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
栗茂永在村頭搞了個“農(nóng)家樂”,飯館主打的是手搟面。飯館的招牌叫“一面之約”,這個店名是栗茂永從腦瓜子里親自摳出來的。
溧河洼在溧河邊上,綠水青山環(huán)抱,鄉(xiāng)村旅游業(yè)發(fā)展迅猛。美麗鄉(xiāng)村吸引了很多外地人前來觀光,栗茂永的飯館人氣很旺。
“凡是到溧河洼的外地人,只要能記住一個人的名字,并答應幫我尋找,飯賬錢一律全免?!崩趺勒袛堫櫩蜁r,會反復念叨這句話。當他看到客人享受他提供的免費服務,就開心地笑了:“吃面吃的是面香味,我看到他們吃下去,會感到這面更香哩。”
兒子栗驚蟄和村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栗茂永半路開店,是要找一個人,用他的話說,這個人身上有“香氣”,現(xiàn)在他還能感到他留下來的撲鼻“余香”,而且這個人與他和村里已故老支書栗大錘還有“一面之約”。
四十年前,窮困的溧河洼來了個姓甘的干部,雖然才三十露頭,但村民們喜歡稱他叫“老甘”。老甘是文化人,懂種莊稼的技術。經(jīng)村里安排,老甘吃住在栗茂永家,因為他家住在村頭,出行方便。當年栗茂永家很窮,老甘將飯票和菜金換來的細糧,全部省下來給老人孩子吃。家中即使有了少量魚和肉,難得改善一次伙食,老甘對魚肉也不動一下筷子。栗茂永將魚和肉夾到老甘的碗里,老甘又會將魚和肉轉手夾送給孩子們。老甘有句口頭禪,“吃魚不如喝湯,吃肉不如聞香。”他怕別人不相信,解釋說:“嗯,我生來就喜歡嗅這香味, 自己吃絕對吃不出這種味道!”栗茂永后來時常感念,不是老甘自己家里的五個孩子,至少要餓死兩個。
老甘工作勤快,他拖著孱弱的身體,短短兩天就跑遍了溧河洼的溝溝壑壑。
一天,又餓又累的老甘,病倒了,躺在床上說胡話。村支書栗大錘和栗茂永趴在床前,聽好久才聽明白,原來那天是老甘的生日,他想吃一碗生日面。栗大錘決心讓老甘吃上一碗生日面,他和栗茂永跑了十幾戶人家,一個笆斗一個笆斗敲打,才勉強湊起來幾捧細面粉。
當手搟面出鍋,栗大錘和栗茂永將老甘扶起身。老甘在迷迷糊糊中突然驚醒過來。他看到眼前的一幕,又看了眼另一張床上躺的幾個老弱病殘,那是栗茂永瘦骨嶙峋的母親和他的兩個孩子。無論別人怎么相勸,老甘就是不肯將面前的手搟面裝進自己肚里。聽到栗大錘和栗茂永兩人不住聲自責,老甘強裝笑顏:“吃面吃的是香味,我看到他們吃下去,會感到這面更香哩?!崩趺罎u漸老了,可那個讓他日夜思念的老甘,還沒有被他等來。
兒子栗驚蟄想將面館關掉,可栗茂永橫豎不讓。最后,栗驚蟄只好將這個累贅的面館接過手。
“開這個面館,不就是等老甘來吃碗手搟面?”不久,栗驚蟄慮得個主意。他高興地回家告訴栗茂永,店里來了個外地客,無論是年齡,還是相貌和口音,都能與栗茂永說的老甘對得上。
“老茂,不敢認我了吧?你的貌相倒沒什么大變化哩!”自稱“老甘”的老者自報家門,與栗茂永熱情寒暄,還主動講起那段“生日面”的往事。送走老甘,栗驚蟄笑嘻嘻地問栗茂永:“怎么樣,這下完成了你那一面之約,這個面館現(xiàn)在可以關掉了吧?”栗驚蟄話音未落,卻聽“咣當咣當”一片聲響,栗茂永臉漲得通紅,揮舞著拐杖將餐桌上的碗碟打碎滿地。栗驚蟄不解地看著栗茂永,連聲追問他怎么啦?栗茂永怒目圓睜審視栗驚蟄,忽然哽咽著說:“老甘,老甘他二十年前就去世了,你干嘛這樣糊弄我?”栗驚蟄不禁呆住了,他眼含淚花凝望著父親。
“爸您放心,這個‘一面之約,我要永遠開下去!”栗驚蟄明白了一切后,對栗茂永說出這句話,是那么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