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國興
家事,具體而煩瑣。許多在外面能做成大事的人,不一定能處理好家里的小事。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說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和妻子是1984年組建家庭的。要是用一個字來形容我們當時的家,那就是“窮”。窮家難當,各種矛盾也就在所難免。
當年臘月廿二女兒降生,母親來到我們家伺候妻子坐月子。那是她老人家第一次到我們家長住,也是婆媳關系經(jīng)受的第一次考驗。母親端茶送水、洗衣做飯,忙個不停,妻子很受感動。但是,那時候城鄉(xiāng)差距比較大,因此在一些生活習慣尤其是衛(wèi)生習慣方面還是有較大的不同。有一次,妻子看到母親用洗碗布擦灶臺,就說這樣不太衛(wèi)生,當時母親就表露出不高興的樣子;有時小孩哭了,母親急著去抱,也沒有注意手上正在做事。這時妻子就會提醒母親先用肥皂洗干凈手再去抱。母親有些接受不了,說:“我在農(nóng)村帶大了8個孩子,他們個個健康,其中還有4個參軍了呢,從來也沒有這些講究。”聽到這話后,我把母親叫到一邊,輕言細語地跟她說:“過去農(nóng)村既沒有條件也沒有時間講究,現(xiàn)在您是生活在城里,條件好了就應該有最起碼的講究?!蹦赣H是個明白人,此后的日子里總是按照我們的要求將家務事做得妥妥帖帖。后來,母親每年都會到我們家小住一段時間。其間,我們小兩口也會有鬧矛盾的時候,每當這時母親總是旗幟鮮明地站在兒媳一邊,私底下也總是跟我細數(shù)她兒媳的長處,并要求我好好待她。
轉眼到了1991年,部隊選送我到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深造兩年。此時女兒也要上小學,妻子上班路途較遠,無奈之下,我只有再次請母親到我家長住。兩年中,我不僅沒有為家事分過心,還常常從來信和電話中得知她們相處得非常融洽。母親喜歡喝一點酒,每到晚餐時,妻子都會替母親倒上一杯。妻子喜歡吃魚,母親總能做出各種可口的魚來。她們和諧相處的故事在我們機關大院一度傳為佳話,當年我們家還被評為單位的“五好家庭”。
時光飛逝,2014年,母親不幸突發(fā)腦中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雖然挽回了生命,但留下了右側手腳不靈便的后遺癥。5年來,每當輪到我家服侍母親時,妻子總是忙著倒水送藥、盛飯夾菜、洗澡洗衣。有時老人家大小便控制不好,污物弄臟了衣服,妻子總是默默地幫母親擦洗換衣,從無怨言。
如今,母親已87歲高齡。在兒媳們的精心伺候下,晚年生活頗為幸福,身體也一直保持較健康的狀態(tài)。
2009年,我的女兒結婚,女婿是北方人,老家離南昌特別遠。現(xiàn)在的年輕人工作忙,加上外孫的來臨,這些年我們一大家子一直住在一起。10年來,我們總是把女婿當自家人看待。女婿上班早出晚歸,平時話不多,但他的工作壓力和不順心有時也會寫在臉上。每當這時,我總會利用共進晚餐的機會,拿出酒杯,倒上酒,翁婿就此對飲細聊,談理想話未來,敘經(jīng)歷聊教訓。女兒女婿之間,難免有些小矛盾,甚至還會到我這告對方的“狀”。遇此情況,我的態(tài)度是堅決站在女婿這一邊。所以,我女兒有時會對女婿說:“你就是有我爸爸撐腰才這樣?!?/p>
家里不是講理的地方,非原則問題并沒有什么對錯。只要用真情去關愛對方,絕大部分矛盾都能被冰釋。當兒子時,要做到只聽喜不聽憂,絕不允許婆婆或媳婦說對方的不是,否則,即使你是“清官”,又如何能夠決斷?當丈人時,只要你真心把女婿當成自家人,他也自然有歸屬感。家和萬事興,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