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蓓莉
摘要:“情境教學”是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應運而生的一種現(xiàn)代教學方法,即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課堂活力起著極大的作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 ? ?語文課堂 ? ?運用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情境教學”應運而生?!读x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也明確要求:“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環(huán)境)?!痹谶@樣的前提下,在課堂中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情境教學”,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學習,成了語文課堂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币惶煤玫恼Z文課,開場尤為重要。毫不夸張地說,好的導入,就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學生的興趣之門。
1. 聯(lián)系生活,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
我們都知道,語文源于生活。在《夕陽之美》一課的導入中,筆者設計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 “夕陽”就是指“快下山時的太陽”。這樣的太陽你們見過嗎?
生:(異口同聲)見過。
師:誰來說一說,你看到的夕陽是什么樣子的?
生1:夕陽是在天的西邊的。
師:對,太陽東升西落。
生2:夕陽不像中午的太陽那么強烈。
師:是的,這時候,太陽的光已經(jīng)不那么刺眼了。
生3:夕陽紅紅的,它旁邊的云也是紅紅的。
師;夕陽就像是一個畫家,還能給云朵涂顏色。
生4:夕陽是一點一點不見的。
師:說的真好,夕陽舍不得小朋友們,所以不太愿意和我們說再見。
師:我們都見過夕陽,有一個小朋友和他的爺爺奶奶也來看夕陽啦,他覺得——(齊讀課題)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在輕松的談話中,學生心中的夕陽與文本中的夕陽聯(lián)系起來,自然而然切入了課文的學習。
2.以舊導新,讓新知脫去“陌生”的外衣
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闭n程標準中也提到:“語文教學,不僅要考慮語文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語文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diào)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語文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庇纱丝梢姡屡f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教學《絕句》一詩時,課前活動中教師設計對對子和看圖猜古詩的環(huán)節(jié)。在“雨對風”“天對地”“桃紅對柳綠”的練習中,學生從課前的忐忑不安變得積極起來;從一張張熟悉的畫面中猜出一首首耳熟能詳?shù)墓旁?,他們又變得激動起來。而這兩個活動,又藏著這樣的作用:“對對子”是為了本詩的對仗、“看圖猜詩”是為了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描寫春天的古詩,今天要學的《絕句》也是其中之一。借著這個勢,一下子就使學生進入了學習的狀態(tài)。
3.巧設懸念,觸發(fā)學生的閱讀“引爆點”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庇脩夷钜稣n文,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保留一份神秘感,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對于科普文極為適合,如《海底世界》《神奇的克隆》《有趣的發(fā)現(xiàn)》《夜晚的實驗》《變色龍》等等。無論是哪個年段,孩子對科學的向往是相似的,只要找準他們感興趣的點“煽風點火”,必然會使他們?nèi)计鹛剿鞯摹盎鹈纭薄?/p>
4.播放歌曲,奠定學生學文的感情基調(diào)
對于小學生而言,歌曲往往比講解更為生動,教師長篇大論地講述還不如簡簡單單地放一首歌。如《趕?!芬徽n中,輕松活潑的《趕?!芬幌戮妥寣W生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正中課文的主旨;《讓我們蕩起雙槳》一課本身就是由歌詞改編的,播放歌曲既能讓學生感受到少先隊員的幸??鞓罚帜軒椭麄兪煜ふn文;一曲《為了誰》引出無數(shù)的人民英雄子弟兵,正是《大江保衛(wèi)戰(zhàn)》的主人公……與文本相輔相成的歌曲,不但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能拉近學生、作者、文本三者間的距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灰o緊抓住學生的心,不愁上不好這節(jié)課。
如果說有效的情境導入是打開興趣之門的鑰匙,那么,在教學中過程中的情境牽動,就是指引學生拿到“寶藏”的“路標”了。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會倦怠,會因不理解而困惑迷?!@時,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必不可少。
1.利用媒體情境,讓文字鮮活起來
如今,多媒體技術(sh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們往往會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準備形式多樣的多媒體資料,幫助孩子看到文字中的“畫面”。
《小鷹學飛》課文最后有 “盤旋”一詞,字典中的解釋是“指大致呈圓形地運動,也可指迂回繞圈兒”,給二年級的學生這樣解釋顯然是不行的。其實,“盤旋”就是老鷹飛行的一種方式,于是,筆者利用PPT制作了一個簡單的動畫,學生一看就理解了。
《海底世界》是非常有趣的一篇文章??墒?,文字的講解是有限的,海參的蠕動、梭子魚的快游、烏賊的“反其道而行之”、貝類的“免費長途旅行”……對孩子們來說是那么遙遠。視頻就不同了,在短短幾秒鐘的小視頻中,文字都成了現(xiàn)實,孩子們在哇哇贊嘆的同時,也把這些動物不同的行進方式牢牢地記在了心里。
2.巧用角色扮演,讓課堂活躍起來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根據(jù)實際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安排相應的角色,采用表演的形式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不僅能讓我們感受文字所表達的魅力,而且能幫助我們解決一些難題。
如《蝸牛的獎杯》一課,“生怕”和“唯恐”這組近義詞的區(qū)分是教學難點之一,前者指“非常擔心或害怕某一件事情的發(fā)生”,后者指“唯獨害怕,只怕”,一個強調(diào)程度,一個強調(diào)對象??墒窃趺春蛯W生講清楚呢?筆者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師:蝸牛獲得了飛行冠軍的事轟動了整個森林,《森立日報》的記者也來采訪??吹轿伵0血劚吃谏砩希浾哂X得奇怪極了。
師:小蝸牛,你為什么把獎杯背在身上啊?
生1:這樣,別人一看就知道我是飛行冠軍了呀。
師:可是,小蝸牛,獎杯這么大,不重嗎?
生1:重呀,可是,我更想讓別人知道我是飛行冠軍。
生2:與“飛行冠軍”相比,這點重算不了什么。
師:是啊,小蝸牛想讓所有人都知道它是飛行冠軍,(出示)“它成天把獎杯背在身上,唯恐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齊讀)。
師:小蝸牛,聽說你晚上也睡在獎杯里,為什么呀?
生3:他們都知道我有冠軍獎杯,要是有人來偷怎么辦?
師:大家都知道獎杯是你的,沒人來偷的。你還是睡在床上吧。
生3:不行,睡在獎杯里更安全。
師:小蝸牛是那么擔心有人會來偷它的獎杯,(出示)“到了晚上,蝸牛就睡在獎杯里,生怕被別人偷了去”(齊讀)。
這樣一說一演,這兩個詞語也就區(qū)分了開來。
再如教課本劇《公儀休拒收禮物》、《負荊請罪》時,每一段場景或每一幕結(jié)束都讓學生根據(jù)劇本演一演,既能熟悉了文本,又能走進人物,還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總之,情境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助推器”。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運用情景教學,達到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李吉林. 李吉林情境教學(情境教育). 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4).
[3] 畢田勇.新課程教學設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
[4] 於紅中.現(xiàn)代教學設計精要.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2011.
[5] 鐘秀瓊.情境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維普網(wǎng).
[6] 張?zhí)m軍.淺談課堂教學的藝術(shù).2006(8)..
[7] 沈偉強.淺談“情境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