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王會聰
《印度時報》7月17日報道稱,海牙國際法庭當天就“賈達夫間諜案”以15:1的表決結果作出判決,要求巴基斯坦暫停對印度退役海軍軍官庫爾布尚·賈達夫執(zhí)行死刑,重審對他的判決并允許他接受領事會見。
據(jù)卡塔爾半島電視臺17日報道,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稱:“巴基斯坦剝奪印度與在押的賈達夫交流、會見并為其安排法律代理人等權利,因此違反《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規(guī)定的職責?!睂Υ?,印度前外長斯瓦拉吉當天發(fā)推文稱:“我歡迎國際法庭對賈達夫案件的判決。對印度來說,這是一場偉大的勝利。我要為我們將賈達夫的案件提交到國際法庭的舉措感謝莫迪總理。”
印度新德里電視臺的畫面顯示,賈達夫的部分親友穿著印有其頭像和支持口號的T恤觀看判決直播,為賈達夫“打氣加油”。在得知判決結果后,賈達夫的一名朋友表示,希望賈達夫能夠很快回到印度。不少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法學院學生也密切關注此案。盡管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對印度贏得判決的結果并不意外,但紛紛質疑該判決的執(zhí)行力。據(jù)悉,海牙國際法庭的判決具有約束力,但沒有強制執(zhí)行力。如果某國認為國際法庭作出的有利于本國的判決未能得到執(zhí)行,則需提請聯(lián)合國安理會表決執(zhí)行。
2016年3月,前印度海軍軍官賈達夫在巴基斯坦動蕩的西南省份俾路支省被巴基斯坦有關部門逮捕,他被指控在巴基斯坦非法開展間諜活動。2017年5月,賈達夫被巴基斯坦軍事法庭判處死刑,隨后引發(fā)印度憤怒。新德里方面稱,伊斯蘭堡不為賈達夫提供領事會見的做法破壞人權法。印度還稱賈達夫與其母親及妻子的對話受到“指導”,目的在于使他虛假陳述的所謂在巴基斯坦的活動成為“定論”。印度堅稱賈達夫不是間諜,并稱他在巴基斯坦遭到綁架,因此要求國際法庭勒令伊斯蘭堡取消該判決。
今年2月,印度代表律師對國際法庭表示,這是一起基于“惡毒宣傳”的“荒謬案件”。但巴基斯坦律師指責賈達夫從事恐怖主義活動。上一次舉行聽證會正值這兩個南亞國家的關系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發(fā)生自殺式炸彈襲擊后變得驟然緊張之際。
在此之前,國際法庭就已對該案進行干涉,并于2017年發(fā)布緊急令要求巴基斯坦對賈達夫暫不執(zhí)行死刑。伊斯蘭堡方面指責賈達夫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交界的俾路支省為印度情報部門工作。長期以來,伊斯蘭堡一直指責新德里支持該省的分離主義叛亂分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