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臨清市林業(yè)局 王永菊 范春秋 孫雪晗
1.果樹葉螨
危害癥狀:既危害葉片又危害果實,危害葉片后,葉片失綠,危害較輕時葉片出現(xiàn)白色斑點,危害嚴重時葉片發(fā)紅,遠看呈紅褐色,影響光合作用,導致營養(yǎng)失調(diào),葉片脫落,使果樹生長受阻,花芽分化的數(shù)量減少,影響來年的果樹產(chǎn)量。危害果實后,果面失去光澤,果個小,商品率低,嚴重影響果農(nóng)收益。
防治方法:專性長效殺螨劑有螨死凈、噻螨酮、螺螨酯、乙螨唑等,專性速效殺螨劑有噠螨靈、三唑錫、溴螨酯、苯丁錫等,殺蟲殺螨劑有毒死蜱、阿維菌素、蟲螨腈、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等。
2.食心蟲類
主要有桃小食心蟲和梨小食心蟲兩種害蟲。
危害癥狀:鉆蛀果實和新梢,第一代幼蟲只為害桃樹的嫩梢,不為害幼果,第二代開始為害桃果,第三代開始為害蘋果和梨果實。幼蟲危害果多從萼、梗洼處注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有蟲糞排出,晚期被害多無蟲糞。
防治方法:化學防控多采用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甲維鹽、啶蟲脒、高效氟氯氰菊酯。也可以釋放迷向劑,使雄蟲難以辨別雌成蟲的準確位置,雌蟲因不能產(chǎn)生有效卵,從而達到防治目的,放置時間應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前(芽萌動期)為好,其次為第一代成蟲羽化前。
3.潛葉蛾類
危害癥狀:主要危害蘋果、梨等果樹葉片,以葉片為食,嚴重時可造成落葉,影響樹勢。
防治方法:潛葉蛾較難防治,特異性殺蟲劑有較好防效,如滅幼脲、蟲酰肼、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等。
4.半翅目類
主要有綠盲蝽和茶翅蝽兩種。
危害癥狀:危害寄主廣、周年發(fā)生時間長、較難防治的一種重要害蟲,危害嫩葉、嫩梢、花、幼果。危害幼葉時,葉片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孔洞,果實被害后,先在吸孔處溢出紅褐色果膠,后期則形成凹凸不平的瘤或銹疤。
防治方法:防治半翅目類害蟲有效藥劑有吡蟲啉、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毒死蜱、氟啶蟲胺腈、啶蟲脒、滅多威等。
5.蚜蟲類
⑴蘋果綿蚜:以成蟲在蘋果樹近地根頸部皮下或根孽苗處越冬,芽萌動期遷移至樹上,胎生無翅雌蚜擴大并擴散群體,5 月中旬危害高峰,7 月下旬群體再次增長。有效藥劑:毒死蜱效果較好,螺蟲乙酯、氟氯氰菊酯為有效藥劑。
⑵蘋果黃蚜:以卵在蘋果樹的芽腋處越冬,芽萌動期孵化,胎生無翅雌蚜擴大群體,5 月中旬危害高峰,產(chǎn)生翅蚜擴散,麥收時群體減退。有的在7 月下旬再次為害高峰。蚜萌動期噴藥是防治的關鍵時期,有效藥劑:氟啶蟲胺腈、螺蟲乙酯效果較好。
⑶梨黃粉蚜:以卵在果臺橛、剪鋸口、翹皮下越冬。開花時,卵孵化為干母,在翹皮下的幼嫩組織處取食樹液,發(fā)育繁殖。每代若蟲逐步向外擴散,6 月中下旬后,開始為害果實,7 月中下旬至8 月上中旬是為害果實的高峰期。8 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現(xiàn)有性蚜,進入粗皮縫內(nèi)產(chǎn)卵越冬。梨果套袋后,黃粉蚜喜歡在套袋的袋口折疊縫內(nèi)大量繁殖。有效藥劑:吡蟲啉、啶蟲脒、螺蟲乙酯等。
6.介殼蟲
危害癥狀:危害葉片、果實和枝條,造成葉片發(fā)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fā)煤污病。
防治方法:萌芽前和卵孵化期是關鍵時期,有效藥劑有石硫合劑、機油乳劑、毒死蜱、螺蟲乙酯等。萌芽前3 ~5 波美度石硫合劑噴“干枝”,或95%機油乳劑50 ~70 倍液+48%毒死蜱乳油500 倍液噴布。卵孵化期48%毒死蜱乳油1500 倍液,或24%螺蟲乙酯懸浮劑3000 倍液均勻噴布枝干和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