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峰
摘? 要: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影響下,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高度滿足,從而開始積極關注精神與身體素質需求,尤其是針對校園教育工作,社會人群進一步提高了相關要求,期望能夠在滿足學生接受知識的基礎上,確保體質得到明顯提升。然而,就當前社會發(fā)展狀況而言,高校體育教學工作受傳統(tǒng)工作影響,依舊存在許多問題,這就直接對我國大學生體質的提高造成了一定阻礙,使得體育課被嚴重忽略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據(jù)此,本文主要對高校體育教學在大學生體質中的促進作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 大學生? 體質? 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a)-0060-02
1?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與大學生體質現(xiàn)狀分析
1.1 體質與學習素質發(fā)展失衡
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依舊面臨著巨大就業(yè)壓力,其中很多學生堅持認為,只要學習成績良好,便可以找到理想工作,這種思想觀念已經(jīng)根深蒂固,這種學生在日常學習與后續(xù)就業(yè)工作中,依舊認為只需要具備優(yōu)異成績便可以主導一切,這種形勢背景很容易導致大學期間學生體質與學習素質嚴重脫節(jié)。學生長時間在忙忙碌碌緊緊張張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下,身體素質難以得到有效鍛煉,即使在選擇體育課程的時候,也采取消極態(tài)度應付。然而,另外在校園中盡管已經(jīng)充分意識到大學生體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備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影響,學校體育課程開展時,以綜合性與多樣性方式進行闡述,再加上學生長時間處于奔忙于各種專業(yè)證書考試,缺乏鍛煉,身體素質較差,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大學生身體亞健康的不良現(xiàn)象。
1.2 體育教學模式太過單一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大部分都是將教師作為課堂中心,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以此作為主要教學手段,太過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上只能夠被動接受教師指導,處于教師合理安排的狀態(tài)下學習體育,從而直接忽視了自身對體育課程的需求。而且,大多數(shù)體育課程只重視學生的體能提升與技術進步,全面忽略了對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長此以往,許多大學生都無法積極主動參與體育課程,甚至不能實現(xiàn)身心健康鍛煉的目標。
1.3 管理不完善,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后續(xù)教學評價主要采取的是學分制方式,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科目,或者選擇不同課程選修相應內容,只需要學生在規(guī)定期限內完成教師的課堂學習要求即可,便相當于完成了整個學期體育課程學習任務。這種體育教學管理模式中既有優(yōu)點又有缺點,其中優(yōu)點便是學生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學習時間,合理選擇課程,但是不足在于由于校園管理太過松懈與落后,直接影響了學生體育課程學習標準的設定,難以實現(xiàn)身體鍛煉目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能力。
2? 發(fā)揮高校體育教學在大學生體質中促進作用的有效建議
高校體育教學對于大學生體質培養(yǎng)的強化主要體現(xiàn)在兩大主要方面,即課程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在構建體育高校自主課堂時,能夠適當調整學生的訓練強度與水平,在學習體育技能時,切實結合模擬學習與實際訓練,提高體育課堂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2.1 構建高效自主課堂模式
不同于中學生,大學生身心趨向于成熟狀態(tài),其對體育教學課堂設計與活動安排存在自身的獨立性思維。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會適當為學生提供一些權利,使得學生能夠自行實時考察體育活動場地,依據(jù)活動場地進行站隊自主設計,并對活動區(qū)域進行自行分配。教師為學生提供自由活動時間與自主活動空間,讓學生通過體育課堂進一步學會自我約束與調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從而為構建高效自主的體育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采取多元化教育教學改革,實現(xiàn)教學手段多樣化,訓練項目多元化,以此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傳統(tǒng)體育教學太過單一,教師可以嘗試整合各種教學方式方法,實現(xiàn)體育理論知識講解與訓練動作示范的有機結合,或者把預先錄制的示范動作通過多媒體平臺加以展示并講解,通過圖片重點展示,強調其中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位置,基于多次演示對學生形成記憶刺激以此加深,或者以錄像的方式詳細記錄學生的練習動作,作為教學有機反饋。實現(xiàn)體育教學與生活的全面結合,整合體育信息,全面?zhèn)鬏斀o學生,使得學生基于人生角度進入體育課堂,將體育學習與人生思考實現(xiàn)有機聯(lián)系,通過體育教學對生活產(chǎn)生影響,進而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生活化與生活體育的常態(tài)化。
2.3 激發(fā)學生的全面參與動力
部分大學生選修體育課程主要是為了獲得學分,拿到獎學金,鍛煉目標太功利性,有的則是太模糊性,使得高校體育課程的缺勤率相對偏高。其中很多大學生逃課或者在體質測試中都會找人替代,這種行為不僅直接違背了誠信做人的本質,還扭曲了體育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對此,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動力,擴大體育課堂全員參與的主動性,不僅要增加學分比重,使得體質測試與相關榮譽相掛鉤,還要基于體育課程開發(fā)、體育資源整合、教學模式變革等角度,調動學生的參與體育課程的熱情,促使體育課堂成為全員積極參與的高效自主課堂。
2.4 營造豐富多彩的鍛煉空間
大部分大學生在中學時期受應試教育的壓力影響,一直被動接受固定的、高強度體育訓練,在大學生時期,接受高等體育教學的時候,由于存在一定的自主選擇空間與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體育鍛煉時間沒有明顯增長,反而快速下降,體質也隨之下降。體育課堂時間太過有限,單純依賴于體育課堂的少數(shù)體質項目訓練,根本無法進一步落實培養(yǎng)高校學生體質素養(yǎng)的最終目標。所以,把高校體育教學從課堂上延伸到課堂外,有機結合課堂學習與課外運動,從而提高體育教學效率與質量,強化學生體質,可謂是一種教學改革新嘗試。
2.5 強化體育課堂的智力競技性
在現(xiàn)代化觀念的影響下,體育教學不僅十分重視身體鍛煉,還非常注重心靈感受,所以就某種意義而言,體育課程既是身體的積極參與,又是頭腦的全面參與。許多高校體育教學的課堂效率偏低,學生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參與熱情嚴重不足,除了是由于硬件設施設備配置不足,還是因為體育課堂凝聚力嚴重不足。缺乏科學理念指導的體育課堂一般都會逐漸演變成單純的教師講解、示范、分解,以及學生體質簡單模仿與反復訓練。這樣存在過少智力探索與思維張力的體育訓練活動,根本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興趣,導致體育課堂在身體耐力與速度競爭外,還缺少頭腦知性的積極參與,缺乏智力競技性,從而對體育課堂造成直接性影響,直接威脅體育教學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進而對學生體質培養(yǎng)造成嚴重影響。
3?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需求與社會人才要求,明確要求大學生在畢業(yè)之后具備良好的體質與心理素質,這樣一來,才能夠在工作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要求與指導下,大學體育教育工作開始逐漸尋求更多新型發(fā)展路徑,以此提高大學生的整體體質,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確保其可以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揮自身才能。
參考文獻
[1] 徐元玉,周烈,王林.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走勢的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4):141-142.
[2] 陳秋如.西安市高校學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3.
[3] 陳雪燕,孫海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對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J].體育科技,2017,38(3):122-123.
[4] 張啟帆.高校體育教學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分析——以西安郵電大學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8(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