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樂山市市中區(qū)婦幼保健院,四川 樂山 6 1 4 0 0 0)
地中海貧血為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其發(fā)生原因可能與肽鏈合成障礙、珠蛋白基因缺失等多種因素存在一定關(guān)聯(lián),致使患者處于貧血狀態(tài),可對其生存質(zhì)量以及身心健康等產(chǎn)生負面影響[1]。血紅蛋白電泳儀為臨床篩查地中海貧血的常見儀器,其可用于測定血紅蛋白A(HbA)、血紅蛋白A2(HbA2)以及血紅蛋白F(HbF)等含量,明確血紅蛋白(Hb)異常情況[2]?;诖耍狙芯窟M一步探討血紅蛋白分析在地中海貧血篩查中的臨床診斷價值,旨在為該疾病篩查工作提供理論指導(dǎo)。具體信息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門診就診(或住院治療)且需接受地中海貧血篩查的167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73例,女性94例;年齡23-75歲,平均(49.17±3.91)歲;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18.0-21.7kg/m2, 平均 BMI(19.87±0.56)kg/m2; 學(xué)歷分布:初中27例,高中59例,大專及以上81例;婚姻狀況:未婚49例,已婚118例。
(1)納入標準:①紅細胞平均體積(Mean corpusular volume,MCV)減少者;②臨床資料完整者;③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降低者;④地中海貧血攜帶家庭者;⑤產(chǎn)前孕婦與其丈夫接受地中海貧血篩查者。(2)排除標準:①缺鐵性貧血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傳染性肝炎或肝硬化者;④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⑤先天性心臟病者;⑥合并腫瘤患者;⑦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者;⑧過敏體質(zhì)者。
上述所有入選者均需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2-3mL肘靜脈血,經(jīng)枸櫞酸鈉抗凝劑給予抗凝操作,通過美國生產(chǎn)的伯樂D-10血紅蛋白測試系統(tǒng)及其配套試劑盒測定HbA、HbA2以及HbF的含量,所有標本均需盡可能在當天完成檢測,若未進行檢測,需將采集到的血液標本保存在4℃環(huán)境下,次日完成檢測,檢測步驟均需嚴格按照儀器、試劑盒說明書內(nèi)相關(guān)操作步驟進行。
正常參考值(成人男女):HbA2含量在2.5%-3.8%,且未發(fā)現(xiàn)異常血紅蛋白帶。若受檢者存在異常血紅蛋白帶,例如血紅蛋白H(Hemoglobin H,HbH)、血紅蛋白Bart's(Hemoglobin Bart's,HbBart's)等,或者HbA2含量≤2.5%,提示為α地中海貧血表型陽性;若受檢者HbA2含量>3.8%,或者可見異常血紅蛋白帶,即HbF含量>2.5%,提示為β地中海貧血表型陽性;若受檢者出現(xiàn)血紅蛋白J(Hemoglobin J,HbJ)、血紅蛋白E(Hemoglobin E,HbE)等區(qū)帶時,提示為其他血紅蛋白病。
167例受檢者經(jīng)血紅蛋白分析,共篩查出47例地中海貧血表型陽性患者,占總檢查人數(shù)的28.14%(47/167)。18例為α地中海貧血,陽性百分率為10.78%,其中2例同時可見HbBart's帶,1例同時可見HbD帶,1例同時可見HbCS帶,1例同時可見HbBart's、HbCS以及HBH帶;23例為β地中海貧血,陽性百分率為13.77%;2例為α+β混合地中海貧血,陽性百分率為1.20%;4例為其他血紅蛋白病,陽性百分率為2.40%。此外,在47例地中海貧血表型陽性患者中,女性占57.45%(27/47),男性占42.55%(20/47)。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地中海疾病類別篩查結(jié)果n(%)
四組患者HbA、HbA2以及HbF含量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α地中海貧血組患者HbA含量均高于α+β混合地中海貧血組患者以及血紅蛋白病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t=3.453、5.976,P=0.003、0.000);β地中海貧血組患者HbA2含量均高于α地中海貧血組患者、α+β混合地中海貧血組患者以及血紅蛋白病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t=11.537、3.989、3.072,P=0.000、0.000、0.005);α+β混合地中海貧血組患者HbF含量均高于α地中海貧血組患者以及血紅蛋白病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t=9.544、3.827,P=0.000、0.019)。見表2。
表2 不同地中海貧血表型中Hb含量對比s,%)
表2 不同地中海貧血表型中Hb含量對比s,%)
組別 HbA HbA2 HbF α地中海貧血組(n=18) 93.34±2.93 1.54±0.44 1.16±0.24 β地中海貧血組(n=23) 91.96±4.24 5.03±1.22 3.37±2.03 α+β混合地中海貧血組(n=2) 75.06±27.61 1.45±1.16 5.22±2.21血紅蛋白病組(n=4) 52.44±37.04 2.18±1.92 1.11±0.65 F 18.772 45.297 10.477 P 0.000 0.000 0.000
地中海貧血是因某種或多種珠蛋白肽鏈合成障礙等,致使珠蛋白肽鏈合成出現(xiàn)失衡現(xiàn)象,進而引發(fā)溶血性貧血。該疾病多發(fā)生于東南亞地區(qū),為危害人類健康水平的一種遺傳性貧血,且可對出生質(zhì)量以及生活質(zhì)量等產(chǎn)生負面影響[3]。有文獻指出,全球存在1.8億左右的無癥狀攜帶者,且在100萬新生缺陷患兒中,約20萬為重癥地中海貧血[4]。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qū)患病率較高,包括四川、廣東、海南、廣西等省份,其中廣西地區(qū)基因攜帶率可達至20.00%[5]。由于該疾病為基因遺傳性疾病,兩例地中海貧血患者生育重型地中海貧血新生兒的概率可達至25.00%以上,且預(yù)后風(fēng)險較高。故探求有效篩查手段顯得尤為重要。
地中海貧血包括α地中海貧血、β地中海貧血,前者是因α基因缺陷或基因缺乏而導(dǎo)致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當機體內(nèi)α鏈缺乏時,體內(nèi)多余的β鏈可進一步聚合為HbH,而當機體內(nèi)α鏈完全缺乏時,體內(nèi)多余γ鏈將進一步聚合為HbBart's,致使HbA2、HbA以及HbF等含量減少;后者是因β鏈合成受到完全或部分抑制而產(chǎn)生的一組血紅蛋白病[6]?;蛟\斷技術(shù)為臨床檢測地中海貧血的金標準,但其檢測費用昂貴,檢測耗時較長,且對診斷技術(shù)要求較高,難以在基層醫(yī)院開展,而血紅蛋白電泳分析為臨床用于分離以及診斷異常血紅蛋白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診斷血紅蛋白病患者的有效方法,現(xiàn)已成為臨床常用實驗手段[7]。臨床可通過對受檢者Hb內(nèi)區(qū)帶給予檢測,以判斷其是否為陽性,同時可依據(jù)Hb中相關(guān)含量計算結(jié)果,將地中海貧血疾病初步劃分為α地中海貧血以及β地中海貧血,對于無法確診病例或Hb電泳異常者,則需進一步接受基因檢測,以控制誤診以及漏診等事件的發(fā)生。
傳統(tǒng)血紅蛋白電泳多為醋酸纖維薄膜電泳法,在檢測過程中需對紅細胞給予多次洗滌,制作血紅蛋白液,給予點樣以及電泳,而后剪取電泳區(qū)帶,并且浸泡出紅細胞液,進一步比色,計算各類Hb含量[8]。該檢測技術(shù)易受操作因素、技術(shù)制約、試驗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導(dǎo)致檢測結(jié)果并不完全準確,而全自動血紅蛋白電泳系統(tǒng)具有較高分辨率,可自動電泳、點樣以及染色,利于簡化操作程序,避免人工操作等客觀條件產(chǎn)生的誤差,提高定量檢測準確度[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167例受檢者經(jīng)血紅蛋白分析,結(jié)果顯示,地中海貧血表型陽性占28.14%,其中18例為α地中海貧血,陽性百分率為10.78%,23例為β地中海貧血,陽性百分率為13.77%;2例為α+β混合地中海貧血,陽性百分率為1.20%,且不同地中海貧血表型中Hb含量存在一定差異性。周冰燚[10]等研究結(jié)果顯示,廣州地區(qū)16336例篩查者中,α地中海貧血占41.94%,β地中海貧血占23.19,α+β混合地中海貧血占4.00%,說明不同地域間地中海貧血情況存在明顯差異性。該篩查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α地中海貧血的檢出率,但值得注意的是,缺特性貧血可對篩查特異性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故在臨床實際篩查過程中,需對可疑α地中海貧血患者給予鐵代謝檢查以及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167例入選者中,4例為其他血紅蛋白病,陽性百分率為2.40%,提示血紅蛋白電泳分析在異常血紅蛋白中同樣具有良好的分離效果。此外,高壓液相色譜法適宜在基層單位以及高發(fā)地區(qū)普及使用,可為遺傳咨詢以及基因診斷提供較為可靠的參考依據(jù)。
綜上所述,Hb分析在地中海貧血篩查中具有一定應(yīng)用價值,臨床可依據(jù)Hb各組分含量對地中海貧血類型給予初步分類,利于臨床依據(jù)檢測結(jié)果及時采取對應(yīng)干預(yù)措施,將其用于產(chǎn)前篩查中,利于提高出生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