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釣魚人接觸,得到了很多生動活潑的細節(jié),頗為有趣。
一位兄長告訴我,他和朋友約定去海邊釣海鲇魚。他去早了,魚食在朋友那里。他急著釣魚,想找條死魚當魚餌,結(jié)果,在大埝上找了好久也沒找到。他急中生智,突然想起來自己早上吃了牛肉拉面,就干嘔了一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嘔吐物中的碎面條粘在魚鉤上,更加小心地把魚鉤放入水中,很快就有魚咬鉤。他把第一條魚揪成魚段兒,就成了更結(jié)實好用的魚餌,大量貪吃的海鲇魚很快被甩上堤埝。
某天,有位大哥告訴我,他和釣友去海邊釣魚。當時風向不對,很少有魚開口咬鉤。他倆就在海垱上轉(zhuǎn)悠,找到一個無人看管的大汪子(大水坑),就拉開距離分頭釣魚。當時,很多魚鷹子在水面上空盤旋,俯沖,忙活得很。不一會兒,釣友湊過來了,說找到了一條刺魚,掰開魚鰓,魚鰓鮮紅。大哥分析,這是已經(jīng)吃飽了的魚鷹子從水里叼的刺魚,藏在大埝上,準備下一頓再吃的。他倆抬頭仔細觀察,果然看到那些魚鷹子在懸停、俯沖,嘴里叼到魚的就往大埝這邊飛。他倆一商量,還釣啥魚啊,魚鷹子不正為他們叼魚嗎?他倆就順著大埝低頭尋找,走了一趟,竟然撿了兩三斤魚鱗銀光閃閃的大刺魚。就這么著,他倆每隔半個小時巡視一次大埝,半天下來,一人撿了一大籃子刺魚。后來,魚鷹子發(fā)現(xiàn)了他倆的舉動,氣得在他們頭頂嗷嗷叫,對這兩個不勞而獲者表示強烈不滿。
我建了一個微信群,和釣友們每天交流釣魚收獲,獲得了很多快樂。今年一月,我寫海釣的小說在某省級文學刊物小說欄目的頭版發(fā)表了,而我收到終審郵件離投稿只有十幾天,這種審稿的速度,嘿嘿,讓我懷疑編輯也是一位釣魚迷。(摘自《濱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