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字
夕陽余暉將塔尖鍍上了一層金色,鐘聲響起,攪動著塞納河的碧波。一尊尊雕像瞭望遠方,正如它們經歷過的每一個早晨和夜晚。它們在等待塞納河畔的行人墜入滿天星子的夢里。
然而這一天有什么不一樣了。塞納河畔映出了一團紅云,那不是迤邐的晚霞,而是鐘樓尖塔上猩紅的火焰。此后,世界各地都播報著一條新聞: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晚18時50分,法國巴黎圣母院塔樓起火,火情持續(xù)了14個小時。
這一夜,映照在巴黎上空的火光,引得世界哭泣。
在很多人的眼中,這座由石灰石建成的哥特式建筑是巴黎的精神地標。它已經矗立了近千年之久,人們希望它在下一個千年依然矗立。
180多年前,一名叫維克多·雨果的青年在巴黎圣母院尖頂鐘樓,那陽光照不到的角落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詞——命運。這個詞被深深鑿刻在墻壁中,即使久經歲月侵蝕,依然能讓人感受到刻下它的人對命運的不屈控訴。這個畫面深深震撼了青年,他寫道:“圣母院晦暗鐘樓上的神秘文字,及其慘然概括的未知的命運,就這樣湮沒無聞,如今僅余本書作者不絕如縷的追懷了。寫下這個詞的人,幾百年前就消逝了,歷經幾代人后,這個詞也將從大教堂的墻壁上消逝,就連這座大教堂,恐怕不久也要從地球上消逝了。”
《巴黎圣母院》的故事發(fā)生在15世紀的法國。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一直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而面目丑陋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卻舍身相救。當巴黎圣母院的鐘樓不能再庇護美麗的少女之后,認清克羅德面目的卡西莫多為少女報了仇。最終,人們在死刑犯的墓穴里,發(fā)現(xiàn)了卡西莫多與少女相互依偎的尸體。由于這個故事的巨大影響力,《巴黎圣母院》曾被多次影視化。1996年,由華特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動畫電影《鐘樓怪人》,賦予了丑陋的敲鐘人更多的魅力。
原著中,卡西莫多這個角色并不討喜。他不僅外貌丑陋,還因為周圍人對他的嘲笑而變得性格乖戾。但在電影里,卡西莫多的形象要“有人氣”得多。他雖然獨自生活在鐘樓上,但有自己的朋友——當他在窗臺上遙望鴿子飛走時,鐘樓上的兩尊面目猙獰的雕像便“活”了過來,他們會逗樂、拌嘴,還會追趕鴿子,他們活躍在卡西莫多的身邊,陪他度過每一個孤寂的日夜。
這兩尊雕像的原型可能是巴黎圣母院上的一些精靈雕像。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STRYGE。它長著一雙翅膀,托著腮,若有所思地望著巴黎的城區(qū),像是在欣賞這座城市的物換星移。據說,STRYGE是傳說中的暗夜精靈,可以翻譯為“夜梟”。
很有意思的是,《巴黎圣母院》的故事發(fā)生在15世紀,而這些精靈雕像是在19世紀才出現(xiàn)在巴黎圣母院上的,這是當時負責修繕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師的創(chuàng)意。可以說,這個創(chuàng)意非常棒哦!
卡西莫多一直被拘禁在鐘樓里,他渴望著外面的世界。但他的主人——大法官克羅德卻告訴他,只有鐘樓才能容納外表丑陋、畸形的他。但對自由的渴望終于讓卡西莫多走出了鐘樓,參加了街上的盛典。他還因為丑陋的容貌,意外地被評為“萬愚之王”??上Ш镁安婚L,他被惡人欺侮,善良的埃斯梅拉達救了他,也因此惹怒了克羅德。在克羅德的走狗追捕下,埃斯梅拉達躲進了巴黎圣母院。
在巴黎圣母院中,埃斯梅拉達小心翼翼地走過每一條走廊,每一尊雕像。她在一扇窗前站定,七彩的光芒散落在她的身旁,聽她輕輕吟唱。
在電影中讓人驚鴻一瞥的玫瑰窗是巴黎圣母院的瑰寶。玫瑰窗由繪制著圖畫的彩色玻璃鑲嵌而成,因為形似玫瑰花而得名。
在12、13世紀,歐洲的玻璃制造工藝只能造出小面積的彩色玻璃。但歐洲的工匠們受到玻璃馬賽克的啟發(fā),用這些彩色玻璃,拼湊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后來,隨著玻璃制作工藝越發(fā)精進,玫瑰窗越來越大,畫面也越來越精美。
埃斯梅拉達唱完歌,發(fā)現(xiàn)了一直默默跟在她身后的卡西莫多。她對卡西莫多示好,還參觀了他在鐘樓上的家,而卡西莫多則幫助埃斯梅拉達和她的朋友躲避克羅德的追捕和迫害。最終,在埃斯梅拉達的鼓勵下,卡西莫多變得更加勇敢。他重拾了自信,鼓起勇氣走下了鐘樓,融入到人群中。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寫道:“人、藝術家、個人在這些大建筑物上并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人類的智慧卻在這里凝聚、集中起來?!眰€人的命運因為與這座不朽的建筑聯(lián)系在一起,顯得更有力量。而在這座建筑遭遇不幸的今天,我們也要相信,“在那些建筑物外表不可思議的千變萬化中,卻依然存在著秩序和一致。樹干總是一成不變,樹葉卻時落時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