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中興、華為事件暴露出通信業(yè)芯片、軟件兩大短板?!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9數博會數字孿生城市建設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全球論壇上,談及華為事件時所說的。
倪光南表示,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討不來的,必須要以“國產化替代”,實現“安全可控”。
同時,他強調,5G來臨,中國可以依靠強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市場優(yōu)勢,以及諸多長板,例如電商、移動支付、搜索等互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實現“彎道”或“換道”超車。
倪光南表示,中興事件和華為事件暴露出通信業(yè)的兩大短板,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把短板補齊。中興事件主要暴露出的芯片問題,人家不給你供應芯片,中興就癱瘓了;華為事件暴露出軟件問題,安卓不給你用了,Windows系統(tǒng)不給你用了,也可能面臨困局。有短板,早晚會暴露出來。國家對軟件問題要防患于未然,把短板補齊。
倪光南表示,芯片是一個產業(yè)鏈。我們今天可以說,中國的芯片設計和世界差不多,因為華為設計出來的芯片,無論是移動還是服務器,這些芯片和世界最高的水平基本相當。在芯片制造方面,比較接近于傳統(tǒng)產業(yè),需要高精度的設備、大量的工藝裝備。但是,目前集成電路設計工藝、裝備、材料還依賴國外。
因此,芯片需要國家有很大的投入,需要用十年的時間把整體能力提升起來。華為事件的積極作用是將大大加速中國彌補短板,包括彌補芯片短板,彌補技術能力短板。
倪光南提出,核心技術是產業(yè)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隱患。改革開放之初,可以通過學習他人的技術,引進外來技術,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在這個形勢下,最重要是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
倪光南強調,中國網信技術必須自主可控,但自主可控技術在技術壟斷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起來,將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國可以做,因為中國的創(chuàng)新能力很強、市場很大。
在網信領域做到自主可控,才能真正保證網絡安全。自主可控的技術不等于技術安全,但不自主可控的技術一定不安全。我們應當將自主可控作為達到技術安全和網絡安全的必要條件。
倪光南表示,網信技術既要有技術體系,也要有生態(tài)系統(tǒng)支持。目前華為已經研發(fā)操作系統(tǒng),技術差的不是很多,關鍵是生態(tài)。沒有生態(tài),就無法吸引用戶。諸如,微軟公司Windows是壟斷的,但是開發(fā)了Windos phone后,因為沒有形成用戶群,就慢慢被淘汰了。
倪光南表示,中國網信領域總體技術和產業(yè)的水平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僅次于美國,但發(fā)展依然嚴重受制于美國。中國在網信領域有明顯短板,如芯片和基礎軟件容易受制于人。但中國在網信領域也有很多長板,如電商、移動支付、搜索等互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較有可能“彎道”或“換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