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職業(yè)教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受到國家教育部門的重視,由于學生的基礎較低,導致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雖然在教學中付出了努力,可是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最終教師沒有信心,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惡性循環(huán),失去了課堂教學的意義。尤其是數學這門課程,因為高中數學知識不僅抽象,而且邏輯性強,致使學生在學習時遇到很多障礙,那么如何提高職業(yè)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目前教師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有效性;數學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數學課堂就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面前。隨著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與改進,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也成為了師生交往與互動的過程,在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之中,更加強調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引導,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但不難發(fā)現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之中,大部分教師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而如何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水平也成為了現階段廣大教師的新課題。
1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根據生源情況,了解學生的基本學情,根據不同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學生實施基礎知識的查漏補缺,從而因材施教,進行分層教學,給基礎差的學生以信心,給基礎好的學習以鼓勵,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能夠主動地去探究數學知識,消除“聽不懂、學不會”這一錯誤意識的支配,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建構,并保證完成今后的學習任務。例如,為了保證每位學生通過數學課堂都能得到提高和發(fā)展,筆者實施了分層教學,針對理解能力強的學生,會制定更高的教學目標,拓展學生的思維進行拔高和提升,而針對理解力一般的學生,會根據學生的原有水平來進行實施教學。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會進行不同的講解方法,采用反復講解的形式進行教學。除此之外主要還體現在作業(yè)的布置上,如將作業(yè)分成了基礎作業(yè)、拔高作業(yè)還有選做作業(yè)?;A差的學生會做基礎作業(yè),基礎一般的學生會做拔高作業(yè),而理解能力強的學生除了上述作業(yè)之外,還要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完成選做作業(yè),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拓展,從而提高自身的數學技能??傊?,分層教學可以從教學目標上進行分層,還可以從作業(yè)上進行分層,這樣既保證學生們共同進步,又能完成職業(yè)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鋪平道路。
2誘發(fā)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掌握數學思維,并在“思考與探究”中拓展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傊?,職業(y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在現有的能力基礎上,掌握數學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并誘發(fā)學習動機,實現學習的目的。例如,在學習“概率與統(tǒng)計”的相關內容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能夠根據具體問題的特征選擇分類計數原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筆者運用多媒體教學將這部分內容進行了講解,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并讓學生探究分類計數原理和分步計數原理的區(qū)別,經過討論總結出分類計數原理的特點:各類辦法間相互獨立,各類辦法中的每種辦法都能獨立完成這件事。而分步計數原理的特點是:一步不能完成,依次完成各步才能完成這件事??傊?,在這個教學活動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為動機,讓學生在課堂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了思考和分析,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更加感興趣,最終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提升了自身的綜合能力。
3聯(lián)系專業(yè),構建數學體系
在職業(y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專業(yè)性強的人才,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將文化知識與專業(yè)技能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用性,并且在不斷地學習中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技能,從而達到職業(yè)教學的目的,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專業(yè)技術的難題,以此讓學生構建數學體系,提高這一知識的應用能力。例如,針對機械類和工程類專業(yè)的學生,筆者在教學立體幾何和三角函數時,將這一內容與專業(yè)之間進行了融合,讓學生將這部分內容與專業(yè)知識融會貫通,加強聯(lián)系,以此能夠迎刃而解地解決專業(yè)技術問題。除此之外,筆者在教學針對性較強的內容時,將專業(yè)知識滲透到課堂中,為學生展示數學學習的實用性,拓展課堂知識范圍,進而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今后步入崗位而奠定基礎。
4巧妙設置例題,構建教學情境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我們的教師需要借助有效的時間創(chuàng)設出具有實際教學意義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學實踐表明,在數學課堂之中設置問題,能夠將枯燥的數學公式、難懂的公式定理變得生動有趣,增強例題的趣味性,這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將十分有利。例如,在教學“任意角”一節(jié)時,可以問學生手表快了十分鐘,如何將其調準?慢了1.5小時,如何將其調準?調準之后,時針和分針分別轉了多少度?這種問題看似簡單易操作,但卻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都是一個考驗,并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之中增加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學習。
5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作為高中數學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其作用不言而喻。而想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也不是一樣易事,不僅需要我們的教師教學手段、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的轉變,同時也需要我們學生的主動參與和配合,唯有此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具體教學之中,我們的教師需要從以上幾方面著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蘇倩婷,卓葆儀,蔣華.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探究——以廣東地區(qū)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11):111-112.
[2]王茸茸.新課標下對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研究[D].延安大學,2016.
[3]李麗.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