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dǎo)老師:西漢·撫瑟陶俑
同學們,你們在學校唱歌的時候,老師是不是用鋼琴或其他樂器伴奏呢?
有了樂器的伴奏,歌聲變得更加動聽了。
撫瑟陶俑來自2000多年前的西漢,她上身微微前傾,眼睛緊盯著面前的樂器,彈奏著美妙的音樂。這件長方形的樂器有什么特別呢?
它的名字叫做瑟,是我國一種非常古老的樂器。瑟的中間是空心的,稍稍有些拱起。瑟面上有25根弦,彈奏時要兩手并用。
你瞧,撫瑟陶俑老師已經(jīng)完全投入到了演奏之中,不僅身體隨著樂聲擺動,就連袖子也飄了起來呢。
指導(dǎo)老師:新時期時代·半坡小子
新時期時代·魚紋彩陶盆
半坡小子,聽起來好酷!半坡是他的名字嗎?
不,半坡是一個地名,在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東郊。在那里,考古人員找到了一座6000多年前的村莊,挖出了近一萬件物品。因此,當年住在那里的人們被稱為“半坡人”。
半坡人的房子蓋在離河水不遠的一塊高地上,大大小小幾十間。這些房子排列成一個圈,圈的中間是一座廣場,每間房子的門朝著廣場開。這是為了方便人們到廣場集合,等待分配食物。
因為半坡人經(jīng)??吹紧~,就照著魚游動的樣子畫在陶盆上了。
指導(dǎo)老師:神秘人
《八十七神仙圖》是一幅畫在絹上的水墨畫。絹是一種絲織品,很輕很薄,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用它畫畫了。畫中的神仙一共有八十七位,可謂陣容強大。畫家不用任何顏色,只用一點點淡淡的墨,就把神仙們畫得活靈活現(xiàn),實在技術(shù)高超!
為什么漫畫里金童玉女組成的魔術(shù)師小社團,指導(dǎo)老師遲遲沒有現(xiàn)身?
因為直到現(xiàn)在,考古學家也不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是誰,指導(dǎo)老師的真實身份也沒辦法揭曉啦。
指導(dǎo)老師:唐·彩繪勞動女泥俑
在中國,熟悉的朋友見面時,常常用“吃飯了嗎”表示問候。不論南方還是北方,不論鄉(xiāng)村還是城市,你都能聽到這句問候語。因為,民以食為天!
從古至今,研究制作食品的技術(shù)、生產(chǎn)與吃飯有關(guān)的物品、記錄這方面的人物故事,就成為了人們一件很重要的事。
當你看到勞動女泥俑老師的時候,她們總在為美食忙忙碌碌!
先把小麥的外衣脫掉,再把外皮和麥粒分開,接著仔仔細細磨面,最后制作出好看又好吃的面點和餃子……你想試著做一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