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 禾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是猶太人,著名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的核能理論后來被一個美籍猶太物理學家奧本海默運用到實踐,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實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1904年出生的羅伯特·奧本海默自幼過著優(yōu)裕的生活。哈佛大學畢業(yè)后,他在英國和德國游學,結識了一些核物理學方面的先驅。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歐洲爆發(fā)。據(jù)情報顯示,德國已經開始進行原子彈的研究。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下達總動員令,開始了最高機密的“曼哈頓計劃”,目標是趕在德國之前制造出原子彈。1942年8月,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的實驗室主任,并在新墨西哥州沙漠建立實驗室。
同樣都是猶太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是理論學者,奧本海默作為“曼哈頓計劃”的領導者,則在前者的理論基礎上,進了一步。
在奧本海默主導下,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彈成功研制出來。奧本海默也因此被稱為“原子彈之父”。
原子彈在廣島爆炸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一枚原子彈。此事件為日本投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令大批平民死亡的結局是奧本海默沒有想到的。奧本海默為自己制造出破壞力如此之大的東西感到不安和困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他將自己之前的研究定義為“魔鬼的工作”,覺得自己的“雙手沾滿了鮮血”,并在心中浮起“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的感覺。
作為猶太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與奧本海默,兩人不但在學術上有關系,在生活中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圖為1947年兩人的合影,看上去兩人的聊天很隨意,沒有任何拘束。也就是從這年起,擔任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主席的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一起,開始反對試制氫彈。
由于奧本海默的做法不符合美國政府的利益,他被美國政府解除了職務,并遭到政治打擊,接受審判。此時,愛因斯坦曾多次在《紐約時報》等報刊上抗議美國政府迫害原子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奧本海默則坦言:“無論是指責、諷刺或贊揚,都不能使物理學家擺脫本能的內疚,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這種知識本來不應當拿出來使用?!?/p>
被政府解職的奧本海默開始了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執(zhí)教生涯。1963年,美國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將原子能方面的最高獎——費米獎頒發(fā)給奧本海默。奧本海默雖然沒有像愛因斯坦那樣獲得諾貝爾獎,但是他在愛因斯坦理論基礎上的實踐成就舉世矚目,一點都不遜色于諾貝爾獎獲得者。
l967年2月18日,奧本海默因患喉癌在普林斯頓去世,享年六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