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玲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閆各莊鎮(zhèn)羅莊中心小學 河北 唐山 063600
目前的小學道德與法制課堂當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于殘疾人的看法是不一而足的,但是絕大部分學生對于殘疾人存在一種天然的抵觸情緒,不愿意與他們進行交流,甚至并不愿意為他們提供關愛和幫助。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展開了相應的探討,認為在小學道德與法制課堂當中,可以利用情景體驗式的教學辦法來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
通過實際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本班學生不同程度上對殘疾人產(chǎn)生了誤解,認為殘疾人是社會的負擔,甚至認為殘疾人不具備社會價值。同時,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并不了解殘疾人實際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對殘疾人存在一種歧視心理,甚至不愿意為他們提供幫助。因此筆者認為,想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開展了解、關愛殘疾人活動,首先需要轉變學生對殘疾人的錯誤認知。
首先,筆者制定了了解殘疾人的學習計劃,尋找一些和本班學生處差不多年齡的殘疾人兒童案例,向學生進行宣傳。同時,聯(lián)合校報、校廣播中心在全校范圍內(nèi)宣傳有關殘疾人的信息,并且圍繞“了解殘疾人”主題舉辦課堂活動,在全校范圍內(nèi)形成“關心關愛殘疾人”的氛圍,鼓勵學生們從身邊的殘疾人開始了解。
舉例來說,筆者鼓勵學生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說一說自己曾經(jīng)見過的殘疾人是什么樣子的。有一名同學表示自己的一個遠方親戚是聽力障礙人士,他是在成年以后因為藥物原因致殘的,現(xiàn)在他在集市中賣水果,每次來自己家串門的時候總是大包小包帶很多水果給自己吃。而且,雖然這位親戚聽不見,但是已經(jīng)學會了唇語,在日常交流中自己并未感覺到他的“特殊”。而且這位親戚因為賣水果分量足、價格低,很多人都愿意找他買水果,這也是社會大眾對殘疾人的一種照顧。在這位學生介紹完自己這位聽障親戚以后,學生們一下子來了興趣,紛紛提問:“人工耳蝸是什么樣的?他說話聲音和正常人一樣嗎?讀唇語是怎么樣的?”學生們開始意識到,殘疾人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拉近了自己和殘疾人的距離,對于殘疾人的認識更加全面客觀,發(fā)現(xiàn)殘疾人和正常人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的不同,他們僅僅是某一方面功能喪失的普通人而已,因此也就學會了尊重殘疾人、敬佩殘疾人、關愛殘疾人。
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殘疾人的生活困難,在生活中更能夠對殘疾人伸出關愛、幫助之手,筆者特意選擇了聽障、視障這兩種殘疾人的生活方式,鼓勵學生主動體驗。
在班會課上,筆者首先要求同學們將桌子移到墻角,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隨后拿出耳麥、耳塞、手帕等道具,將全班同學一分為二,分別扮演聽障人士和盲人。通過戴上耳塞和耳麥,同學們幾乎聽不見外界的任何聲音;而扮演盲人的同學則被要求將手帕蒙住眼睛,靠自己的雙手摸索前進。通過十分鐘的體驗,學生們進入了沒有聲音或者一片黑暗的世界,這時候筆者要求所有學生停止體驗,說一說自己現(xiàn)在對殘疾人生活的認識和看法。班里全部同學都表示殘疾人的生活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有的同學發(fā)言:“老師,我只是當了十分鐘的盲人,就撞了好幾次桌子,走路的速度也特別慢,根本不能跑、不能運動,這樣的生活太苦了,殘疾人太不容易了!”還有同學發(fā)言:“盲人看不見,所以聽力特別敏銳,剛剛我蒙著眼睛的時候找不到路,不小心走出了班,手還在摸索的時候抓到了土,同學們的笑聲我聽得特別清楚。我現(xiàn)在知道了,如果我們面對殘疾人也采取這種嘲笑的方式,那殘疾人的心理就會受到很大的傷害?!?/p>
通過引導學生們真聽真看真感受,鼓勵學生體驗殘疾人生活,他們的同理心、同情心被大大激發(fā),對于殘疾人生活中的不容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這也是思想品德提升的重要表現(xiàn)。
在對殘疾人有了初步了解,并體驗殘疾人生活以后,筆者開始以案例的形式向同學們講述殘疾人的成功事跡,引導學生向殘疾人學習。在案例的選取中,以尼克·胡哲的故事、腦癱科學家霍金、曾上過春晚的千手觀音表演團、高位截肢的女作家張海迪、坐在嬰兒車的總裁李創(chuàng)立、殘奧會運動員等為主,通過這些案例,學生們意識到殘疾人也可以有表現(xiàn)優(yōu)異的,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知識來改變命運,而他們堅強的意志和永不放棄的決心毅力也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學生們在聽完這些案例和故事以后,都表示了自己對殘疾人的敬佩和尊重,也表示自己也要向殘疾人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意志。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再遇到殘疾人,自己也會對他們表示尊敬,提供幫助。
【結束語】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以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yǎng)具有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偟膩碚f,在生活中切實體驗,可以增強學生們的同理心,在實踐中汲取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令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成為具有更加健全人格品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