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旭
摘要: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要求將愛國主義貫徹落實到課堂的教學實踐當中,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愛國主義的滲透引導,而中學的歷史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實現(xiàn)愛國主義深刻走進學生的腦海里,以對本國歷史的了解和當今世界形式的知識形式讓學生進行接受。因此,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把握好愛國主義在歷史教學中的定位,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知識為依據(jù),設計好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從而實現(xiàn)愛國主義以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本文將從愛國主義與歷史課堂教學實現(xiàn)整合的實際意義和實現(xiàn)有效整合的具體措施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愛國教育;課堂教學
初中歷史教材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和思想引導性,在對培養(yǎng)民族稱職的繼承者上發(fā)揮著重要的精神塑造作用,而且在當下對愛國主義思想意識的教育重視之下,初中歷史教師更要利用自己的實踐行動來助推愛國主義與歷史教學的融合,發(fā)揮歷史課堂的優(yōu)秀人格培養(yǎng)和價值觀教育作用。愛國主義是對現(xiàn)代中學生情感態(tài)度上和價值觀念上的一種民族化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思想觀能夠為我國未來的發(fā)展培養(yǎng)一批思想上合格的繼承人,而在歷史教學中重視愛國主義觀念的影響能夠對學生的思想上做出良好的改造。
1實現(xiàn)整合的實際意義
歷史學科的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愛國性質,因此,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與愛國主義相結合的舉措是讓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一個選擇。
一方面,愛國主義,可以借助歷史課堂教學所提供的一個實際載體進行自我傳播,還可以讓青少年對愛國主義意識的樹立更加具有推動作用,讓愛國主義在青少年群體當中形成一股普遍性的觀念潮流,從而讓愛國主義教育貫徹落實在初中階段的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過程。
另一方面,初中歷史的教學所選取的內容幾乎都是關乎中國歷史世界和中國與世界形勢之間的關系類型的,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素材,學生的愛國意識得到激發(fā)和強化的情況下能夠讓初中歷史課堂變得更加活躍,也能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充滿更多的斗志和興趣。這樣下來就能使初中歷史的教學在借助愛國主義驅動下的學生,對歷史學習更加上心,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更加上進。
2具體措施分析
2.1有效利用教材內容
初中歷史學科的教材設計上就對愛國主義的宣傳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因為不僅向學生介紹了中國從古代到近代的相關歷史,還介紹了外國的相關歷史和世界的形勢,從而讓學生樹立一個全面、客觀、完整的歷史觀,因此利用歷史學科的教學素材上做功夫可以有效實現(xiàn)對學生愛國意識的培養(yǎng)。而且九年級階段的學生正在面臨畢業(yè)考試,因此,在對歷史學科的知識結構上要求有一定的整合能力,這樣就方便學生用一個系統(tǒng)的目光去對歷史事件進行梳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中國歷史有一個更加系統(tǒng)的概括和了解。
在這種獨特優(yōu)勢下所進行的歷史教學更應該做出行動來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滲透,比如,在學習《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這兩個課時的教學課堂上,歷史教師應該對學生詳細的介紹中國古代先進于世界的科技文明,和中國科技對世界其他國家的發(fā)展上的推動作用展開說明,這種狀態(tài)下,能夠讓學生樹立一種民族自豪感從而容易形成一種愛國情,而且當學生知道自己的國家在以前是如此優(yōu)秀和強大的時候,也會對現(xiàn)今祖國的所在國際形勢進行一定的思考,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上也奠定了學生的民族情懷教育。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的長遠發(fā)展和潛在培養(yǎng)。
2.2利用歷史任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初中生的特殊心理發(fā)展階段也可以作為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切入點,因為他們正在處于一個心理發(fā)育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一個好的榜樣能夠起到一個正確的引領作用,因此,歷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shù)叵驅W生詳細介紹一些發(fā)愛國主義正能量的偉大人物,也可以通過試題材料向學生介紹這些人物的所作所為,在潛移默化之中利用正面人物的愛國情懷實現(xiàn)對學生進行人格上的感染。
3結語
綜上所述,愛國主義教育與歷史教學的融合是順應大教育環(huán)境的潮流所趨,當今教育環(huán)境對國民素質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意識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在青少年階段就為愛國主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一重任的實現(xiàn)要求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與愛國主義意識的滲透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愛國觀。從而為祖國發(fā)展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在愛國主義思想的驅使下為祖國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