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史密斯
初教6飛機是一款中國制造的、經(jīng)典的飛機,這款中國教練機,與雅克-52和美國的T-28一起,不僅是世界三大國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搖籃,往深了講,它們代表了三種文化、三種理念。在這三款飛機身上,雅克-52有著俄羅斯人粗獷的實用主義,初教6有著中國人向蘇聯(lián)學習后取長補短、為己所用的改進優(yōu)化,T-28身上則有著美國航空領(lǐng)域一直以來所蘊含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十分有幸地駕駛過這三款飛機,與其說它們的不同,我認為它們的相同點則更加值得一提。它們都是各國非常優(yōu)秀的軍用初級教練機,為各自國家的軍隊培養(yǎng)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飛行員,我認為這才是談起它們時,最有意義、最核心的內(nèi)容。
對于初教6,在我剛加入海軍航空兵的時候,就聽說過它的大名。而第一次見到它,第一次乘坐它,以及第一次駕駛它,則是一件非常機緣巧合的事。那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在一次休假療養(yǎng)的時候,我和戰(zhàn)友去加州的一所航空俱樂部參觀,這家俱樂部的老板是一名參加過越戰(zhàn)的退役老飛行員,當他興奮地給我講完他在越南駕駛T-28教練機執(zhí)行反游擊打擊任務(wù)的故事后,話鋒突然一轉(zhuǎn),說:“相比T-28,我覺得中國的CJ-6教練機飛起來更帶勁兒!”我當時對初教6的認識僅限于雜志上的介紹,我問他:“怎么帶勁兒?”老板說:“因為重量輕,操縱起來更加靈活,但又不失一款軍用初級教練機應(yīng)有的飛行穩(wěn)定性,十分適于學員建立對飛行狀態(tài)的認知。這是我飛過的所有教練機中,飛行體驗最好的一款,它讓我感覺自己真的在飛。”
“你飛過CJ-6?”我和戰(zhàn)友驚訝地問。他好像才意識到,我們對他的初教6飛行經(jīng)歷感到萬分意外,因為在那個年代的我們(美國軍人)看來,中國,以及中國的一切都很遙遠,我們與中國的交集除了中斷了的“和平典范”,就剩下40多年前的那場失敗的朝鮮戰(zhàn)爭(中國稱“抗美援朝戰(zhàn)爭”)了。
他放下手中的酒杯對我們說:“跟我來?!蔽覀冸S他從俱樂部活動室的后門出來,繞過停放在外面的一架賽斯納208B飛機,走到機庫前,他略帶玩笑地說:“不要被嚇到呀!”然后打開機庫,2架初教6飛機前后錯落地停在里面。我至今依然印象深刻,停在前面的是中國空軍原廠的綠色涂裝,后面那架是美國海軍藍,2架飛機機身上都有中國空軍紅色的“八一”軍徽,機身上都有5位數(shù)白色機號。在綠色初教六水平尾翼下方的機身上,還有另一個“N”開頭的美國5位數(shù)飛行器注冊號。他說:“后面那架剛到手,還沒有獲得注冊號,暫時還不能飛,綠色的這架剛獲得注冊號一個月,但我已經(jīng)飛了20個小時了。你要不要試試看?”
就這樣,他帶著我乘坐初教6上天,期間我還接過操縱桿,做了幾個大坡度機動和一個起降。這是我第一次乘坐和駕駛初教6。我剛進入軍校學飛行時駕駛過T-6和T-34,但與初教6相比,T-6顯得有些笨重,T-34也好像缺乏一些靈動感。而初教6,我一上手就有一種人機合一的感覺,不是我在駕駛,而是我和飛機一起飛翔。產(chǎn)生這種感覺,不僅需要飛行員的天賦,更重要的是,這款飛機也得善于飛行(As birds as flying)。這就是我與初教6緣分的開始。
初教6無疑是一款好飛機,但它的有些設(shè)計并不“適合”美國,因此很多美國的初教6擁有者對飛機進行了本土化改裝,其中最明顯的、也是最多人問我的改裝件就是駕駛艙座艙蓋。改裝后的水泡形座艙蓋與其他玻璃艙蓋在一起顯得格格不入,我也覺得有點丑,但沒辦法,美國人的個頭普遍要高一點。
維護是一個問題,畢竟初教6不是美國本土飛機,加上它在中國的軍機屬性,我們很難獲得原裝零件,這是劣勢,但這個“劣勢”恰恰又體現(xiàn)了初教6的優(yōu)勢所在——具有極佳的易用性和維護性。正因如此,包括我在內(nèi)的很多初教6擁有者都對其進行過里里外外的本土化改裝,小到加裝電臺、GPS導(dǎo)航儀,大到更換發(fā)動機。
需要特別解釋的是,我們對初教6飛機進行的只是最基礎(chǔ)的改裝,來保證飛機的適航性,保證飛機能正常飛行,而不會對初教6進行太多現(xiàn)代化升級。所有的改裝都會盡可能的保留這款飛機的駕駛體驗,這是一款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經(jīng)典教練機,沒有人會拆掉機械儀表盤,然后安裝一臺多功能液晶顯示器,那樣做是對經(jīng)典的背叛。
說到美國人維護初教6,其實還有一個小訣竅——拆雅克-52。初教6是中國空軍為了大批量培養(yǎng)飛行員,在初教5基礎(chǔ)上改進研發(fā)的,而初教5則是中國制造的授權(quán)版雅克-18,因此初教6和雅克-18的后繼型雅克-52在基因上有相同之處。雅克-52在國際市場上比較容易獲得,所以維護初教6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另外,由于初教6在美國市場十分受歡迎,因此有一些小工廠也在生產(chǎn)初教6的常用配件,這些工廠也都是航空愛好者私人開的,他們通過一些渠道拿到了初教6詳細的尺寸圖紙,甚至可以為客戶定制—些意外損壞的非標準件。
我們喜歡初教6還有一個比較現(xiàn)實的原因——便宜,買得便宜,飛得便宜,保養(yǎng)更便宜。一架狀態(tài)比較“新”的初教6在美國市場上能賣到20萬美元左右,但事實上,目前經(jīng)常見到的二手初教6交易價一般在6萬到10萬美元,最低的甚至能到5萬美元。另外,2槳葉和3槳葉的價格也不太一樣,因為前者具有較好的巡航和爬升性能,后者則具備更強的瞬間推力,適合飛行表演,長時間的高過載飛行,對機體壽命的影響也會體現(xiàn)在價格上。保養(yǎng)方面,現(xiàn)在1架初教6每年的成本大約5500美元,其中包括強制性年檢,輪胎等耗材的開銷。T-34教練機則需要11000美元,而T-28更貴,約6萬美元。而因為易于維護,初教6就有比其他飛機更多的飛行機會,賺的錢也會更多。
對于初教6,我特別想說的是它們在美國的涂裝,以及涂裝背后的東西方文化。
雖然沒有去過中國,但據(jù)我所知,初教6在中國軍隊的標準涂裝只有軍綠色一種,另外還有“天之翼”飛行表演隊,它們是一支國家級表演隊,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涂裝。而初教6來到美國后,穿上了五彩繽紛的“衣服”,我認為在這背后是東西方文化的區(qū)別。和改裝車一樣,美國交通部門對車輛上路行駛的要求是僅需要確保安全帶、剎車、燈光等必要的安全設(shè)備正常工作,至于涂裝、內(nèi)飾、懸掛、輪胎、排量等沒有要求,這些管理規(guī)則的內(nèi)在精神同樣體現(xiàn)在飛機上,飛行器擁有者可以對飛機進行任何喜歡的涂裝。我對自己的一架初教6進行了海軍迷彩噴涂,并在機身上寫上了“NAVY”(海軍)文字,海軍并不會來找我麻煩。而據(jù)我所知,中國好像不能這樣做。
但幾乎所有美國的初教6擁有者對飛機的涂裝都有一個共通性,我們幾乎都保留了“八一”軍徽。我認為這是對初教6制造國、對初教6第一用戶、對初教6天生屬性——中國軍人的致敬。要知道,我們對中國充滿了好奇,但囿于軍人身份,我們無法去中國,即使退役之后去旅游,在中國能體驗國產(chǎn)飛機的地方也是鳳毛麟角。所以我認為,初教6飛機拉近了中美航空愛好者之間的距離,更確切地說,初教6為美國人認識中國飛機提供了途徑,然后我們又在這款經(jīng)典的中國軍用教練機上,加上了美國文化的符號。
有時候,我們俱樂部內(nèi)部,或多個俱樂部之間會聯(lián)手搞一些模擬空戰(zhàn)的游戲,使用初教6、雅克-52和T-34分別代表中、俄、美三個國家進行“空戰(zhàn)”,飛行員之間也會互換飛機,互換身份,促進學習與交流。這樣的航空活動在全世界恐怕也只有美國一家吧!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飛行,是我剛購買初教6后,還沒有對儀表盤上的中文標識進行翻譯,雖然在飛行前已經(jīng)做了很多功課,但在飛行時對高度單位英尺和米的換算還是沒能及時反應(yīng)過來,和空中管制員溝通時出現(xiàn)了一些失誤。
之后,我在所有儀表盤下都貼上了英文名稱,還制作了一張公制一英制單位換算表放到駕駛艙里。為了制作儀表的英文標簽,我還專門學習了一段時間中文。不得不說,中文的確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現(xiàn)在我只記得“你好”、“謝謝”、“再見”、“飛機”、“初教6”這五個詞,其他的都忘記了。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是和朋友們一起學習初教6的那段時間。初教6的地平儀設(shè)計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今天我們常見的地平儀,上面是藍色,代表天空,下面是棕色,代表地面,但初教6的地平儀是“反的”。這不是錯誤,而是東西方早期的飛行文化造成的使用習慣差異。在以蘇聯(lián)為代表的早期東方飛行文化中,地平儀參考系中心在飛行員之外,即早期“斯佩里”地平儀,而西方則以飛行員作為地平儀參考系的中心,兩者各有優(yōu)劣。但對于已經(jīng)習慣西方地平儀的飛行員來說,剛飛上初教6時看地平儀簡直是“反直覺”,因此一些美國初教6擁有者對地平儀進行了更換。我沒有更換地平儀,因為飛得多了也就熟悉了。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國航空愛好者們來到美國,他們看到在美國的初教6后,大多都充滿了興趣,還有不少人愿意花錢體驗一把。記得有一位年輕的飛行愛好者在體驗初教6后說:“這種體驗真的特別神奇。初教6馳騁美國,這才是國貨之光。”
前段時間,我在網(wǎng)上看到初教6獲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fā)的適航證,這意味著初教6終于可以在中國民用航空市場上飛行了,我由衷地為初教6感到高興,因為它的確是一款非常優(yōu)秀的飛機,它的優(yōu)秀值得更多人親自駕駛體驗。我希望初教6不僅馳騁美國,更希望它翱翔在中國,翱翔在全世界的天空。
責任編輯:陳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