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昕
筆者借著北京市朝陽區(qū)教委舉辦的“媒體探?!被顒拥臋C會,走進了北京市朝陽區(qū)三里屯幼兒園。這所建園60年的北京市市級示范幼兒園坐落于北京最繁華街區(qū)——朝陽區(qū)三里屯,藏在一個名叫“吉慶里”的小區(qū)中。當時正值中午,坐車前往的筆者感到昏昏欲睡。突然聽到一個非常平和柔軟的男聲在指揮我們的車輛停車入位,筆者以為遇上了幼兒園的男老師,不由得尋聲望去,卻看見一位穿著保安制服的中年保安在周到地提供著服務。我立即對這所幼兒園產(chǎn)生了興趣,這出于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這個幼兒園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保安,那么這個幼兒園一定有更多的故事。
故事一:聞香識教育
筆者一下車,就立即被一陣陣撲鼻而來的花香帶進了故事中。好香??!筆者正在試圖找到香氣的來源,迎面見到一位身著中長旗袍、氣質(zhì)優(yōu)雅的中年女士,站在多功能廳門口笑意盈盈地向大家問好。我猜這應該就是三里屯幼兒園的園長、正高級教師張愛軍了。我問她:“這個幼兒園為什么這么香?”她馬上把我引到一個不顯眼的小門,一推開門,滿目怒放的玫瑰花墻和仿佛溢出了空氣的花香立即撲面而來。張愛軍不無驕傲地輕聲嘆道:“看!這是我們幼兒園的一個景觀呢!我們前兩天剛把這一側的窗板卸了下來,我們的老師們推窗就能看到這滿園的玫瑰了!每天都有小區(qū)里的居民到這里拍照呢?!惫P者這才發(fā)現(xiàn),玫瑰花墻外就是“吉慶里”小區(qū),玫瑰花是吉慶里的物業(yè)種下的,然而現(xiàn)在這花是小區(qū)的、還是幼兒園的,已經(jīng)分不清了,幼兒園與社區(qū)在共享著一份馥郁的芬芳。筆者的腦海中不由得閃過了一個短語——“無縫融合”,三里屯幼兒園就這樣深深地嵌入了吉慶里,融進了吉慶里,仿佛在昭示著一種教育化人的理念——一所優(yōu)秀的幼兒園,一定是環(huán)境友好、社區(qū)友好的。
筆者的直覺得到了印證。在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中,張愛軍就講述起了三里屯幼兒園的“融”文化,原來,那花香所提示的“融”不是空穴來風,它的出處就在這里。三里屯幼兒園于2008年提出“融”文化。三里屯的“三”代表多,象征著事物存在的多元化衍生;融,意味著融合、融洽;“融”建立在三大教育理論基礎之上:第一,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第二,陳鶴琴“活教育”思想,主張要有健全的身體;第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
張愛軍一邊行走,一邊娓娓道來幼兒園的每一級臺階、每一塊壁畫、每一個教室中所含藏著的“融”的故事。
故事二:中國的就是世界的
三里屯幼兒園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招收外籍小朋友,是朝陽區(qū)政府外事辦唯一指定的涉外幼兒園,先后有32個國家的孩子在這里就讀過。這些外籍孩子都是各大使館外交人員的子女,因此幼兒園與多國使館保持著良好的交流關系,開展了很多豐富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題的活動。外籍的家長與兒童在融入中國文化的同時,還為幼兒園提供了多元化的教育資源。
為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哪個國家的人,自己的國家在地球上的哪個位置,三里屯幼兒園在正廳中央制作了一塊世界地圖,孩子們每天都能與世界聯(lián)通。此外,在環(huán)境設計時,突出了“傳承中國風,彰顯國際范”的特點。張愛軍指著那兩組看起來風韻萬千的樓梯說:“這兩組樓梯,我們站在下面向上仰視是荷花的樣子,走上去向下俯視又有水墨丹青的風采。你看,樓梯上面的花磚是切下來的九宮格,是一個特別‘中國風的紋樣,但是當它們匯集在一起整體看時,又有了西式風格。而且從不同的側面來看,都能看到不同的文化元素……你看,中國的就是世界的?!?/p>
故事三:存在,即教育
張愛軍接著說:“很多人一看到我們的新環(huán)境就會說‘真高大上‘真好看,這只是從外面看熱鬧。我們在做環(huán)境設計的時候,是把環(huán)境塑造成了課程的一部分?!?“我們在討論世界地圖的時候,意識到我們一定要把中國的版圖突出出來,要讓孩子們知道我是中國人,我生活在自己的國家里,這是給孩子們的無言的熏陶?!?/p>
幼兒園大門的柱子上有一些浮雕,孩子們非常喜歡用橡皮泥去拓印。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忽然發(fā)現(xiàn)彩色的橡皮泥會把柱子弄花,怎么解決呢?孩子們想了一個主意,用保鮮膜把浮雕包上,一個孩子摁住橡皮泥,另外一個孩子去動手拓印,這樣就不會弄臟柱子了。張愛軍不由得贊道:“孩子們太聰明了,既能發(fā)現(xiàn)問題還能解決問題,還體現(xiàn)了社會公德的教育?!?/p>
三里屯幼兒園曾經(jīng)占地比較大,隨著城市改造的升級,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中心區(qū)域,幼兒園的占地面積越來越顯得局促。在這樣的現(xiàn)實前,張愛軍果斷地決定,要想盡一切辦法“把空間留給孩子們”。于是他們把擺放在走廊里的文件柜挪走,安置上了可供孩子們玩耍的中大型玩具。
在裝修多功能廳的時候,張愛軍與設計者發(fā)生了爭執(zhí)。設計者強調(diào)投影屏幕的高度正好適合專家們觀看。而張愛軍則說:“專家來是有時有晌的,孩子們才是場地最經(jīng)常的使用者?!庇谑?,在她堅定的“兒童本位”的堅持下,設計方案被修改了,屏幕懸掛的高度被降到最適合孩子們席地而坐的視線高度。
張愛軍帶著大家走遍了幼兒園的每一層樓,一面走一面交談,不斷有孩子們喊“張園長好”“張老師好”,每到這時,張愛軍會立即中斷談話,馬上把身體轉向孩子,彎下腰回應“你好”。教育、尊重、愛,與環(huán)境融合在了一起。是環(huán)境造就了課程,還是課程造就了環(huán)境?是環(huán)境影響了課程,還是課程影響了環(huán)境?只要存在著,教育就發(fā)生了。這是一種教育哲學。
故事四:教育超越歷史與未來
畢業(yè)孩子們的作品會留在樓道的墻壁上,被稱為“畢業(yè)墻”。有一位家長用半年的時間,把張愛軍、帶班教師和班里所有孩子的名字都匯集起來,組成了一幅特別的圖畫。家長叮囑張愛軍要把這幅畫在畢業(yè)墻上保存30年,孩子畢業(yè)30年后再回來,還能在這里找到自己,找到伙伴,找到老師。
三里屯幼兒園的娃娃們有一個響亮的昵稱——屯寶。從教30年的謝老師有一個五分錢大镚兒的“定情信物”,那是30年前一個小屯寶在畢業(yè)前送給她的,小屯寶戀戀不舍地與她約定:“我畢業(yè)了,您還要一直一直做我的媽媽!”原來,小屯寶剛入園時不停地哭,謝老師便對他說“我就是你的幼兒園媽媽”,這個愛的約定讓小屯寶一直記在心里。30年后,小屯寶又把小小屯寶送進了三里屯幼兒園,送到了“幼兒園奶奶”謝老師的身邊。兩代屯寶,默然發(fā)生的30年的愛,讓教育超越了歷史與未來的時空。
故事五:一個教師,四種生命
教師的成長,不是簡單的專業(yè)成長,它必然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與職業(yè)生命、專業(yè)生命的默然融合。張愛軍喜歡對老師們說一句話:“我們大家一起走過幸福的職業(yè)生涯”。她認為園長本事再大,也大不過天。一個出色的園長的能力體現(xiàn)在讓教學干部研究透教育教學、后勤主任服務好孩子與教師、帶班老師帶好孩子與引導好家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張愛軍帶著教師們將“融”文化梳理成“容融共進,共生共榮”的核心價值觀,對新手教師的入格培養(yǎng)、成長型教師的升格培養(yǎng)、成熟型教師的風格培養(yǎng)都以此為基礎。
張愛軍帶領的科研教師這樣形容她:“我們常常打趣地說園長不是簡單地打了‘雞血,而是打了‘斗雞血。因為她總是充滿活力,一說到專業(yè)研究問題,總是兩眼爍爍放光?!痹诳蒲兄?,無論是“知心姐姐”靜、“上滿弦”的艷、不知疲倦的芹、每天都樂呵呵的曼、中專畢業(yè)卻被公認有研究生素質(zhì)的“范教授”,還是不斷追問的“大姐大”帆,都把科研當成了一次次幸福的旅程,她們相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后勤的員工們挖空心思改善著教師的工作環(huán)境。教師備課室里,增設了沙發(fā),增添了綠植,添置了書架;教工餐廳內(nèi),增設了桌墊、餐具柜、電視、音響、綠植花卉,添置了西餐廳風格的白瓷餐具;餐廳外,增設了食譜專用黑板、保溫取餐臺、消毒柜;班級內(nèi),為教師設立了專用衛(wèi)生間,添置了飲水機,減輕了教師每日抬水的工作任務……教師們在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中能感受到儀式感帶來的愉悅,產(chǎn)生了“悅心”的感受。
三里屯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已經(jīng)顯示出了“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的新型教師隊伍的樣貌,成長起了2名北京市骨干教師、2名朝陽區(qū)學科帶頭人、11名朝陽區(qū)骨干教師。在這支教師隊伍的努力下,三里屯幼兒園構建了多元的課程體系。食育與健康課程將文化、健康、人際交往、生命與烹飪?nèi)诤掀饋?四季體育特色課程將心理、身體與社會適應融合起來;多元文化體驗課程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融合起來……
探?;顒咏Y束了,花香又飄了過來,送筆者走出了三里屯幼兒園的大門,那平和柔軟的男聲再次響起:“您走好,歡迎以后再來三里屯幼兒園?!边@是不是下一個故事的預告呢?
責任編輯:肖佳曉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