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高中教學中的重要科目之一,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特點。當前在新課改的提倡和要求下,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需要正視高中美術特長生的英語相關基礎差,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高、興趣缺乏等問題,借助于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針對英語特長生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升美術生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和關注度。本文正是基于當前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力求使用圖式的優(yōu)點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為此,本文首先論述了圖式在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構建,隨后就具體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了一定探究,希望通過本文啟發(fā)相關教育工作者,提升我國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圖式;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建構與運用
【作者簡介】李想,宿遷市文昌高級中學。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藝校考試的熱度也呈現(xiàn)白熱化。作為特長生中的一種,高中美術特長生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作為文化課中的一大內(nèi)容,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這不僅是高中課程內(nèi)容上的重要安排,也是對學生自身能力提出的具體要求。針對此問題,首先需要明確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上的不同點。
1.自我意識強,渴望自由。作為一個特點的人生階段,高中時期學生的自主意識進一步加強,對于自由和自我行為上的認知能力需求更多。而這些在高中美術生身上表現(xiàn)的更為突出。由此帶來的問題便是,面對枯燥的英語閱讀教學內(nèi)容,學生往往對于老師的教導存在抵觸情緒。加之,美術生存在藝術氣質(zhì),更加渴望浪漫和個性放飛,而英語閱讀教學讓他們感到興趣索然。
2.英語底子差,學習動力不足。許多高中學生選擇藝術生往往是由于專業(yè)課底子較差,而期望走藝考路線,達到成功的捷徑。由于藝考選拔對文化課要求不是很高,導致對于文化課的學習沒有競爭的壓力,也就喪失了動力。加之,由于藝考生往往文化課水平較差,在高中進行文化課學習時往往存在單詞不認識、英語句子不會念等問題,這使得其學習的抵觸情緒較大,影響了學習的效率。長此以往,將使其越來越跟不上課堂的教學進度,導致惡習循環(huán)。
所謂圖式閱讀理論是一種新型的閱讀理論,通過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閱讀觀念、心理學觀點與當前最新的認知心理學及人工智能理論結合起來,來增強閱讀中對于文字的理解能力及記憶能力。圖式教學方法的順利實施,首先需要在高中美術生英語教學中驚喜性構建。常見的構建模式有三種:分別為語言圖式、內(nèi)容圖式和結構圖式。
1.語言圖式。作為圖式教學理論中的基礎的一種形式,語言圖式的建立對于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最為基礎且掌握最差的地方意義重大。借助于語言圖式,將英語閱讀中的單詞、語句和段落等通過語言形式進行傳遞。在閱讀到這些內(nèi)容時,語言圖式可以將信息進行加工進而在個體大腦中進行檢索和修飾,或者借助于內(nèi)容圖式和結構圖式具象化,加深對于文字、語句乃至文章的理解。
2.內(nèi)容圖式。結合作者在一線英語閱讀教學的感悟,我們發(fā)現(xiàn)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有時候明明學生對英語文章的單詞、句子的理解和翻譯非常的準確,但是在詢問學生這一段或者整篇文章具體表達什么意思時,學生往往表現(xiàn)的比較困惑。結合圖式理論的觀點,認為文章的內(nèi)容包含的信息是文章難度的一大體現(xiàn)。往往高中學生對于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可以翻譯準確,但是對于文章中所涉及的民族歷史和文化一般比較缺乏,導致文章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無法進行充分的內(nèi)容聯(lián)想,進而影響到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效果,這在高中美術生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
3.結構圖式。高中英語文章一般在篇幅上較長。多斷落的存在使得文章的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結構上的差異也是造成英語閱讀理解困難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不同題材的文章在文章結構上有一定的通性。因此,高中美術生在具體的英語文章閱讀時,也需要借助文章框架,來把握文章的具體意思和各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
1.在閱讀過程中,信息處理的方式是雙向的。圖式理論在具體的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一般的閱讀信息方式,圖式理論中對于文章信息的理解和輸入等都是雙向的。學生既可以借助一篇文章的前一段落調(diào)取一個較為低級的圖式,在通過下一段落信息的獲取,提升圖式的層次。這是最基本的模式。與之相反的,是學生在進行英語閱讀時,首先對文章進行整體的通讀把握文章的意思,進而最開始便聯(lián)系到一個高層次的圖式,隨著閱讀的不斷進行,得到的文章詳細信息越來越多,使得高層次的圖式中子圖式被補充,進而對總圖式進行調(diào)整。需要明確的是,閱讀過程的雙向性,不僅表現(xiàn)在全文與段落,也表現(xiàn)在段落與段落中的各句話。兩種不同方向的信息處理過程,都是為了提升學生對于英語文章的理解。
2.圖式理論要考慮文章本身的因素。高中學生在具體的英語文章閱讀中,存在著一個交互的過程,即學生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與文章中的信息進行交流的過程。一篇文章的具體意義,對于每個學生來講都是不盡相同的,這表明文章的意義不在文章中,而在學生自己給出的圖式中。在具體的高中美術生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過程會不斷地接觸到一些新的題材和文章類型,這對于他們是挑戰(zhàn)也機遇。只有在不斷面對新問題,進而擴展自己的圖式,才可以提升對于英語文章的理解,進而才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英語閱讀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肖維娜.圖式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圖式建構[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25(0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