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曉菊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醫(yī)院,貴州 黔東南 556000)
惡露是一種產后壞死的子宮蛻膜組織及血液經陰道排出的物質。一般來說,惡露具有血腥味,但無臭味,顏色以及排出的物質會隨著時間發(fā)生一定的改變,正常情況下,惡露排出需要持續(xù)4~6周,量約250~500 ml左右,但是如超出以上時間,仍有較多惡露排出則屬異常。中醫(yī)學將產后血性惡露持續(xù)2周以上,淋漓不斷者稱“產后惡露不絕”,又稱“產后惡露不盡”,惡露不盡會對產婦的生活和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1]。因此,文本主要針剖宮產后42天惡露不絕的產婦,對其采用加味生化湯治療以后,對該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其中,研究報告如下:
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剖宮產術后42天惡露不絕的產婦,將40例產婦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n=15)和對比組(n=15),并分別對其進行加味生化湯治療和益宮顆粒治療。觀察組初產婦與經產婦的比例為11:4,產婦平均年齡為(28.43±4.54)歲;對比組初產婦與經產婦的比例為10:5,產婦平均年齡為(29.01±4.09)歲。上述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對比組予口服益宮顆粒10 g,開水沖服,每天三次,治療7天;觀察組予加味生化湯(中藥成分顆粒)口服7劑,每日一劑,開水沖服,每天三次,基礎方:當歸10 g、川芎10 g、生山楂12 g、益母草30 g、桃仁10 g、三棱10、莪術10 g、炮姜10 g、醋艾炭6 g、白及10 g,加減:脾虛甚者去當歸,加黃芪20 g、黨參15 g、升麻10 g;出血量多者加龍骨20 g、牡蠣20 g;腎虛者加杜仲15 g、續(xù)斷10 g、桑寄生15 g;血熱者,加炒白芍15 g、制大黃10 g、牡丹皮15 g、紅藤15 g、敗醬草15 g、藕節(jié)炭10 g;偏陰虛者,加旱蓮草15 g、龜板15 g;熱毒盛者,加黃芩10 g、半枝蓮10 g。
對比兩組產婦的治療效果和產婦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服藥3~6天,陰道流血停止,癥狀消失為顯效;服藥7~9天,陰道流血逐漸停止,癥狀消失為有效;服藥10天,陰道流血未停止,癥狀不消失者為無效[2]。
數據處理方法為:SPSS 17.00;用百分數(%)和(±s)進行計數,采用卡方、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產婦的治療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的治療效率為93.33%,對比組產婦治療效率為73.33%,觀察組產婦的各項指標優(yōu)于對比組,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的治療效率[n(%)]
中醫(yī)認為,產后惡露不絕的主要病因是產婦素體虛弱,氣虛沖任不固,血失統(tǒng)攝;或血熱損傷沖任,迫血妄行;或瘀阻沖任,血不歸經,均可導致惡露不絕。婦女產后耗氣傷血,多虛多瘀。對產后惡露不絕的產婦采用加味生化湯治療,基礎方采當歸、川芎、益母草、桃仁、三棱、莪術、生山楂活血化瘀,炮姜、醋艾炭、白及溫經止血,加黃芪、黨參可推動諸藥之力,以達到化瘀止血之功效,祛瘀不留滯。隨證加減,有效幫助產婦固本還原,清除血瘀癥狀,清熱解毒,活血化淤,疏肝理氣等[3]。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加味生化湯加減治療的效果明顯要高于采用益宮顆粒治療的產婦。
綜上所述,針對我院剖宮產后42天惡露不絕的產婦,對其采用加味生化湯加減治療,能夠改善產后惡露不絕的癥狀,有效提高產后的恢復情況。因此,該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