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魁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一個被泛濫信息包圍的時代,“專家說”“親友說”“老師說”“報紙上說”“電視上說”“網絡上說”……;剛剛一個新聞出現,輿論正熱鬧,卻突然出現了“反轉”,令人大跌眼鏡。
你怎么看待這種現象?請圍繞此話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此題最好的破題角度是打開視野,結合我們當下的信息環(huán)境來談。當下我們的信息生態(tài)是:自媒體太多,事實不夠用了。更有種種“新聞”不過是對公眾焦慮的刻意迎合、刺激,常常反轉,大眾的情緒也很容易被標簽牽著鼻子走,不問事實和是非。具體寫作時,可以根據自身素材積累,結合一些新聞反轉事件,談談媒體自身責任和道德滑坡現象。如果想要寫出亮點,一定要寫出對策和建議。
用思想在輿論風暴中堅守自我
□浙江省新昌中學 ?周萬祺
2018年年底,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再次引起了一場輿論風暴。起初,網友們紛紛指責紅色轎車司機不守規(guī)矩、胡亂變道……可當真相浮出水面時,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原本的眾矢之的竟是無辜的受害者!社會輿論的警鐘,再次被敲響。
當今時代,網絡以驚人的速度覆蓋全球,隨之而來的是信息的泛濫。在互聯(lián)網上,每一個人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言論,每一句話都能傳遍各個角落。于是,各種信息魚目混珠,各種輿論千奇百怪。任何一件事都會引發(fā)眾人的評論,簡單的議題討論輕易就會“開撕”,使海納百川的輿論場變得“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炙烤著網民焦躁的情緒,冰凍著并不復雜的真相。
為何會這樣?也許,是信息化的浪潮沖走了人們心中的那份思想。“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鄙硖幓ヂ?lián)網時代中的人們,碰到任何一件事,還未作出任何判斷,各色各樣的輿論就會迅速將其裹挾。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人們逐漸變得浮躁,失去了獨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能力,亦步亦趨,人云亦云。源源不絕的信息,淹沒了心中原有的思想。
然而,當思想淡出心靈,當浮躁充斥靈魂,那這些“鍵盤俠”又憑什么稱自己為“俠”?自古以來,“俠”便象征著明辨是非、弘揚正能量,而不是像網絡上的那些人一樣,憑著所謂的言論自由,在輿論場上胡作非為、踐踏道德準則。沒了思想,這些“鍵盤俠”們的言論就不再立足于現實,他們的“自由”也將毫無底線。
此外,一旦失去了思想,那人的價值又在哪里?“人顯然是為了思想而生的,這是他全部的尊嚴和他全部的優(yōu)點?!笨酌系娜收Y治,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重塑了道德標準;老莊的超脫淡然,為無路可走的人點燃了一盞明燈;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更是喚醒了沉睡的人性,讓文學之光照亮黑暗……正因有了思想,人才不只是一根脆弱的葦草,才能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人類文明,在歲月長河中留下人文奇跡。而一旦被挖去了思想,那么人這根葦草就將搖擺不定,風一吹就會改變它的方向;而人的自我價值也不復存在。
因此,用思想在輿論風暴中堅守自我,在當今社會便顯得尤為重要。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時刻提醒自己靜下心來,去認真地思考。曾有人問牛頓:“人人都看到蘋果落地,為何只有你發(fā)現了萬有引力?”牛頓答道:“因為我的心總盤算著要去發(fā)現。”坐在蘋果樹下的他雖一言不發(fā),但內心卻一直在思考。在面對一陣陣輿論風暴時,我們也要學會適度地保持沉默,深入地思考、探究,就像王小波說的那樣:“沉默地思索,是人類生活的另外一面?!边@沉默并不會導致滅亡,而是將帶來最后的爆發(fā),以卓越的見解亮出思想的光芒,讓一切輿論不攻自破,讓淺薄之人自慚形穢。
“思想形成人的偉大。”用思想在輿論風暴中堅守自我,我們才能以人類的偉大屹立在世界之林,才能在不變的自守中不惶惑、不迷茫,坐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評點:文章首先介紹了各種輿論魚目混珠的現狀,再以鞭辟入里的語言指出這種現象的背后是人們思想的喪失,并進一步分析了失去思想對社會、對人類自身的危害,更有力地突出擁有思想的可貴。而其后對靜心思考、堅守自我的方法的介紹也很到位,體現了作者開闊的視野。
自由不會隨風而逝
□浙江省新昌中學 ? 嚴楚童
我們身處網絡信息時代。這個時代猶如一陣大風,吹來了萬里之外親人的鴻雁,吹化了千年之前封凍的冰雪,吹散了真相面前重疊的迷霧,吹開了真理頭上朦朧的面紗。這是信息時代的風。
不知不覺中,我們習慣了在各種信息中暢游,開始喜歡上這種快餐文化,打發(fā)無聊的時光,欲罷不能。乘著信息的旋風,我們向上飛升,視野越來越開闊:看見古往今來時代的變遷,了解風云變幻天下的局勢,一步步逼近新聞事件的真相,一層層剝開世情人心的外衣。我們看到的范圍比九萬里高飛的鵬更寬闊,我們通曉的歷史比八百歲長壽的彭祖更悠久。于是我們以為:在這個信息之風盛行的時代,自由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事物皆有兩面性。信息除了是評估其他產品的工具之外,其本身也是一種產品,也存在質量問題。信息時代,它偷走了我們的時間,消耗著我們的身體:吃飯刷手機,上廁所帶手機,睡覺前看手機,看不完的資訊,刷不完的視頻,回不完的短信……
認識世界的自由正隨風而逝。裹攜著信息的大風卻無孔不入,使我們還未意識到它時便已遭侵襲。當你的目光掠過某條信息的瞬間,它便悄無聲息地在你腦海烙下印跡。大風裹攜的信息也良莠不齊,真假難辨。有時權威口中也會吐出煙霧,卻被我們信奉為高空的云氣。還記得女孩兒乘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嗎?事件曝出后,最先發(fā)聲的某大V,怒斥警方沒有第一時間營救。于是,成千上萬的網友被這第一陣風吹得義憤填膺,隔著屏幕口誅筆伐。當警方公開證據,發(fā)表聲明后,網友們瞬間轉向怒斥該大V靠造謠制造話題量,吃的是“人血饅頭”,在這場鬧劇里,受害者不是被誣陷的警方,不是被人身攻擊的大V,而是失去了自由的、被愚弄的網友。
獨立思考的自由也在隨風而逝。我們站在信息的氣旋中心,外界對自己的要求從四面八方撲來。專家說:“計算機專業(yè)就業(yè)形勢一片大好。”親友說:“長大去考公務員,體面又穩(wěn)定。”朋友說:“你怎么這么胖了?”網絡上說:“一個連身材都管理不好的人,怎么掌控人生?”那些看似客觀公正又充滿著雞湯正能量的“爆款文”,依靠一種叫做“共鳴”的手段販賣價值觀牟利。讀者需要什么價值觀,哪種價值觀有市場,它們就灌輸哪種價值觀??催@種文字,讀者除了產生一種由共鳴生出的爽感,只??仗摵兔悦!R驗槟切﹥r值觀不能成為引導我們前行的指向標,只能束縛我們本心的原始沖動,偷走我們的自由。
最可怕的并非是失去自由,而是失去自由卻不自知。當我們驚恐地發(fā)現自由在一點點流逝時,本能的反應便想要逃離這鋪天蓋地的信息,藏身于世界的邊緣地帶,甚至想要回到雞犬之聲相聞的過去??墒菚r代的車輪不可逆轉,正如吹來的風已經遍布空氣,無法逃避。
冷靜思考是我們留住自由最后的方式。面對洪水般泛濫的信息時,人是茫然的,但是思考能讓人冷靜,讓人看到信息表面的同時,分析其中存在的邏輯,推理事件的真相,而并非盲目跟隨,輕易相信;面對大風般強勁的信息時,人是脆弱的,但是思考能讓人堅強獨立,聽從自己的本心,堅持自己認定的價值。
“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冷靜獨立地思考,堅持自我提升,練就一雙慧眼,把紛擾看得真真切切,始終堅持自己的初心和追求,自由便不會隨風而逝。
評點:作者將網絡信息化時代比作“一陣大風”,針對當今社會人類思想“心隨風倒”的現象,從理性的角度,作出了深入剖析。文章首先介紹了信息時代賦予人類的便利,再以“事物皆有兩面性”為轉折,引出后文,并以深入的眼光分析了失去自由的危害。更有力地證明了“思考是留住自由最后的方式”,呼吁大家堅持初心,獨立思考。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