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慧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思維方式、個性、心理等方面的差異,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探索中發(fā)展思維,理解知識、運用知識,讓每名學生都能收獲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促進每名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差異教學;數學;發(fā)展
俗話說“龍生九子,九子不同”,每名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地方.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一、差異教學概念
在中國現(xiàn)行的班級授課制下,一個班級學生多,基礎不同,能力也不同,本身就存在著差異,但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進度都是一樣的,這就使得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我們在上課時,學生可能處于這幾種狀態(tài)——已經會靈活運用的,掌握基本知識的、似懂非懂的、茫然不知所云的.在教學時,更多關注的是那些掌握了知識但還未靈活運用的以及似懂非懂的學生,其次是茫然不知所云的孩子,而對學優(yōu)生關注得最少.這樣的課堂,對學優(yōu)生來說總是在等其他的學生,缺乏挑戰(zhàn)性;而對學困生來說只能是更加茫然.正是由于學生的水平差異,才提出了差異教學,平等地看待每一名學生,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來安排教學,促進每名學生的發(fā)展,發(fā)展他們的潛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得到“公平”的教育.
差異教學就是指在班集體中根據學生的差異組織教學,設計出滿足其需要的教育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各類教學資源,靈活組織教學活動,從而讓班集體中的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發(fā)展.
二、數學學習上的差異教學
差異教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一刀切”教學,它不用一個標準來衡量學生,不以分數為目的,而在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要適應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差異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特征、知識基礎、學科特點、知覺能力來制訂符合其個性的教學方式,差異教學比較靈活、彈性,但它也同樣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最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促進自我教育.通過差異教學,學生要知道自己學習到了什么?還有什么沒有完全掌握?接下來要學些什么?
在教學“倍比問題”時,如一輛小客車可以乘坐17人,一輛大客車乘坐的人數是小客車的2倍,問一輛大客車和一輛小客車一共可以乘坐多少人?形如這類題,教師要清楚地知道他是一題多解的,首先,需要教師在備課時把多種解題方法都列出,再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來確定哪種方式適合哪些學生,哪種方法是學生最容易想到的.在這道題里,學困生要求掌握這兩種方法,即根據題目的意思從條件出發(fā),大客車乘坐的人數是小客車的2倍,所以大客車乘坐17×2=34(人),接著求一共坐多少人,就可以用34+17=51(人);或者根據問題來求,問題是求一共坐多少人,就要知道大客車的人數和小客車的人數,大客車人數不知道要先求,所以用17×2來做,然后再進行求和.對其他學生來說,先讓他們獨立思考有沒有其他方法,學優(yōu)生能用“新”方法獨立解答:17×(2+1)=51(人),再讓學生討論了,讓中等生在討論中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對符號思維比較弱的學生,也可以借助畫圖來解決,通過畫圖可以知道,小客車畫一份,大客車畫兩份,一共有三份,用3×17來做.這樣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收獲,讓愿意通過從問題或從條件出發(fā)的學生根據題意一步一步來完成,讓愿意走“捷徑”的學生用倍數關系來解決,讓愿意借助畫圖的學生根據圖形來輔助理解,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水到渠成.同時,對另一種稍復雜的方法,學生也能“跳一跳”來解決問題,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三、數學作業(yè)上的差異教學
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同一份作業(yè)不可能適用于班集體里的每一名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方式、性格特點來設計靈活有效的作業(yè),使得作業(yè)能適合于學生,幫助學生真正做到掌握知識,發(fā)展思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數學作業(yè)的設計上,要把作業(yè)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必做題,這些題目都是基礎題,要求學困生必須掌握;第二部分——選做題,這些題目略有所提高,會有綜合題,這要求中等生能獨立完成,學困生在教師或同學的幫助下能掌握解題方法;第三部分——挑戰(zhàn)題,這類題目有所創(chuàng)新,是思考題,這要求中等生能聽懂解題方法,初步掌握解題步驟,學優(yōu)生要做到盡量獨立解題,在教師的提醒下能完成解題步驟.
這樣布置作業(yè),可以照顧到不同層面的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同樣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要求也不相同,從模仿到運用,從“扶”到“放”到“創(chuàng)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讓學生通過對自己的評價和同學間的比較競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當然,除了這類書面作業(yè),還可以布置一些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在實踐中,將數學與生活、數學與興趣、數學與閱讀、數學與游戲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學生的個性、能力、思維方式都不盡相同,造成了不同的數學體驗,因此,差異教學可以讓教師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教學,因材施教,讓學生明確目標,了解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自己,提高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羅光姚,馮崇和.差異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益的良方[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1(3):77-80.
[2]葉雪芳.關注差異,促進發(fā)展——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差異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1(4):101.
[3]冷國榮.小學數學差異教學五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0(8):72-73.
[4]鄭建南.數學差異教學簡論[J].教育評論,2009(6):81-82.
[5]程向陽.數學課程標準觀照下的差異教學[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65-69.
[6]李佳.差異評價在小學數學作業(yè)中的實踐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7]黎世法.異步教育學[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