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春,方海姬,谷 娜,禹 翔,吳玉泉#
(1.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3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浙江 杭州 310013; 2.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3醫(yī)院藥劑科,浙江 杭州 310013)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代謝性骨病,多見于老年人群和絕經后婦女[1]。OP的檢查及診斷指標包括骨密度(BMD)、血清骨代謝生化標志物及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 score, VAS)、生活質量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問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評分等[2-5]。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OP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嚴重威脅老年人的健康,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防治OP已成為世界性關注的重點研究課題,我國也已將OP列為3大重點研究的老年疾病之一[1]。因此,積極科學地干預、盡早采取防治措施及延緩OP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與臨床意義。阿侖膦酸鈉是西醫(yī)治療OP最常用的一線藥物,主要通過抑制破骨細胞酶進而抑制破骨細胞整體活性,產生抗骨質吸收作用[6-8];該藥療效確切,但具有價格昂貴、作用單一、長期服用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高及易引起并發(fā)癥等不足[6,9]。中醫(yī)藥防治OP具有整體療效好、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勢[10-11],能克服化學藥的毒副作用,已日漸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12-13]。為此,本研究觀察了骨疏康顆粒對阿侖膦酸鈉治療OP的增效減毒作用,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03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治療的老年OP患者200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108例;年齡80~94歲,平均(85.5±1.7)歲。納入標準:符合《中國人骨質疏松癥建議診斷標準(第三稿)》[1]中的診斷標準,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法測量腰椎(L1—L4)和股骨頸骨密度,發(fā)生了脆性骨折和(或)DXA骨密度儀測定T值≤-2.0;經骨密度儀、CT或X線檢查確診;年齡≥80歲。排除標準:與疾病、藥物及生活方式等相關的繼發(fā)性OP者;合并嚴重的造血系統(tǒng)、肝臟、腎臟、腦血管及心血管等原發(fā)性疾病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新鮮骨折需長期臥床者;未根據規(guī)定用藥,對療效無法判定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見該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齡80~94歲,平均(85.7±1.8)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齡80~94歲,平均(85.3±1.6)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的均衡性較高,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所有患者均接受標準的OP基礎治療,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給予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適當的戶外活動與日照;避免嗜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口服碳酸鈣D3片(規(guī)格:每片含鈣600 mg/維生素D3125 IU)1次600 mg,口服,1日1次;每周固定的一日晨起時口服阿侖膦酸鈉片(規(guī)格:70 mg)70 mg,連服12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骨疏康顆粒(規(guī)格:10 g)1次10 g,口服,1日2次,連服12個月。
(1)臨床療效。(2)治療前后的VAS評分、ODI評分[4]。VAS評分總分為0~10分,0分為無痛;<4分為有輕微的疼痛,但能忍受;4~6分為疼痛并影響睡眠,但尚能忍受;>6分為有漸強烈的疼痛,且疼痛難忍;經專家評價該量表內部一致性的Cronbach’a信度系數為0.896,效度系數為0.838[5]。(3)BMD水平。(4)骨代謝指標水平,包括骨轉換(吸收、合成及轉換)生化標志物甲狀旁腺激素(PTH)、血清鈣(S-Ca)、堿性磷酸酶(AKP)、總Ⅰ型膠原蛋白氨基端延長肽(TPINP)、Ⅰ型膠原降解產物(ICTP)、N端中段骨鈣素(N-MID)、骨鈣素(BGP)及25羥基維生素D3(25-OHD)。(5)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
根據治療前后疼痛和BMD改善幅度評定臨床療效,改善幅度=(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100%。顯效:VAS改善幅度降低>50%或BMD改善幅度提高>10%;有效:VAS改善幅度降低30%~50%或BMD改善幅度提高5%~10%;無效:VAS改善幅度降低<30%或BMD改善幅度提高<5%??傆行?(顯效病例數+有效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共194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觀察組患者98例,對照組患者96例。
2.1.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1.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ODI評分及BMD水平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ODI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極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患者的股骨頸BMD、腰椎BMD優(yōu)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Note:vs. the control group,*P<0.05,#P<0.01
2.1.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骨代謝指標水平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清AKP、N-MID、TPINP及ICTP水平改善情況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S-Ca、BGP、25-OHD及PTH水平有所改善,但與對照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ODI評分及BMD水平比較Tab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ODI score and BMD level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P<0.01
Note:vs.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1; vs.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P<0.01
組別時間S-Ca/(mmol/L)AKP/(U/L)BGP/(μg/L)TPINP/(ng/ml)ICTP/(ng/L)N-MID/(ng/ml)25-0HD/(ng/ml)PTH/(pg/L)觀察組(n=98)治療前2.01±0.1710.73±11.815.58±1.2443.83±11.600.49±0.1720.23±5.4118.52+8.9755.74+29.06治療后 2.17±0.1917.59±7.13#△6.17±1.2567.86+11.32#0.61±0.19?17.20±4.27△22.07+9.76?54.76+27.97△對照組(n=96)治療前2.04±0.21 10.45±8.815.34±1.0848.15±10.560.44±0.2119.11±5.0217.86+7.6656.21+30.07治療后2.10±0.1316.72±7.83#6.12±1.2365.69+26.78#0.56±0.13?22.72±4.5020.74+8.19?58.05+37.51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Note:vs.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P<0.01; vs.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入組的200例患者中,共有55例患者出現不良事件,其中對照組患者脫落4例(3例死亡,1例失訪),觀察組患者脫落2例(1例死亡,1例失訪);安全性觀察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方案對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大便常規(guī)檢查結果,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血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心電圖檢查結果和人體生命體征等均無不良影響。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觀察組患者便秘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反酸及消化道反應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上述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Tab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case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Note:vs. the control group,*P<0.05
針對OP的病因、病理生理,西醫(yī)治療以促進骨礦化、抑制骨吸收和促進骨形成為原則,主要藥物包括:(1)抗骨吸收藥,如雙膦酸鹽類藥物(阿侖膦酸鹽、唑來膦酸鈉及利塞膦酸鈉等)、降鈣素類藥物、用于女性患者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和雌激素類藥物;(2)促進骨形成藥,如PTH;(3)鈣劑、雷奈酸鍶、α-骨化醇、骨化三醇及維生素K2等。其中,雙膦酸鹽類藥物是國際臨床骨密度學會推薦的一線藥物,以阿侖膦酸鈉最為常用[14-17]。
OP屬于中醫(yī)學“骨痹”“骨萎”范疇。中醫(yī)藥防治OP有著悠久的歷史,多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7]。原發(fā)性OP的中醫(yī)證型主要為肝腎陰虛型、脾腎陽虛型和氣滯血瘀型,補腎強骨、調補肝脾和活血化瘀為其治療大法,其作用機制為刺激成骨細胞合成、分泌和礦化,調節(jié)鈣磷代謝平衡,抑制破骨細胞吸收及擬雌激素樣作用,整體療效好,不良反應小,成為研究熱點[18-19]。骨疏康顆粒由淫羊藿、熟地黃、黃芪、丹參及骨碎補等組成,具有益腎填精、健脾養(yǎng)肝、益氣活血和強筋壯骨等功效,用于腎虛、氣血不足的OP,可明顯改善患者的下肢疼痛、腰膝酸及腰背疼痛等癥狀[7,11];全方緊扣病機,脾、肝和腎同調,多靶點、多途徑共同干預,彌補了西藥作用途徑單一的不足,體現了中醫(yī)整體觀念治療疾病的精髓和優(yōu)勢[12-13]。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結果表明,骨疏康顆粒用于OP患者(腎虛兼氣血不足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2]。
本研究探討了骨疏康顆粒對阿侖膦酸鈉的增效減毒作用,利用3年多的時間入組老年OP患者200例,最終完成研究194例。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VAS評分、ODI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AKP、N-MID、TPINP及ICTP等骨代謝指標水平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上述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S-Ca、BGP、25-OHD、PTH及BMD等指標水平也有所改善,提示骨疏康顆粒對阿侖膦酸鈉治療OP有顯著的增效作用。阿侖膦酸鈉治療OP療效確切,但口服過程比較繁瑣,空腹口服對消化道有刺激性,易出現返酸、燒心及腹痛等不良反應,且發(fā)生率較高,導致患者依從性較差,可能會漏服或自行停藥[6,11]。本研究結果顯示,共35例患者出現返酸、腹痛、便秘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服藥期間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觀察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便秘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情況未見其他文獻報道,可能與本研究入組病例主要為老年男性患者有關。
綜上所述,骨疏康顆粒對阿侖膦酸鈉治療老年OP具有確切的增效減毒作用,可有效提高療效,緩解疼痛癥狀,改善BMD及骨代謝指標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性良好,為老年原發(fā)性OP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