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開洪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大大提高了課堂的容量,豐富了課堂的內容。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的結合,可以化靜為動,變枯燥為生動,變抽象為形象,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一個更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多媒體的形象化和表現(xiàn)手法的多樣化溝通了語言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它可以變抽象為形象、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初中課堂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
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初中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多媒體教學的運用過程中,還有許多細節(jié)仍需要廣大教師改善。要想實現(xiàn)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幫助,教師還得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結合學生實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需要緊跟時代腳步,積極更新觀念,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1運用媒體,提高審美能力
1.1不要過于強調娛樂
我們在制作課件的時候,所選擇的影視、音樂、圖片等資料一定不能脫離教學目的和語文教學的中心任務,要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制作的課件千萬要注意不能過于體現(xiàn)娛樂性而缺少文學性。過于色彩感,過分地強調學生的欣賞,會使課堂過于活躍,上課時雖熱熱鬧鬧,卻偏離了教學主題,導致學生認為語文多媒體教學課好聽、好玩,但沒有教學重點。提倡利用網(wǎng)絡的資源優(yōu)勢進行語文教學,但一定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指導到位,千萬不要把網(wǎng)絡變成了游戲機。文學的特點決定了語文學習必須注重情感的體驗,要和作者進行情感的交流,不要簡單地用圖片來代替學生的誦讀、感悟。
1.2不要只是簡單模仿
有專家曾撰文指出,有的教師上課,不論什么類型什么內容的課,也不管合適不合適,動不動就用多媒體,一堂課從頭到尾,教師不寫一個粉筆字,全用電化設備打出來,似乎沒有多媒體的點綴,就顯不出新意來。還有的老師不去精心設計學生活動,用課件的演示代替老師的講解,老師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主要任務是不斷地點擊鼠標,用事先設計的課件演示流程取代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軌跡,學生在臺下仰著脖子當觀眾,一節(jié)課都始終盯著大屏幕,看教師播放的各種音像材料,這是把語文課上成了錄像放映課。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教師應多在課件制作中下工夫,深入鉆研教材,制作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課件,千萬不要簡單地下載別人的課件去組織教學,充當課件的播放員。
1.3不能造成學科特點缺失
語文教學主要的方法就是聽、說、讀、寫,就是要求學生背誦、記憶、理解、掌握并加以運用,它注重的是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感悟及積累。所以在運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學生語文基礎和語文基本素養(yǎng)的訓練、培養(yǎng)。例如,在上網(wǎng)收集資料的同時,要指導學生如何通過閱讀篩選適合自己需要的資料;不要一味追求電腦鍵盤輸入,因為寫一手漂亮的漢字、熱愛祖國的語言和文字也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任務,在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切不可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
2多媒體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
要想了解多媒體教學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幫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其與傳統(tǒng)語文教學進行比較,通過兩者的比較,發(fā)現(xiàn)多媒體教學的更多優(yōu)點。
2.1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啟發(fā)學生學習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一直都是以教師講述為主,只是停留在語文知識分析的層面上。教師教學仍停留在口述、板書的傳統(tǒng)層面,這些教學手段都較單一。這些年的語文教學中,我有了很深的感受。往往教師在講臺上講得興高采烈,而學生卻興趣索然。通過多媒體教學,語文課不再只是文字和口述。隨著圖像和視頻在課堂上的嵌入,語文課堂不再枯燥。通過這些圖文、語音,學生被成功帶入了教師所創(chuàng)造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fā),原本的壓迫式學習變成了如今的自主學習。例如,在《雷雨》的授課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入雷雨電影的片段,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體會當時大家族的變遷。
2.2通過多媒體方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最難處理的就是課文分析課,往往對一篇課文的分析需要耗費兩三節(jié)課的時間。教師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板演和分析上,但是在多媒體的幫助下,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將課文以課件的形式在投影儀屏幕上展現(xiàn)出來,就能幫助教師節(jié)省板書時間。而且,在圖形的幫助下,學生會對課文內容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這樣,語文課就會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古人、往事與現(xiàn)實相結合,從而將課文涵義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原本的大段課文,在多媒體教學的幫助下就會變得相當容易,為初中語文教學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
3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3.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輔助教學
要想達到較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必不可少的。多媒體教學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方面的優(yōu)點,我們已經(jīng)提到。那么,如何才能將其應用到初中語文實際教學中呢?此時教師必須發(fā)揮自身的作用。雖然多媒體的先進技術已經(jīng)具備,但是,如何將這樣的媒介運用好,才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出來的情境,在教師的言語文化的輔助下,才能發(fā)揮其最大作用。在多媒體和教師聯(lián)合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學生能夠從中受到啟發(fā),從而更好地學習。
3.2簡化語文基礎,高效教學
在多媒體設備的幫助下,教學課本得到濃縮和升華。原本大段、繁瑣的課本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課本的知識,在課件中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課本中的基礎在多媒體教學中同樣能夠得到體現(xiàn)。語音、成語等語文基礎知識尤為重要,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利用多媒體,將基礎知識以圖片、PPT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只需一個按鍵就能夠進行轉換講解,這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無法做到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3.3培養(yǎng)學生信息獲取能力
多媒體教學,也是學生從各色各樣的多媒體文件中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目前應用多媒體教學,多為課件、視頻、PPT等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信息搜集的習慣。在大段的課件文本、視頻信息下,學生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從中獲取對自己有益的內容。這種能力對學生將來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從教師提供的多媒體資料中,學生需要對其進行整理和綜合,信息獲取能力就會慢慢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玉鳳.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及效果[J].中國電化教育,2003(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