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柏蔥
據(jù)說在墨西哥,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寓言故事,這個寓言故事的核心情節(jié),是一位在匆忙趕路的人群中停下腳步的人所說的一句話: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啊,有時候走得太快,我們常常就忘了當初是因為什么而出發(fā)的。在教育教學中,我也常常有這樣的感慨:老師們走得太快了,都忘了去等等落在后面的學生……
近幾年,我們正在轟轟烈烈地把“以教為中心”的思想轉換為“以學為中心”,且已成大勢所趨,如此甚好。然而,恐怕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至少,我們不能再顧自埋頭奔跑,我們還要等等那些被我們落在了后面的學生們!
魯迅先生曾打過一個比方:“因為如果是一匹小鳥,則籠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籠門,外面便又有鷹,有貓以及別的什么東西之類;倘使已經(jīng)關得麻痹了翅子,忘卻了飛翔,也誠然是無路可以走?!被蛘撸赡艽蟛糠謱W生都是“籠子”里關久了的“鳥兒”,你給了他們自由,更應該再教會他們怎樣重新飛翔。
我曾經(jīng)聽過兩節(jié)課,一節(jié)是溫州某名師的《我與地壇》,另一節(jié)是某校青年才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我與地壇》一課,定位可謂高也,這和名師自身的高度密不可分。在短短的課堂時間里,我們充分見識了名師之所以是名師的道理。但非常遺憾的是,老師碰到了比他層次低太多的學生。結果,老師帶著學生走了半節(jié)課之后,就近乎放棄了。
某校青年才俊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課,精心設計,內蘊豐富。課堂最后二十分鐘,從書籍《路西法效應》到電影《浪潮》,再到最后的升華——“警惕:平庸之惡”,我們見識了一位閱讀廣博,善于挖掘文本價值的優(yōu)秀老師的風采。
兩節(jié)課,我都特意關注了學生。第一節(jié)課,見不少學生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跟不上老師的思維,答不出老師的問題。第二節(jié)課,學生們對文本的理解明顯淺顯,然而又沒有時間去進行更深一層解讀,所以當他們最后看到老師解讀出如此深刻的內涵來,表情近乎是仰望的!
由此,我深刻檢討了自己之前這些年來的教育教學,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
或許,學生真正需要的,既不是“教為中心”,也不是“學為中心”,而是“我們在一起”:教和學在一起,老師和學生在一起。這個在一起,是前方的目標一致,靈魂相守在一起。打個比方,假如一堂課的目標是一座有待攀爬的高峰,那么老師的作用,除了告知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到達之外,還應該和學生一起攀登,共同領略沿途的風景。
繼寫作了《學生第二》之后,又寫作了《學生第一》的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在他的《學生第一》一書的《自序》中說道:“我和我的同事們在努力詮釋著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我們試圖創(chuàng)造一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給他們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chuàng)造條件。”
李希貴校長和學生站到了一起,他的同事們也一定和學生在一起,于是他們的學生自信、陽光、勇于擔當、睿智機敏、縱橫捭闔、熱情友好、樂于助人?!拔覀冊噲D創(chuàng)造一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保@句話讓我動容!北京市十一學校的學生們何其有幸,等到了愿意為他們等待的校長和老師們!
也許,我們的教育從來不缺乏優(yōu)秀教師,缺的恰恰是愿意和學生“在一起”的老師。
寫作了《一間遼闊的教室》一書的周春梅老師,就是這樣一位愿意和學生“在一起”的老師。她在書中深情地說:“我們曾經(jīng)在課上說了多少話啊。那些話,或許不深,或許不廣,但如同潺潺流淌的溪水,流過他們成長的歲月,溫柔地浸潤他們的心靈……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做教師的幸福。上天賜給我們這樣的幸運,可以陪伴一群又一群的孩子,走過他們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見證他們的成長,也和他們一起追求心靈的成長、完整,一同追尋永恒的青春與夢想?!?/p>
《第56號教室的奇跡》作者雷夫說:“我不認為我能教所有的學生。我們應當努力去教好每個學生,但不是對所有的學生都有效……拯救學生的靈魂實際上并不是我的職責,我的職責是給學生機會,讓學生挽救自己的靈魂?!?/p>
給學生機會,這句話恰恰是我們很多老師沒有做好的。而其本質,仍然是我們的教和學不在一起,我們的老師和學生不在一起!
“這個問題,學生可能不知道”,我們可能就是在這樣的“學生可能不知道”的預設中,忘了給學生機會。其實我以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問題不應該是被用來回避和壓制的,而應“自然呈現(xiàn)”,也只有“自然呈現(xiàn)”,我們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
一個從來沒有學生問題的班級,本身就是個問題!
一所從來沒有學生問題的學校,本身就是個問題!
一個從來沒有學生問題的社會,本身就是個問題!
而教育教學的目的,應該是給學生機會,好讓他們更好地成長!
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只是為了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孩子,也應該為了那些也許不那么優(yōu)秀,但渴望幸福生活的孩子!
我們要學會等待那些在課堂上被我們落在后面的孩子,拉他們一把,好讓他們跟上你的腳步,跟上隊伍,然后一起繼續(xù)前行。
社會已然是一個追求快節(jié)奏、高效率的社會,教育絕對不能再被裹挾其中,也變得急功近利。走得太快,我們可能就忘了當初是為什么出發(fā)的。老師,請等等你的學生們!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