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娜
幾個月前,中國畫家蔣山青水墨個人畫展在巴黎開幕,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都及時給予了報道:中國駐法國大使翟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稱贊蔣山青是中國杰出的當代藝術家,“其水墨畫不拘泥于傳統(tǒng),源自民族又胸懷世界”。他同時表示,中法都是文化大國、藝術大國,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55年前文化上的惺惺相惜讓中法兩國走到了一起。55年后的今天,文化藝術交流仍然是中法關系最活躍、最能打動人的領域。而蔣山青則表示,中國的書法和水墨是東方文化的重要代表,極具中國藝術特色的水墨運用現(xiàn)代的表現(xiàn)形式,讓法國人民了解中國的藝術表達,用水墨向法國人民展現(xiàn)中國當代藝術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
正是因為這一份“融合與創(chuàng)新”,早在2017年,蔣山青就榮獲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委員會70周年金質(zhì)獎章,同時被任命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委員會主席顧問,以推進中法兩國之間藝術與文化上的合作。此后,蔣山青又與法國著名哲學家、古希臘研究專家、漢學家弗朗索瓦·于連合作,在于連哲學手稿上重新進行批閱、涂改等二次創(chuàng)作,這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東西方文化跨界合作,在西方哲學家與東方藝術家之間還屬首次。巴黎(大皇宮)國際創(chuàng)新藝術雙年展,蔣山青與法國藝術聯(lián)合會主席塞爾奇·尼克跨界合作陶瓷藝術作品,成為此屆雙年展唯一獲得“活著的藝術”大獎的藝術家。2018年3月蔣山青應邀出席了英國牛津大學牛津中國論壇,6月則接受了法國黑松露協(xié)會頒發(fā)的“年度騎士勛章”——這是協(xié)會首次將此殊榮授予亞洲人。
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法國委員會主席丹尼爾·杰尼古看來,蔣山青不止是心胸寬大、性情淡泊,還具有開闊的視野、清澈的智慧和包容的胸襟?!笆Y山青隸屬于另一個世界,一個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的世界。他的所作所為永遠不落于俗套,總是令人嘆為觀止、甘拜下風。法國委員會勛章向來只授予對教科文組織運營項目別有奉獻、表現(xiàn)杰出的法國人,但蔣山青以他的法國之心,比許多法國人更值得獲得這項殊榮?!倍鴮Υ耸鈽s,蔣山青卻認為,自己只是做好了自己?!皬哪撤N意義上說,文化的影響和傳播是一個漸進過程,不是刻意去強調(diào)或要人接受。好的藝術,把個體做得精彩,即會贏得欣賞和贊美,別人接受起來會更加自然。”
比如說水墨,是東方的情調(diào)、筆墨和趣味,但打破了原來固有的模式,展現(xiàn)的是一種自由的境界,不是公式化的東西。自由是人性的光輝點,筆墨的自由,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體現(xiàn)的是東方的、現(xiàn)代的自由性。水墨是筆道、筆墨中的趣味,心性是其中的主線。藝術的創(chuàng)作是畫家個人靈魂完善的過程,尤其抽象藝術更強調(diào)藝術本體的純粹性。“我從小開始學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形式,包括書法、山水、花鳥、篆刻等等,書、畫、印是整套的、系統(tǒng)的,與現(xiàn)在的畫的形類大不相同,但傳統(tǒng)的根基讓人受益無窮。在很多年后,我覺得舊的一套形式有桎梏,我們應該強化筆墨精神,無論書法、繪畫還是篆刻,作為內(nèi)核的力量是精神,而不是圖示。強化筆墨后把所有的圖示抽離后變成了純粹的東西,筆墨是一種道,筆墨是精神是力量,本身已經(jīng)成立?!?/p>
的確,早在2014年旅居法國之前,蔣山青在繪畫藝術上已有了不菲的成就,至少他的畫已開始在世界上展露頭角。2005年至2009年,蔣山青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巨幅畫作,大都是以自家的花園池塘和蓮花為主題,張張畫卷都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精髓。尤其是他筆下的蓮花覆滿畫卷,深深滲入宣紙的紋理之中。每片葉子都以水墨著色,由黑及灰彰顯不同的濃度色彩。但蔣山青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在這一階段停留太久,很快他就遇到了自己的“醍醐一刻”。“那時候我在北京郊區(qū)租了一個大倉庫,倉庫區(qū)域里有一片荷塘,夏天我就對著荷葉荷花畫畫。到了冬天,倉庫沒有暖氣,北京的郊區(qū)徹骨的冷,我在室內(nèi)裹著棉襖大衣,覺得可能室外會更暖和些——畢竟有陽光,于是出門,一眼就看到冬天里一池子的殘荷——比水墨更水墨,比抽象更抽象,從此我就開始著迷于對線條的探索了?!?/p>
這樣的體悟與轉(zhuǎn)變雖然是內(nèi)向的個人經(jīng)驗,但毫無疑問,這使他的畫作越來越具有了某些更開闊的審美共性:“傳統(tǒng)沉淀下來的是一種精神,并非圖示。比如八大山人的鳥、山,簡簡單單的幾根線條,構成了很有趣味的畫面,這就是精神的提煉。好的作品需要超越時代的局限,必須提倡創(chuàng)新精神,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都是老一套,千篇一律很容易就讓人煩了。創(chuàng)新、變化、有趣味、有新意、有力量的表達本身就是一種魅力,容易被接受。”2009年時,蔣山青在北京遇到一個意大利老頭,是藝術策展人,“他跟我說他喜歡我的畫,‘我喜歡你的畫,就意味著歐洲會有許多人也喜歡你的畫,我建議你去歐洲轉(zhuǎn)轉(zhuǎn)。”于是,2010年3月,蔣山青第一次去法國,“一下飛機在巴黎街上感覺不是很陌生,因為我小時候住在上海淮海中路(法租界),門窗樓梯都一樣。”大概正因為這樣一份“自來熟”,蔣山青在法國從來就沒有那種初來乍到的戒心或者說畏縮,而是很快就帶著自己的作品融入了法國藝術圈。
“這是個很好的時代,我們可以走出國門和世界上的藝術家平等交流,只是我們不必刻意展示東方標簽。藝術作品自然流露出來的東方韻味,就是與西方不同的文化訊息,文本打開和解讀起來越來越有味。藝術家的形象也很重要,自然和自信、謙虛的態(tài)度,不必諂媚?!睋?jù)說曾經(jīng)有法國媒體采訪蔣山青,問題比較尖銳——你是來取代趙無極的嗎?“我說,我和趙無極完全沒有可比性,趙無極20幾歲來到法國,接受了法國的藝術體系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我50多歲來到巴黎,我的藝術風格已經(jīng)形成,不會因為你們喜不喜歡而改變。時代不同,我也不用和趙無極相比,我對自己并不完全滿意,很多東西還在探索還在提高,假以時日相信會更好,越來越好。文化自信才是真的自信?!?/p>
好一個“文化自信才是真的自信”,這樣的回答為他贏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更多的朋友——可以說,在蔣山青的“朋友圈”里,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圈”?!澳愀裁慈私慌笥眩阈撵`的內(nèi)容就會變成什么樣。和文人交往多了,心靈也更文藝化,對于文學、哲學、歷史、藝術的理解會有相互促進,形成了人生方向的主體。文學滋養(yǎng)靈魂,作品中會提升一種黃賓虹老先生說的‘潤厚華滋的氣息,作品才生動,不至于干澀無趣?!彼栽谂笥褌冄壑?,蔣山青的身份不止畫家,他還是作家,是品酒人,是個“有趣的人”。
當然,似乎已經(jīng)是“人生贏家”的蔣山青,對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卻并沒有滿足?!耙恢痹谄吹倪^程中,要說哪種生活是向往的,應該是一種沒有壓力的生活吧?,F(xiàn)在壓力太大,對自己的作品不太滿意。當作品沒有新意的時候,我會去寫作和旅游。還有很多展覽要辦,畫要繼續(xù)畫,印章還要刻,文章也要寫,這樣的狀態(tài)大概要持續(xù)三年到八年?!?而除了對自身藝術生涯的追求外,蔣山青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擔負著“中法文化交流”的橋梁:“在巴黎,有些學生來學水墨,為了讓更多人喜歡和了解水墨,我把東方的趣味帶給他們,讓他們也獲得這種體驗,這其實就是文化的走出去。招學生是免費的,周末他們會來我的畫室看我畫畫,然后他們也畫,畫完我來點評指導。接下來學生的群體會越來越多,這樣很好,我把我們的趣味傳遞給他們,他們會傳遞出去,水墨的趣味傳遞開來,讓西方人知道,除了油畫還有水墨更好玩,我的目的也就這樣!”
記者:你如何看待藝術創(chuàng)作與商業(yè)之間的關系?
蔣山青:藝術要做到廣為人知,確實需要一定的傳播手段來推動。但藝術的好壞與商業(yè)的推動是兩碼事。商業(yè)推動提高的是大家對藝術的認知度,文化的傳播力量變得更快更廣,這是商業(yè)起到的作用。至于商業(yè)上的獲利,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質(zhì)量,與文化、藝術上品質(zhì)的高低則是兩碼事。藝術家最重要的責任是把自己的藝術才華發(fā)揮出來,這才是最關鍵的。腦子里想著商業(yè),在藝術的呈現(xiàn)上一定會打折扣的。再聰明、再精力充沛的人也不可能全部兼顧,藝術家要遵循商業(yè)規(guī)律,但最好還是把精力放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真誠地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和實踐,商業(yè)的事情可以交給畫廊經(jīng)紀人和藝術機構。
記者:你的藏家都有哪些?
蔣山青:法國人、中國人、美國人、新加坡人、日本人、德國人、比利時人、瑞士人,有歌星、出版商、醫(yī)生、教師、商人、政客,當然也有同行藝術家。
記者:你覺得歐洲人為什么會喜歡你的作品?
蔣山青:首先歐洲人看藝術作品很重視原創(chuàng)性,他們非常反感抄襲和拷貝。我的水墨作品有線條和墨色,是東方的藝術,他們喜歡研究這種他們不熟悉的藝術方式。其次他們一眼能看到作品的妙處,即趣味,甚至藝術家的真誠。
記者:那么你平時是怎么尋找繪畫的靈感的?
蔣山青:讀書,冥想,提醒自己創(chuàng)作不要太熟練,太油太滑;保持生澀是一種好習慣,常常讓自己不知所措,無從落筆,也往往這種時候靈感萌發(fā)。
記者:下一步你希望創(chuàng)作怎樣的作品或者達到怎樣的目標?
蔣山青:我希望自己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習慣,從一種慣性中一度停頓甚至斷裂,徹底改頭換面。不停地思索,直到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時忘乎所以,然后某天某一個時候有個明白人過來推醒我,清醒過來才發(fā)現(xiàn)在混沌過程中得神靈之助,這些作品完全出乎意料,特別藝術甚至陌生,簡直“incroyable!”(難以置信)
記者:聊聊你眼中的法國?
蔣山青:重視藝術和文化這是第一位的!同時如果你真有才華,在法國一定會有好運氣,還可以喝到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記者:你想和中國的年輕藝術家說點什么?
蔣山青:如果你真的喜歡藝術并立志要做一名藝術家的話,就必須趁早打下一些中國傳統(tǒng)的基礎,比如書法,比如手工編織之類,一定會有用,一定會在以后的某一天結(jié)合你后來學的東西;不要去趕時髦,不要著急去追虛榮,不必完全相信你們的老師,因為他恐怕自己也沒有弄明白就來教育你們,你們一定要敏感并馬上動手,不要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