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俊英
(衢州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衢州324000)
消化內(nèi)科護理重點強調理論結合實際,因此護生在臨床上需要詳細掌握疾病護理的相關技能,同時還需要具備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1-2]。在消化內(nèi)科護生帶教中,除了使護生掌握理論知識以及專業(yè)技能,還需要培養(yǎng)護生的思維能力,為護生未來的獨立工作奠定基礎。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帶教方式,其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進行模擬重現(xiàn),使護生參與其中進行學習和討論,從而使護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得到加強[3]。我院就案例教學法在消化內(nèi)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將60名消化內(nèi)科實習護生作為研究對象,護生均于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實習。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兩組,一組予以傳統(tǒng)帶教,設為對照組,共30名。均為女性。年齡最小為20歲,年齡最大為24歲,平均年齡(22.12±0.21)歲。大專學歷護生10名,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護生20名。另一組予以案例教學法帶教,設為實驗組,共30名。年齡最小為21歲,年齡最大為25歲,平均年齡(23.01±0.19)歲。大專學歷護生9名,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護生21名。護生上述信息資料經(jīng)檢驗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意義。
2.方法。對照組護生予以傳統(tǒng)帶教,帶教教師帶領護生查房,并通過典型案例對護生說明護理要點,護生則匯報病史工作情況,同時制定護理措施,由帶教教師組織護生開展討論確定護理方案,并由帶教教師進行總結、歸納。實驗組護生予以案例教學法帶教,帶教教師依據(jù)教學計劃設定消化內(nèi)科典型案例,并將其作為教學素材,依據(jù)醫(yī)院每個月的病例安排確定護理管理目標以及護理內(nèi)容。對護生予以分組,每組選出組長1名,組員2-3名。由護生通過接觸患者、資料查詢等途徑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整理和匯總病理資料,并確定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分析、解決。護生以小組的形式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病情予以評估,提出護理方案。定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各自提出自身依據(jù)并進行辯論,帶教教師則提出關鍵問題,并引導護生進行思考,以確定問題解決方案,之后由帶教教師對護生實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匯總,并予以點評,指導和協(xié)助護生解決存在的問題,最后對討論結果予以總結、歸納。
3.觀察指標。實習結束后對兩組護生進行考核,內(nèi)容包括??评碚?、臨床技能以及綜合考試成績,分值各為100分。兩組護生實習結束后應用加利福利亞批判性思維傾向問卷對護生予以思維能力評估,維度包括尋求真相、開放思想、系統(tǒng)化能力、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等,分值越高則表示思維能力越好。
1.兩組護生實習成績比較。在??评碚?、臨床技能、綜合考試成績方面,實驗組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差異顯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實習成績比較分)
2.兩組護生思維能力評估。在思維能力各方面,實驗組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差異顯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消化內(nèi)科患者病情復雜,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具備全面的??浦R以及護理技能。我院研究得出,在??评碚?、臨床技能、綜合考試成績方面,實驗組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差異顯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案例教學模式對護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有顯著成效,可提高護生的整體學習能力。這是因為案例教學法主張護生自行查閱資料解決問題,并提出護理策略,從而使護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調動,提高了帶教效果。
表2 兩組護生思維能力評估分)
批判性思維是護生核心能力之一,也是臨床護理人員解決護理問題的必備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護生過于被動,能力培養(yǎng)以及主動思維受到限制。而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則重視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護生的好奇心、學習能動性,使護生批判性思維得到培養(yǎng)[4]。我院研究得出,在思維能力各方面,實驗組分數(shù)高于對照組,差異顯示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消化內(nèi)科護生實施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對護生理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積極意義,提高了護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帶教滿意度,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