是從哪來到哪去”,他們就是——澆水官。
百度指數(shù)顯示,近兩年多肉、琴葉榕、龜背竹、虎皮蘭等名詞的搜索指數(shù)增長近10倍,搜索主體主要是90后。
“不用放大鏡都看不清,玩具而已(多肉)?!薄斑@不就是大街上的樹嗎?還要花錢買?(琴葉榕)”“買一堆草回來干嗎?不能欣賞(散尾葵)。”……90后從花卉市場辛苦搬回來的網(wǎng)紅植物,爸媽表示:瞎花錢、看不懂。
對于父輩來說,養(yǎng)植物是門學問,買來一盆植物往往要啃完幾本“基本教程”才開始操作;而對于90后來說,對植物的需求更多是“好看”。
跟貓狗相比,綠植更能滿足主人對“美”的追求。
近幾年,凡是跟“綠色”沾邊兒的都自帶“高級感”,“草木綠”更成為引導時尚潮流的流行色。對于生活在摩天大樓和亞健康中孤獨的都市人來說,沒有什么比滿屋綠植更能親近自然了。
白靜從2016年大學畢業(yè)開始養(yǎng)綠植,從多肉到棉花再到海藻球,“顏值”是白靜挑選植物的第一準則。
像曬貓一樣,白靜會定期給植物拍照p圖發(fā)到社交網(wǎng)絡,然后收割一大波點贊留言。“在我看來養(yǎng)植物和養(yǎng)貓狗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解壓方式,在繁忙的生活中給自己找樂子?!?/p>
對于白靜這樣的獨居青年來說,每天朝九晚五的螺絲釘生活,植物更是治愈孤獨的一劑良藥。
“每天下班回到家,一開門,先看看‘小家伙們怎么樣了(雖然并不會有什么變化),那種‘被需要的感覺其實來自自己。養(yǎng)植物的快樂就在于,哪怕一丁點的改變都足夠讓人開心和滿足?!?/p>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大部分年輕人養(yǎng)植物,一開始都是為了打發(fā)時間,順便怡個情,后面卻天天陷入與植物各種莫名狀況的殊死斗爭中……
一個真理:甭管植物在賣家手里多么搖曳多姿,到了澆水官家里就不給“好臉色”。陳辰在出租屋里養(yǎng)了大大小小三十幾盆多肉,也因此陷入了買了死,死了買的謎之循環(huán)。
“多肉好養(yǎng)簡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标惓綉崙嵉卣f。
“水澆多了會死,水澆少了也死;曬太陽了死,不曬太陽了還死!要么從根開始爛,要么長成‘瘋子。別對多肉期待太多,趁剛買來萌萌的時候該拍照拍照該發(fā)圈發(fā)圈,然后隨緣……”陳辰總結。
“有人說養(yǎng)植物和養(yǎng)動物最大的不同在于,植物不會馬上給你反饋,我覺得不是。來自植物的反饋就是它活著的氣息。”
養(yǎng)植物是個持久戰(zhàn),看似閑情逸致,其實全是體力活。
從隨便種個什么東西開始,到弄清楚品種,搞明白管理要求,好了,恭喜入坑。接下來等著你的是松土、除蟲、施肥、換盆……沒有一項輕松。
所以,不要小瞧澆水官。能把花養(yǎng)好的都是條漢子,覺得出點銀子就能歲月靜好的人類,聽句勸:綠蘿才是你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