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啜廣健 郭寧虎
地處黃河岸邊、晉西北地區(qū)的保德縣,自古英才輩出。滔滔黃河水,孕育了他們自強不息的性格;堅韌的西北風,磨礪了他們的頑強意志。上世紀,保德籍全國著名歌唱家馬玉濤,一曲《馬兒呀,你慢些跑》唱紅了大地,唱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全國造林英雄張候拉,幾十年如一日,像野人一樣常年吃住在深山、飲甘露沐朝陽、風餐露宿,一生義務植樹100多萬棵,其中30多萬棵獻給了國家,寫下了英雄壯歌。最近我們來到保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兼統(tǒng)戰(zhàn)部長華永軍,又滔滔不絕講起了在脫貧攻堅中一曲又一曲共產(chǎn)黨員的感人故事。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戰(zhàn)役中,黨員干部深扎一線,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奮斗姿態(tài),確實值得大書特書,我們僅記下幾個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2017年3月,冰雪還沒有融化,西北風呼呼地刮。西北風刮了幾千年,似乎還沒有刮夠,荒山野嶺再也不能忍受這樣的折磨,生長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實在太苦了?!昂忧5轮荩昃挪皇铡边@樣的狀態(tài),還要延續(xù)多久?2020年,全國將要擺脫貧困,保德縣能如期實現(xiàn)脫貧嗎?
肩負著歷史的使命,一對小夫妻踏著冰雪出發(fā)了。他們是縣婦幼保健院共產(chǎn)黨員翟宇霞和縣法院法官共產(chǎn)黨員高崇。翟宇霞任土崖塔鄉(xiāng)西梁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高崇任韓家川鄉(xiāng)官局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這兩個村地處僻壤,山高溝深,交通都不太方便。而他們的孩子僅有兩歲。小兩口同一天出發(fā),他們的孩子哭著喊著不叫爸爸媽媽走。婆婆來送兒子和兒媳,婆婆曾經(jīng)擔任原撤鄉(xiāng)并鎮(zhèn)前的西梁鄉(xiāng)鄉(xiāng)長,深知兒媳肩上擔子的重量。婆婆對兒媳說:“不用惦記孩子,孩子哭兩聲就不哭了。高崇小的時候也是這樣哭著喊著不讓我走,這不也就過來了?!?/p>
翟宇霞眼淚止不住往下掉,嘴還挺硬,她說:“媽,你放心。我是黨的女兒,我不會給黨丟人?!钡杂钕忌狭诉h去的汽車。她的爸爸還患重病,正在北京住院治療。
西梁村一直掙扎在貧困線上,貧瘠的土地,基本都是靠天吃飯。翟宇霞的婆婆年輕的時候先后在這里教書、任職,工作過很長時間,對這里的貧困有很深的認識。那時候,國家對這里的支助很有限,翟宇霞的婆婆很想讓西梁村蝶變,但難以為其插上騰飛的翅膀。她希望兒媳能繼承她未盡的事業(yè),把西梁村的工作搞上去,走在全鄉(xiāng)和全縣的前列。
官局村的條件也很差,高崇怎么也沒有想到,有些貧困戶的家里,窮到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無勞動能力,無經(jīng)濟來源,身體又有病做飯穿衣都很困難。盡管他們也有兒女,但多數(shù)在外打工,賺的錢又很少,連自己的嘴也糊不住。高崇與宇霞同在一個山脈駐村扶貧,但隔山相望,見一次面需驅(qū)車一個多小時。夜深人靜的時候,這個靦腆的像個大姑娘似的小伙子,跑到院里望著星星給妻子打電話。小兩口不說自己家里的事,而是談工作,互相商量該如何面對現(xiàn)實。你向我取經(jīng),我向你求策,最后還忘不了互相鼓勵,約定看誰把工作搞得更好。
一向心細的翟宇霞因為有事要回城里,她沒有忘記捎帶幫著為群眾辦事。東家要宇霞代他去領取殘疾證和社???,西家要宇霞幫助問問,腿不方便可不可以申請輪椅和拐棍。就是買個米、買點油、買點菜,也希望宇霞給捎,因為城里比村里便宜。宇霞不怕麻煩,都逐一記在本子上和心里。
來到西梁村后,她把自己的所長發(fā)揮到極致。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玉香,67歲,丈夫去世得早,因過度勞累落下了腰腿痛的毛病,走路一瘸一拐。孩子都在外打工,自己一個人在村生活。翟宇霞利用回城辦事的機會,自掏腰包為王玉香買了艾灸棒、艾灸暖貼和止痛藥等,定期給老人進行艾灸治療。現(xiàn)在老人的病已得到很大緩解。
頭一次駐村回城,宇霞在村里住了40天,與家人只相聚了一個晚上,就匆匆踏上了趕往北京的路,因為她是學醫(yī)的,她的父親正在北京住院,她知道父親需要照顧,更需要關心和問候。
甩下一路風塵,翟宇霞趕回村里,又忙著主持召開村兩委會議。正是春耕大忙季節(jié),時間不等人。人誤春一時,春誤人一年。村里的每一片土地,都必須按質(zhì)按量全部種上。干部包片,黨員包人;一幫一,一對紅。這個習慣了在父母跟前撒嬌的小姑娘,到了農(nóng)村卻一下子變了一個人。干工作有條不紊,心細得像根針。
她帶領村干部分類施策,推進脫貧進程。對34戶進行種植幫扶,推廣優(yōu)種馬鈴薯6.3噸,推廣優(yōu)種谷子45畝、優(yōu)種豆類57畝,發(fā)放有機肥料740袋。對29戶農(nóng)戶進行了養(yǎng)殖幫扶,發(fā)放雞苗620只。幫助4戶貧困戶每戶貸款5萬元。成功申報了“西梁土地合作社”,重點推進規(guī)?;N植業(yè)基地建設。
大力改善人居環(huán)境,補足發(fā)展短板。她和村干部一起爭取項目,規(guī)劃設計了廣場文化墻、新建擋墻680米、植樹1500株,新建和修復了提水工程、村衛(wèi)生室和村民澡堂。整修了道路,危房改造5戶,粉刷維修房屋30戶,戶改20戶。200KW光伏電站并網(wǎng)發(fā)電,為34戶貧困戶帶來了穩(wěn)定收益。新建旱井4口,電商培訓6人。翟宇霞說:“拔窮根,就是要為群眾辦實事,想大的,干大的,老天不會眷戀我們貧窮。要想甩脫貧困,我們必須自己干,一星一點改變面貌。”
群眾為翟宇霞鼓掌,翟宇霞撥亮了群眾的心燈,西梁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干熱潮。
翟宇霞和高崇一起研究工作
趙蛇則決心讓荒山披綠,讓綠樹成蔭
趙丹(左二)在村內(nèi)了解情況
西梁村大變的消息,傳到高崇耳朵里。本來他們已擬定好的治村計劃又幾次推翻,這個不善言談、愛謀事的小伙子,總是愛心里做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們從發(fā)展合作化經(jīng)營模式上求突破,將省財政村集體發(fā)展資金100萬元入股華盛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在帶貧益貧上,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與貧困戶建立了穩(wěn)定的利益聯(lián)結機制。拉長產(chǎn)業(yè)鏈,以高于市場價回收玉米、牧草、苜蓿等原料,帶動本村及周邊村的53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5000多元。強產(chǎn)業(yè),促增收。村集體通過入股合作社,每年保底分紅收益6萬元;16戶貧困戶社員,每戶折股5萬元,戶每年分紅4000元以上;為10名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yè)崗位,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新建100KW光伏扶貧電站1座,每年收入10萬元。新建200立方蓄水池并從鄰村引水入村,徹底解決了官局村的缺水問題;投資14.4萬元拓寬入村道路并新建擋墻1200米,投資3萬元整治村內(nèi)廣場300㎡,光纖寬帶進村,手機信號實現(xiàn)全覆蓋,通訊服務網(wǎng)絡基本形成。
投資6.6萬元新建40㎡標準衛(wèi)生室;投資11萬元新建100㎡文化活動室;投資5萬元新建28㎡公共浴室;投資1.8萬元植樹600株;投資10.8萬元粉刷村內(nèi)墻面9000㎡;投資21.2萬元改造旱廁80個;投資1.2萬元新建垃圾池2個;投資0.6萬元清理垃圾50噸;投資3萬元改造村內(nèi)水路3處;投資4萬元整治村內(nèi)局部環(huán)境4處,在村口新建標墻和標語牌,村規(guī)民約上墻。在村主要街道、顯著位置粉刷和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村內(nèi)面貌煥然一新。
針對群眾初加工農(nóng)產(chǎn)品需到離村10公里以外的問題,花費37300元購置了小雜糧加工設備;針對村內(nèi) 1000畝老紅棗樹產(chǎn)量不高、品質(zhì)不好的問題,主動協(xié)調(diào)林業(yè)部門進行老棗園改造,經(jīng)過嫁接,品質(zhì)和產(chǎn)量提升很多,改造后的果園林產(chǎn)品,由縣紅源果棗有限公司與棗農(nóng)簽訂紅棗預售合同,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900元。
黨的富民政策好,山區(qū)在蝶變,鳳凰涅槃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翟宇霞和高崇雙雙走上領獎臺,去年他們夫妻同時被評為忻州市優(yōu)秀駐村第一書記。今年初,翟宇霞又被評為全省干部駐村幫扶模范第一書記、省優(yōu)秀三八紅旗手。翟宇霞同時還是出席忻州市第四次黨代會代表。
40年間與山為伴,當他找到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宣布把自己用心血和汗水培育的千畝林海無償捐獻給國家時,許多人震驚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個人就是保德縣南河溝鄉(xiāng)中趙家焉村趙蛇則。
趙蛇則與樹打了一輩子交道,今年已高齡72歲。他培育的樹有的伸展兩條胳膊都抱不住,一棵就值一萬多元。早以前開采煤礦,有人出高價買他的樹,用于巷道支撐,他舍不得賣。他說:“樹一倒,山就毀。樹是山的衣服,山不能沒有樹。”
有人說:趙蛇則是為樹而生的人,十里八鄉(xiāng),他愛樹出了名。早些年,他與張候拉一起種樹,倆人住在一起,你夸你的樹,我夸我的樹,一談就是一個夜晚,興奮得睡不著覺。
趙蛇則手很巧,只要看到樹苗,隨手插進土里就能活。到了十八九歲,地主成分的他,被污蔑為想霸占集體的土地,圖謀不軌,到處亂種樹。他的父母為了息事寧人,堅決不讓他種樹。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中趙家焉村,趙蛇則再次萌發(fā)了種樹的念頭。從此,一發(fā)不可收。1983年,趙蛇則承包了村里兩條荒溝,占地700多畝,加上自己開墾的荒坡,共1000余畝,開始了他的種樹人生。
放開手腳的趙蛇則,一心撲在種樹上,說也奇怪,有人竟痛恨他種樹。隨著種樹面積越來越大,縣里為了樹立植樹典型,給了趙蛇則很多榮譽,趙蛇則視為珍寶,把一摞摞獎狀、一捆捆證書、一塊塊獎牌,全都放在箱子里。誰知還有人盜竊榮譽,把他的獎狀、獎牌和證書一個不剩全部盜走。趙蛇則欲哭無淚,痛苦了好幾天,后來他想通了,站在街上大喊:“你偷走了我的獎狀、證書和榮譽,但你偷不走我種樹的心。我要種更多的樹,把中趙家焉村全植上樹,讓荒山披綠,讓綠樹成蔭。”
趙蛇則說到做到,一張鐵鍬、一袋干糧,一走就是一整天。在植樹季節(jié),他還把兒子、孫子動員起來,一起參加植樹。我們見到趙蛇則的時候,他正帶領全家老小幾十口人在山溝溝里植樹。他笑著告訴記者:“他們都是我的親人,跟上我?guī)资?,沒有一分錢的報酬,但沒有一個人有怨氣。”
趙蛇則把千畝林海捐獻給黨,保德縣政府決定獎給他5萬元錢,趙蛇則又把5萬元全部用于購買樹苗和植樹。他說:“樹是我的靈魂,也是我的生命。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要用植樹向黨交一份滿意的答卷?!?/p>
趙蛇則被保德縣授予“造林英雄”榮譽稱號。
她,像個小伙子,干工作干練有序。臉蛋上有一對小酒窩,總是露著歡樂的笑容。她在林遮峪鄉(xiāng)霍家塔村扶貧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的日子里,寫下十幾本讀書筆記、政策摘抄、民情調(diào)查等。新華社記者到霍家塔村訪問,看到這一本本用紅藍兩色筆標注的各種分類整理的手摘資料和讀書心得筆記等,被震撼了。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都要注重和深愛學習。許多人翻看著這一本本、一摞摞堆成小山一樣、整潔有序的各種手摘資料和讀書學習筆記時,都夸她深愛學習。
她就是現(xiàn)任保德縣融媒體中心主任趙丹。
2016年秋天,趙丹被黨組織派到林遮峪鄉(xiāng)霍家塔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曾經(jīng)當過三年扶貧隊長的趙丹,應該是輕車熟路。但是,她不這樣認為。她說:“事物總是不斷發(fā)展,不可以舊瓶裝新酒?!彼齺淼交艏宜z毫不敢麻痹大意。她知道,這次委派不同以往,不是讓你來試試手腳,而是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展十八般武藝,只準干好,不準干壞。因為這是一場戰(zhàn)役。黨中央下了決心,擺脫貧困,是黨的誓言,總書記根據(jù)我國的實際情況,做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就是要聽黨的話、跟黨走,把黨的重大部署變?yōu)閷嶋H行動,帶領群眾拔窮根,走富路。
正值秋天,秋高氣爽,天氣很美。湛藍的天空飄著白云,斑駁如畫的大自然呈現(xiàn)出了五顏六色。曲折的小路直通農(nóng)家,山坡坡上炊煙裊裊。趙丹的心醉了,趙丹是一名媒體記者,她懂得,要想讓大自然為我們貢獻財富,首先要熱愛農(nóng)村這片土地。有了愛心,再加上有科學的方法,就能打開希望之門,把霍家塔建設得更美好。
趙丹的治村方法很特別,她的方法是春風化雨。從話筒到泥土,她就是要把這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兩心合一心,黃土變成金。
貧困戶張毛提年老體弱,長期患慢性病,家里的二畝三分田無人耕種,每年地里打不下幾顆糧食。趙丹帶著扶貧工作隊員來到張毛提家,她不僅給張毛提送來了米和面,還給張毛提吃定心丸,她說:“今年的地你不用發(fā)愁,我們村兩委已經(jīng)商量過了,知道你沒人種地,但土地一寸也不能荒廢。你家的土地由黨員負責包種,你有啥想法,請告訴我們。土地是咱農(nóng)民的本錢,秋后保準你吃的不用發(fā)愁。給你送來一些小雞仔,你把它們養(yǎng)大,下了蛋想吃就吃,吃不了我?guī)湍阗u。都是些笨雞蛋,肯定能賣上好價錢。”
一席話,說得張毛提心里熱乎乎的。張毛提說:“姑娘你真會說話,就憑你這幾句話,我也要把小雞仔養(yǎng)大,我不能拉脫貧摘帽的后腿?!?/p>
從此,趙丹成了張毛提家的??汀T谮w丹和工作隊的關懷下,張毛提的病好了許多,他自強不息,現(xiàn)在靠養(yǎng)雞已基本脫貧。
霍家塔村,水不通,路不暢,趙丹第一次進村,就遇到了囧事。車被陷到泥潭里,動彈不得。83歲的白買子提起村里的爛路就是一肚子氣,好不容易孩子說下一門媳婦,一進門沒有自來水,出了門又栽倒在亂石堆里,從此這個女人再沒有登過白家的門。
趙丹決心要改變霍家塔的面貌,他們依山而修建了戶與戶相連接的水泥道路,把彎彎曲曲、深淺不一的小巷,打造成了立體交融、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山村風格。在村委會、村黨群活動中心前頭,擴建了廣場,利用自己在融媒體工作的優(yōu)勢,設立了圖版標識和黨建、政策、村情圖展。干部扶貧,責任到人。村近期和遠期發(fā)展目標一目了然;粉刷了墻壁、修建了衛(wèi)生廁所。城里人到趙家塔來,就像踏進了農(nóng)家樂景區(qū),呼吸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真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
霍家塔自古存在著白劉兩大家族矛盾。趙丹懂得,不化解這兩大家族的矛盾,勢必要影響到今后的村民生產(chǎn)生活。她把兩家有威望的長老召集到一起,合力商議今后的發(fā)展規(guī)劃。兩家長老越來越感到以前太小家子氣,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不和諧。你讓我一寸,我讓你一尺,兩大家族化干戈為玉帛,合力齊心,共謀發(fā)展。
村民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好點子一個接著一個。他們興建了100立方米高位水池和5個集中供水點,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
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提質(zhì)、升級、改造,擴建了村文化活動廣場,新建了衛(wèi)生室,更換了大功率變壓器,增強了手機信號、寬帶網(wǎng)絡覆蓋;增設了路燈,修繕了擋墻護坡;2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光伏扶貧項目;13戶發(fā)展養(yǎng)雞;6戶參與五位一體金融扶貧貸款。村民說:“扶貧工作隊,真是干了不少事?!?/p>
晚霞照亮了霍家塔,像是點亮了天上的街燈。生活的磨煉,使趙丹學會了堅強,也使她找到了不少克服困難的竅門。我們希望她能不負重托,能結合自己的工作,策劃制作出更加美麗的電視片,播出更強、更動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