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寧
晶瑩的雨滴落了下來,冰涼的雨水直沁人心,我們隨著放學鈴聲的響起爭先恐后地走出教室,可是到了校門口,我們驚呆了……
校門外面有很多來接自己孩子放學的車輛,還有電動車、三輪車、自行車……小轎車內的家長們進退兩難,因為前后都是車,就算孩子已經坐進車內,卻還是寸步難行。有一位叔叔氣得咬牙切齒,握著拳頭捶打方向盤,最后沒辦法,生氣地打開車窗,對著前車喊個不停。只是無奈,前車內的家長正在安心等待孩子出來,對此完全置之不理,滿臉從容。旁邊還有一位家長則關上車窗,打開了音樂,車內的D曲響起,就連車外的人們也聽到了那“爆閃”的低音,走過車旁,也隨著舞動兩下。
電動車因為自己嬌小玲瓏的“身材”,在車海里來回穿梭,只是開到校門口,路卻堵得更嚴重了,甚至被人流給“包”起來了。電動車上的家長也只好滿臉苦笑,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相比在此載客的三輪車老大爺就悠閑得很,一副不急不忙的樣子,等“活兒”期間,還從腰包里拿出一支煙,吸了起來。
出校門騎自行車的初中生就沒那么好的耐心了,面對人流,他們靈機一動,跳下車,竟然把自行車扛在肩膀上,走掉了。小轎車的人們則羨慕地看著他們,恐怕心里也恨不得自己把轎車扛起來回家去吧!
最開心的就是我們了,雨水沖刷過的道路坑坑洼洼,一位同學在水坑間玩起了踩格子,結果腳下一滑摔倒在地上,同學們指著他哈哈大笑。而隨后趕來的家長可就沒那么好脾氣了,先扶起來這位調皮的同學,然后開始“河東獅子吼”!
雨逐漸小了很多,出校的同學們也都找到了自己的“根據地”,隨著家長回去了。近半小時左右,道路開始通暢起來,我也松了一口氣,但心里卻思緒萬千:如果我們可以遵守交通規(guī)則,文明行車,或許就能夠從根本上避免交通堵塞了,而且還能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那樣豈不是更好!
(指導教師:姚朝相)
評點
作文針對放學情景點面結合,尤其對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進行了精心細膩的描繪,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而結尾對整個經歷的感觸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