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彥 何流
摘 要:通過開展山東農業(yè)大學小麥新品系在安徽淮北地區(qū)比較試驗,鑒定山東農業(yè)大學新近選育小麥新品系的綜合性狀,及廣適豐產(chǎn)性。為在本地區(qū)推廣山東農業(yè)大學小麥新品種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小麥新品系;鑒定;廣適豐產(chǎn)性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qū)地處淮北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奎、濉、沱、澮河等河流經(jīng)過,有利于農業(yè)生產(chǎn),是傳統(tǒng)的農業(yè)大區(qū),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棉、油、肉、蛋生產(chǎn)基地。是“全國超級產(chǎn)糧大區(qū)”、“產(chǎn)油大區(qū)”、“無公害農產(chǎn)品生產(chǎn)基地”、“國家綠色農業(yè)示范區(qū)”。通過在本地區(qū)開展小麥新品系試驗進一步明確最新育成小麥品種豐產(chǎn)性抗病性以及品種綜合表現(xiàn),為小麥大面積推廣提供試驗依據(jù)。
一、材料與方法
1.供試品種。參試品種由山東農業(yè)大學農學院提供6個和安徽省紫蘆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對照品種煙農19,共計7個品種(山農211,煙農19ck,山農445,山農894,山農253,山農028,山農711,山農992-8)
2.試驗設計。新品種(系)采取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品種(系)占地66.6平方米,畝播量12公斤,行距25厘米,中間有觀察道,四周設置保護區(qū)。
3.試驗地情況概述
試驗地安排在宿州市國家農業(yè)示范區(qū),基礎肥力達到安徽省淮北平原常年小麥產(chǎn)量在9000 kg/hm2左右的要求,前茬玉米,土壤砂漿黑土地,肥力中上,地勢平坦,溝渠配套設施良好。
4.試驗管理
10月14日上午機耕,耕深28厘米,旋耙2遍,梭耙一遍。耕地前,畝施用復合肥50公斤(15-15-15),尿素20斤。2月26號噴施磋草酮進行雜草防治。3月14日噴施三剒酮和聯(lián)苯菊酯防治紋枯病和紅蜘蛛。4月28日噴施丙硫菌唑和吡蟲啉。5月10日噴施噻蟲嗪和咪酰胺,美洲星葉面肥進行一噴三防。6月2日全區(qū)機械收割,曬干后分別稱重計產(chǎn)。
二、2018-2019年度氣象因素對小麥生育期的影響
總體來講今年天氣氣候情況利弊各半,對于小麥產(chǎn)量三要素來講,年前雨水充沛,畝穗數(shù)較上年偏多,后期灌漿遭遇長時間干熱風,導致今年小麥千粒重降低3克左右。穗粒數(shù)總體相對于往年基本持平。
出苗期:10月中旬播種時期平均氣溫18℃左右。11月份全市累計降水120mm,較歷年偏多。平均氣溫12℃左右,較歷年偏高1℃。日照47.9小時,利于小麥出苗生根。
越冬返青期:12月上、中旬全市以晴好天氣為主,多次降水,平均氣溫4~6℃,與歷年相當,日照111小時,日照充足,有利于土壤降濕及小麥干物質積累,部分品種有旺長現(xiàn)象。大部分品種達到壯苗要求。
拔節(jié)孕穗期:4月10~12日的降水過程對改善土壤墑情十分有利,中下旬沒有降水過程,土壤較干旱,5月22日至28日長時間干熱風天造成功能葉片早衰,并直接降低葉片的光合生產(chǎn)能力,導致籽粒灌漿程度低于預期,導致部分品種灌漿不好。
收獲期:6月份收獲時期旬初的沒有降雨,小麥商品性較好。
三、品種簡評
1.山農445:半冬性中晚熟多穗型品種。實收畝產(chǎn)8940 kg/hm2,居參試品種第一位。幼苗半匍匐,冬季抗寒性較好,株高81cm,莖稈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穗大粒多,結實性好,成熟落黃熟相較好,葉功能期長。產(chǎn)量三要素協(xié)調很好,畝穗數(shù)44.6萬,穗粒數(shù)41.2粒,千粒重45.2克。長芒,白殼,白粒、角質,籽粒飽滿,外觀商品性好。
2.山農711:該品系屬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實收8648 kg/hm2,居參試品種第二位。 幼苗半匍匐,苗期葉色淺綠,成株期旗葉上挺;株高82cm,莖稈彈性好,較抗倒伏;該品系株型較緊湊,穗大穗多、多花多粒,結實性較好;中芒、白殼,籽粒白色、角質、橢圓型,籽粒較大,外觀飽滿,商品性較好;該品種畝穗數(shù)44萬,穗粒數(shù)39.2粒,千粒重42.1克。
3.山農028:該品系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實收8511 kg/hm2,居參試品種第三位。幼苗半匍匐,苗期葉色淺綠,旗葉上挺;冬季生長穩(wěn)健;苗期分蘗力較強,長勢好,成穗率較高;株高79cm左右,莖稈彈性好,高抗倒伏,成熟熟相落黃好。畝穗數(shù)38.1萬,穗粒數(shù)33.6粒,千粒重43.1。田間綜合抗病性較好。
4.山農211:該品系半冬性中早熟品種,實收8102 kg/hm2,居參試品種第四位。幼苗匍匐,葉色深綠,葉片較窄、大小適中,旗葉上挺,株型適中;株高86cm左右,落黃好,熟相好;產(chǎn)量三因素協(xié)調,畝穗數(shù)39.7萬,穗粒數(shù)38粒,千粒重41.8克。白殼、長芒,大粒、飽滿,粒型中長形,外觀商品性好。抗倒伏性一般。
5.山農992-8:半冬偏春性早熟品種,實收7630.5 kg/hm2,居參試品種第五位。幼苗半匍匐,葉片深綠,冬春長勢好,株高77厘米,旗葉短小上沖,產(chǎn)量三要素為畝穗數(shù)45萬,穗粒數(shù)34.4粒,千粒重為43.6克。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黑胚率低,商品性一般。
6.山農894:該品系為弱冬性晚熟品種,實收7617 kg/hm2,居參試品種第六位。幼苗匍匐,早春起身較快,發(fā)育穩(wěn)健,抗倒春寒能力一般;葉片淡綠,旗葉上挺,較窄較短;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株高75cm,株型半松散,產(chǎn)量構成因素協(xié)調,畝穗數(shù)36.7萬左右,平均穗粒數(shù)41.9粒左右,千粒重42.3g。籽粒卵圓偏長,粒大飽滿,白皮光亮,角質,商品性好;
7.煙農19ck:該品種屬冬性中晚熟多穗性品種。實收8229.5 kg/hm2.幼苗半直立??购院茫痔Y強,成穗率較高。株型緊湊,葉片斜披.莖葉清秀,株高88cm。落黃佳,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角質,子粒飽滿,產(chǎn)量三要素構成畝穗數(shù)43.4萬,千粒重44.2g,穗粒數(shù)36.1粒。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在2018-2019年度山東農業(yè)大學小麥新品種共有7個小麥新品種,和當?shù)匾粋€對照品種(煙農19)其中有6個品種(品系)比當?shù)貙φ赵霎a(chǎn),參試品系產(chǎn)量變幅為7617kg/hm2——8940kg/hm2,平均產(chǎn)量為8308.5 kg/hm2。今年由于在淮北地區(qū)干熱風發(fā)生。而山東農業(yè)大學品種(山農445,山農711)表現(xiàn)抗病性很好,產(chǎn)量三要素協(xié)調,綜合表現(xiàn)較好,結合其他示范點結果綜合利用,下年度重點關注。
2.建議
(1)以后開展比較試驗設置二次重復,小區(qū)面積在13.04平方左右。
每組試驗設置兩個生育期的調查統(tǒng)計,以便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2)建議使用雙重復,另外在選擇一個對照品種。
(3)建議把產(chǎn)量三要素與往年對照分析,以便于來確定大田栽培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