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看到這些是不是感覺又回到了高中的化學課堂?118個化學元素為很多人打開了探究科學世界的窗口。今年,元素周期表迎來150歲生日,聯(lián)合國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這張元素周期表是怎樣誕生的?歷史上有哪些大事件的背后有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影子?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呢?
元素周期表到底牛在哪兒
通常,我們把元素周期表的發(fā)明歸功于俄國化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150年前,35歲的門捷列夫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寫在卡片上,并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對它們進行排列,做出了元素周期表,因而被稱為“元素周期表之父”。
他發(fā)現,所有的化學元素都可以排成一個自然的行列,其性質每隔7個元素就周期地重復出現一次,看似雜亂無章的物質世界顯出了驚人的統(tǒng)一性。
門捷列夫不僅將元素進行了有規(guī)律的排列,他更牛的地方在于“留白預言”和“超強糾錯”。他預測了一些當時沒有發(fā)現的元素,并且給它們預留了位置,包括“類鋁”“類硅”“類硼”等在內的11種元素。
1875年法國科學家布瓦博德朗發(fā)現了鎵,整個化學界震驚了?!版墶闭情T捷列夫預測的類鋁元素,于是人們紛紛去尋找門捷列夫所預言的新元素,后來人們按照預言先后找到了鈧、鍺、錸等元素。
門捷列夫當時還指出了原有的錯誤,比如金的原子量。那時金的原子量公認為196.2,按此在元素表中金應排在鋨、銥、鉑的前面,它們被公認的原子量分別為198.6、196.7、196.7。而門捷列夫堅定地認為金應排列在這三種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應重新測定。最終重測的結果:鋨為190.9,銥為193.1,鉑為195.2,而金是197.2。實踐證實了門捷列夫的論斷,也證明了周期律的正確性。門捷列夫的開掛人生
門捷列夫是家里出生的第17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還因為掛科而復讀。后來他混得風生水起,也不是因為研究化學,而是因為做包包。門捷列夫當時在圣彼得堡做的手工皮包和旅行箱名噪一時,如果他沒發(fā)明元素周期表,沒準現在就多了個百年皮具品牌呢。
除此之外,門捷列夫還熱愛極地探險和高空飛行,不僅參與了北極破冰船的建造,還乘坐自己參與制造的懸浮器飛到了3000米的高空中。雖然門捷列夫沒有拿到過諾貝爾獎,但是世人都記住了這個天才。
煉丹術、煉金術也有科學內涵
說到煉丹術,大家可能有點不屑,那不就是過去皇權貴胄為了長命百歲的迷信嗎?其實,不論是煉丹術還是煉金術都可以算是古代化學的前身,雖然它們一個是追求長生不老,一個是追求金銀財寶,但是這個過程中卻產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副產品,比如四大發(fā)明的火藥,還有葛洪在煉制水銀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化學反應的可逆性。
葛洪指出,對丹砂(硫化汞)加熱可以煉出水銀,而水銀和硫磺化合又能變回丹砂。所以說人家是古代化學家絕對是名副其實。西方也一樣,連牛頓當年也很癡迷煉金術?,F在很多化學反應符號,像表示加熱的三角形,其實就源自煉金術。
“鳳凰變麻雀”的鋁
鋁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金屬之一,但是在19世紀的時候,鋁是一種十分昂貴的元素,因為鋁很少以天然鋁的形態(tài)存在,當時又沒有提取、分離鋁的技術,所以當時鋁的價值遠遠超過金和銀。
法國的拿破侖三世就是特別“能打的”,這位拿破侖一世的侄子,他做皇帝的時候都是用鋁來打造專屬的杯盤,把近衛(wèi)隊的胸甲也換成了鋁的。當時,還有科幻小說家暢想未來人們住在鋁質的房屋中,可以說是極盡奢華了。后來,電解鋁被發(fā)現,鋁的價格就一落干丈了。
讓我們大膽設想一下,萬一哪天一顆小行星落到地球上,上面全是貴金屬,或者火山噴發(fā)把地球深處的重金屬翻上來了,金子也許就變成白菜價了呢。
被稱為“治癌圣手”的锎
元素是無所不在的,同時也是充滿力量的。從門捷列夫時期的63個元素,到201 6年修訂的新皈元素周期表,目前已知有118種元素。其中,90種自然存在,另28種由人工合成。
比較特別的是92號元素鈾,這是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的最重的元素。因此,化學界將原子序數為93的镎以及之后的所有元素,都稱為“超鈾元素”。很多超鈾元素都是物理科學家發(fā)現的,這些元素大部分都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方式,用不同的原子相互碰撞,在實驗室中“制造”出來的。
不過,這些化學元素的性質都極其不穩(wěn)定,屬于危險的放射性元素。目前,人類發(fā)現的許多100號之后的化學元素,半衰期都是毫秒級的單位,很快就會衰變成其他的元素,但這樣的元素也并不是沒有實際意義。
比如第六個被人工合成的超鈾元素——锎,此種金屬的價值為每克2700千萬美元,比黃金貴65萬倍。195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利用回旋加速器首次人工合成了锎元素,此次實驗只生產了大約5000顆锎原子。
锎元素在核醫(yī)學上有特殊用途,被稱為“治癌圣手”。1968年,醫(yī)用锎源被用來治療首例病人,中子近距離治療法由此誕生。中子治癌是最先進的癌癥治療方法之一.無須讓病人全身接受放射性射線,而是將中子源送入人體或腫瘤內,通過輕微放射反應徹底殺死癌細胞。
而這種價值連城的锎元素要想獲得絕非易事,地殼中極少有這種元素存在,人工合成又是一項高精尖技術活,需要核反應爐或者粒子加速器。
對于科學,肯定有人喜歡,有人覺得無所謂,但是對于一些神秘的、有趣的東西,大家應該都是感興趣的,我們也不妨從這些地方人手,讓自己更好地體會化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