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蘭 梁江云 鄧偉娟 胡秀香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居家模式下Ⅲ~Ⅳ期壓力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50例Ⅲ~Ⅳ期壓力性潰瘍患者, 采取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性治療及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居家模式下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治療費用、照顧時間以及使用負壓時間、負壓失效、傷口愈合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治療費用以及照顧時間分別為(3.65±0.64)分、(2.65±0.52)萬元、(17.55±4.33)h, 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4.73±1.35)分、(3.30±0.54)萬元、(22.12±2.35)h,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使用負壓時間和負壓失效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Ⅲ~Ⅳ期壓力性潰瘍患者實施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居家模式下進行治療后取得顯著成效, 可使得治療費用以及換藥次數有效減少, 減輕患者痛苦, 值得居家患者進行大力推廣。
【關鍵詞】 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居家模式;Ⅲ~Ⅳ期壓力性潰瘍
本文為探究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居家模式下Ⅲ~Ⅳ期壓力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 選取本院2017年7月~ 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Ⅲ~Ⅳ期壓力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Ⅲ~Ⅳ期壓力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取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14例, 女11例;年齡61~83歲, 平均年齡(68.12±4.96)歲。觀察組患者中, 男13例, 女12例;年齡60~80歲, 平均年齡(67.23±4.2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功能障礙者;不符合Ⅲ~Ⅳ期壓力性潰瘍臨床診斷標準。本次研究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所有患者均知曉同意。
1. 2 方法 評估患者情況, 兩組患者均進行全身性的常規(guī)檢查, 包括糖化血紅蛋白、血糖、白蛋白、凝血時間以及肝功能等項目的檢查。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性治療及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居家模式下進行治療, 主要內容如下。①對患者家庭環(huán)境進行評價, 觀察患者室內面積以及通風環(huán)境是否滿足條件, 觀察房間內的溫濕度、清潔度, 床上用品是否保持整潔和干燥, 以及觀察壓瘡預防護理工具的具體應用情況[1]。對照顧者的文化水平、年齡、表達能力、和患者關系以及對壓力性潰瘍的了解情況做全面詢問和了解。然后根據上述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壓力性潰瘍換藥方法。②指導居家換藥的具體內容, 由本院專門的護理人員上門服務, 可在微信護理平臺預先聯系換藥時間, 護理人員上門后可對患者及家屬針對傷口愈合以及壓力性潰瘍知識進行詳細講述, 對建議應用封閉負壓引流時所需注意事項、可能發(fā)生的異常現象以及負壓數值正常范圍進行介紹, 簽署知情同意書。相關的操作流程可將其放于患者屋內, 方便家屬或照顧者查閱[2]。③換藥操作, 傷口造口治療組成員對壓力性潰瘍初次創(chuàng)面換藥處理, 評估傷口濕性愈合情況, 再對其進行換藥和清創(chuàng)。記錄下次換藥時間以及結合患者傷口情況應用封閉負壓引流。負壓引流操作如下:選材, 無菌換藥包1個、一根無菌吸引器連接管、一根12#無菌硅膠吸痰管或一次性無菌鼻飼管;3M無菌透明膜敷料, 可避免發(fā)生引流管漏氣, 無菌剪刀以及無菌紗布備用, 低負壓電動吸引器1個[3];患者取仰臥位, 使用生理鹽水對創(chuàng)口及周圍進行清洗, 測量傷口, 無菌環(huán)境下將吸痰管前側方裁剪直徑為 0.5 cm的小孔, 使用紗布將無菌吸痰管或無菌鼻飼管包裹, 之后置于傷口底部, 使用3M透明膜將最外側進行局部封閉, 覆蓋面積應達到完好皮膚的2 cm及以上, 連接低負壓電動吸引器和引流管, 負壓一般設置為85~125 mm Hg(1 mm Hg= 0.133 kPa)。④根據患者之后的傷口情況定時由本院護理人員上門換藥, 同時做好換藥記錄以及相關知識宣教[4]。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 使用10分制, 分值越高則表明患者疼痛感越發(fā)劇烈。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費用、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指標(使用負壓時間和負壓失效)、照顧時間及傷口愈合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治療費用以及照顧時間對比 觀 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治療費用以及照顧時間分別為(3.65± 0.64)分、(2.65±0.52)萬元、(17.55±4.33)h, 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4.73±1.35)分、(3.30±0.54)萬元、(22.12±2.35)h,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 兩組患者的使用負壓時間和負壓失效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近些年來, 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壓瘡易感性也顯著上升。相關研究顯示[5], 長期臥床的居家患者壓力性潰瘍發(fā)病率極高, 約為20%~50%。因此, 居家護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即對壓力性潰瘍傷口進行換藥。本院以《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作為基準, 開展了居家護理服務措施, 利用居家護理服務平臺使用創(chuàng)面床理論以及難愈性創(chuàng)面全新理念, 通過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對壓力性潰瘍患者進行居家性的傷口換藥處理, 取得良好成效。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評分、治療費用以及照顧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使用負壓時間和負壓失效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顯著長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常規(guī)在院治療期間所受到的服務更加專業(yè)性, 同時醫(yī)療條件也更好[6, 7]。但在院治療患者增加了疼痛評分以及治療費用, 因術后采取的換藥方式以及敷料較為傳統, 居家新型傷口愈合理念下的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可防止出現粘連情況, 減少換藥, 有效降低患者疼痛。
因此, 對于Ⅲ~Ⅳ期壓力性潰瘍患者實施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在居家模式下進行治療后取得顯著成效, 可使得治療費用以及照顧時間有效減少, 減輕患者痛苦, 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須月萍, 吳文潔, 金葵. 簡易負壓封閉輔助傷口閉合技術在Ⅳ期壓瘡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 14(2):135-136.
[2] 周林玉. 改良式簡易封閉負壓法在Ⅳ期壓瘡護理中的應用.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 9(24):265.
[3] 閆文華. 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壓瘡的效果評價.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5, 15(84):62-63.
[4] 沈新苑, 沈蘭苑, 黃燕瓊. 改良式負壓引流技術在Ⅲ、Ⅳ期壓瘡患者中的應用.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5, 12(7):136-137.
[5] 黎少芳, 黎鳳凡, 江麗嫦, 等. 改良式簡易封閉負壓法在Ⅳ期壓瘡護理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7):43-44.
[6] 嚴紅燕, 丁晶晶, 包秀珠, 等. 簡易封閉負壓技術在居家模式下Ⅲ~Ⅳ期壓瘡換藥的應用效果.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6, 35(20): 2760-2761, 2880.
[7] 李雪梅, 徐艷麗.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Ⅳ期壓瘡中的應用.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15(5):740-741.
[收稿日期: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