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玟璇
現(xiàn)在,有一些家庭會將2歲多的孩子送進托班生活,可能是迫于無奈,也可能是出于自愿,為此,也引來了褒貶不一的聲音。究竟,3歲前的孩子該不該送托班?送托班對孩子有什么影響?
先來看看上托班是為了什么?
1.沒時間陪孩子,家里也沒人帶。
2.朋友的孩子也都在托班。
3.讓孩子更早學會獨立,不要養(yǎng)成依賴的性格。
4.讓孩子多學點,上幼兒園不吃虧。
5.別人家的孩子會這會那,我們家也不能落后。
6.先培養(yǎng)一下孩子的集體生活能力,為后面上幼兒園打下基礎。
“送托班”這件事到底靠不靠譜?
這些那些原因更多的是以家長自身的需求為主?!八屯邪唷边@件事在孩子的成長中到底靠不靠譜?我們來從心理層面解析這個觀點:
你以為:上托班,可以讓孩子早點獨立
事實上:獨立建立在安全感的基礎上
很多家長都特別著急讓孩子獨立,然而孩子的獨立是建立在安全感上的能力發(fā)展。孩子在0-3歲是人生的關鍵期,母親的照料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孩子在哭泣的時候,母親及時出現(xiàn)并給予關愛是建立孩子信任感的關鍵。固定的“母親”是孩子鏈接親密關系的核心形象,時常和孩子多一些肌膚愛撫及眼神和聲音交流,孩子通過這些養(yǎng)育方式會感到這個世界是安全的、信任的和有愛的。孩子就會形成基本信任感,培養(yǎng)健康樂觀的個性品質。相反,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關心和照顧,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可怕的、自己是不被愛的,會產(chǎn)生害怕和懷疑的心理,影響日后的心理發(fā)展。
在孩子早期,與母親的親密關系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為主,主要的責任人是母親。健康的母嬰關系孩子就學會形成信任感,培養(yǎng)出獨立自信的孩子。缺乏健康的母嬰關系,看上去“獨立”其實是孩子內心孤獨無愛的外在表現(xiàn)。
你以為:孩子太調皮,得找個老師管教管教
事實上:調皮的孩子更需要成人的認可、幫助和關愛
孩子天性好動、好勝、好奇,什么都想弄個明白,什么都想試一試,特別愿意干些別人沒干過的事來表現(xiàn)一下自己,越是明令不許動的東西,他們的好奇心就會猛增,做出成年人認為調皮搗蛋的事情來。
家長對待孩子的調皮搗蛋應正確評價和積極引導,極力培植他們創(chuàng)新精神的幼芽茁壯成長,而不是丟進托幼機構找個“嚴師”管教。假如遇到對兒童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不太了解的老師,經(jīng)常阻止孩子探索,或嚴厲粗暴對待,孩子就會遭遇較多的失敗體驗,產(chǎn)生自卑和無能感,喪失主動性。對調皮、愛搗蛋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成人的認可、幫助和關愛,而不是“關”進某個地方。
你以為:能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東西
事實上:過早頻繁的團體生活對孩子并不利
有心理研究表明,過早頻繁的團體生活,會讓孩子出現(xiàn)較多的攻擊性行為。所以,有很多早期教育機構對3歲之前的孩子每周只提供1-2次的互動學習時間。
除了老師專業(yè)性的教學方式之外,日常生活中,父母也需要教導孩子發(fā)展各種能力??衫米匀缓椭苓叚h(huán)境的資源,比如出門時可選擇坐公車,在等公車的時候,通過觀察各種不同數(shù)字標牌的公車來認識數(shù)字。
你以為:別人家的孩子都去,我們也要去
事實上:上不上托班是因孩子和家庭情況而異的
早托班能夠讓孩子提早接觸到學習氛圍,增強孩子的知識面,有更多的團體生活和行為規(guī)范,從教育角度來說是有利的。但是如果送早托班并不是以親子培養(yǎng)為理念,而是找個方法代替父母照顧孩子,而孩子還沒有完成安全感、信任感、自主性等這些階段的心理建設,除了給照顧者帶來方便外,從心理層面上來說,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必定是弊大于利。
由此,因孩子和家庭而異,親子關系建立較好,孩子的心理建設順利完成,孩子上不上托班,都不會差到哪兒去相反,親子關系建立不好,提前學習也好,學習多種技能也好,孩子在以后成長發(fā)展中也會顯現(xiàn)出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