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然
我與張之楷相識、相交、相知,已有半個世紀,情誼深厚。他今年75歲,仍愛讀書,爬格子,滿面紅光,常掛微笑,積極樂觀。他頭腦反應快,思維很敏捷,精神非常好,走起路來輕快,說話聲音洪亮,使人根本不相信他竟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推究他的養(yǎng)生之道,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健身路上不停步。有句老話說:“要得腿不老,天天千步走。”張之楷自從接手了縣老年大學詩詞班的教學工作后,便把家里到縣老年大學這段5公里路程作為“健身路”。他一個星期有4個上午要到學校講課,去的時候用快速散步的方法。他把學校當作中途休息的“驛站”,講完課以中速回家。這樣一去一回就是10公里路。幾年下來,有人給他計算過,他已經走完了1.6萬公里。為了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去年他到醫(yī)院全面檢查身體,血糖、血脂、血壓、膽固醇等所有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內部器官無異常。他常說:“要想壽而康,步行鍛煉是良方?!?/p>
寫詩健腦更增壽。張之楷把退休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他一邊參加社會活動,一邊與書為伴,吟詩作賦。他筆耕不輟,寫下數(shù)十萬字的日記和各類文章。迷上詩詞創(chuàng)作的張之楷,每逢重大節(jié)日或重大事件,都要寫詩填詞,平時每隔三五天就寫一首。這樣既鍛煉了腦筋,又修身養(yǎng)性。他近幾年創(chuàng)作的幾十首詩被收入多本雜志,今年創(chuàng)作的《深山采茶女》榮獲中國首屆晴耕雨讀田園詩歌大賽優(yōu)秀獎。
老有所為樂開懷。近十多年來,張之楷頭上戴著三頂“官帽”。一是縣委老干部局委任他為縣老年大學副校長,分管全校教學工作;二是學校要他出任南城一中老年體協(xié)主席,把老教師工作管理好;三是縣關工委聘請他為關愛報告員,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他一肩三擔,忙里忙外,退而不休,不計報酬,無償為社會服務。他十多年來的無私奉獻,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稱贊,不僅贏得了“教學能手”“宣傳能手”的美譽,還被評為“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熱愛旅游長見識。張之楷自退休后,外出旅游的腳步就沒有停歇過。十多年來,他帶著老伴游北京、登長城,去西安、上華山,赴桂林、游漓江,游九寨、上峨眉……步步是景,處處如畫。張之楷稱自己已經游遍了大半個中國。去年,他將目光轉向國外,報團出游,花了19天時間游歷了11個歐洲國家。一路上,他走走看看,感受歐洲各地的宗教文化、市政建設、自然風光,收獲頗豐。
聚餐飲酒尋樂趣。張之楷身體之所以如此健康,喜歡聚會是原因之一。退休后,邀朋友聚會成了他生活的一大樂事。因為他一向正直豪爽,朋友們幾乎受邀必至。聚會時少不了喝酒,但張之楷有一套“酒經”:第一,喝酒時身體要好;第二,時間要從容,細品慢飲;第三,每當三杯酒下肚,酒酣耳熱之際,才是劃拳助酒興的最佳時機。十多年來,他聚會常常喝酒,但決不貪杯。張之楷說:“我喝酒是為了在酒桌上找樂子,和親戚、同事、熟人一起,大家一起喝酒、劃拳、聊天,即使有點兒煩惱事也在這快樂氣氛中不知不覺淡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