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 遼寧省營口市中心醫(yī)院 (遼寧 營口 115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分析急診呼吸機治療重癥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急診接受治療的重癥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中選取72例,并依據治療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參照組,各36例。針對參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針對觀察組另采取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病患在接受呼吸機治療后,各項生命體征及血氣水平較前均有所好轉,且存在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參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1.11%,兩組相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P<0.05。兩組血壓、心率等較治療前皆有明顯改善。結論:采取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竭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機為:因心臟瓣膜病變、心肌損傷、心律失常、左室前后負荷過大,急性心肌收縮功能因而出現一定程度的障礙,且在左心室末期舒張壓力偏高、排血量減少等情況的影響下,出現缺血、缺氧、呼吸困難等癥狀[1]?,F下,無創(chuàng)呼吸機已被普遍應用在臨床治療中,諸多文獻報道證實,其治療效果確切。所以,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可成為臨床治療的主要手段,及早采取治療手段,對于患者的病情以及日后的康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本研究重點將此類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分析,作如下匯報。
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急診接受治療的重癥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中選取72例。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別包含41例、31例;年齡34~67歲,平均(46.3±5.2)歲。并依據治療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參照組,各3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
針對參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針對觀察組另采取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治療期間對兩組病患的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進行密切關注,并依據呼吸監(jiān)測值及動態(tài)氣血分析的結果以調整呼吸機。若病患SaO2含量超過92%,呼吸頻率<25次/min,則可將氧氣濃度及通氣壓力逐漸降低。
對生命體征、動脈血氣水平以及臨床療效進行觀察比較。
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顯效:癥狀消失,肺部無雜音,心率、呼吸基本正常;有效:癥狀明顯好轉,肺部雜音減輕,心率、呼吸好轉;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使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病患在接受呼吸機治療后,各項生命體征及血氣水平較前均有所好轉,且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病患接受治療前后生命體征及血氣水平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1.67%,參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1.11%,兩組相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更高,P<0.05。兩組的血壓、心率等較治療前均有明顯改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臨床上,采用呼吸機治療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呼吸功,能夠極大減少機體對氧氣的消耗,對低氧血癥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且可糾正機體的酸堿失衡狀態(tài)[3]。急性左心衰竭臨床癥狀多為急性肺水腫,會導致心源性休克、心博驟停等不良后果,主要表現是:(1)一般體征?;颊呋顒雍笠桩a生呼吸困難,臉部潮紅,動脈收縮壓降低,四肢末端蒼白、冰冷,心律失常等;(2)心臟體征。左心室變大,存在舒張早期奔馬律,肺動脈區(qū)第二心音亢進,左心功能增強后,肺動脈區(qū)第二心音減弱;(3)肺部體征。陣發(fā)性呼吸困難,雙肺有濕羅音、哮鳴音。急性肺水腫期間,雙肺濕羅音明顯。間質性肺水腫期間,肺部濕啰音消失,只表現為呼吸音變弱[4]。急性左心衰竭具有發(fā)病突然等特征,患者常表現出呼吸困難、心悶煩躁等癥狀。針對此類患者,宜取半臥位或坐位,給予高濃度供氧、快速利尿等措施。該疾病發(fā)生時,患者肺部的毛細血管靜水壓會突然升高,導致肺部換氣不通暢,繼而誘發(fā)低氧血癥,嚴重則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并進一步引起通氣不暢,出現不良循環(huán)?;颊叨虝r間內可出現意識喪失、呼吸困難、心跳驟停等癥狀。臨床上可給予氣管插管治療,以快速緩解低血氧癥,挽救患者的生命,且能最大限度避免對患者各器官功能受損,同時也可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臨床治療急性左心室衰竭,基礎治療以吸氧、藥物治療最為常見,機械通氣治療需經麻醉建立人工氣道后方能進行。建立人工氣道為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措施,該方法的優(yōu)點有:有助于吸出痰液,保證氣道順暢,急性肺水腫患者效果最為明顯;可為患者提供足夠氧氣,達到緩解低氧血癥的治療效果;方便呼吸機的使用;針對心臟驟停者,可達到及時復蘇的效果[5]。所以認為,機械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竭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