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個獨具匠心①的泥人師傅,他捏的泥人活靈活現(xiàn),每個都能賣到10個銅板。
泥人師傅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在兒子很小的時候,泥人師傅就開始教兒子用泥巴捏小人兒了!他一直都想讓兒子繼承自己的手藝。令他欣慰的是,兒子捏泥人的天賦竟然比他還要出眾。
兒子長大以后,果然接過父親的衣缽②,捏起了泥人。不過,泥人師傅對兒子捏泥人的手法似乎并不滿意。每當兒子捏出一個新作品時,他都會挑出各種各樣的毛病,不是眼睛不對稱,就是鼻子捏歪了。
剛開始的時候,兒子十分聽話,總能按照父親的要求,把這些毛病改正過來,而他的手藝也變得越來越精妙了。
隨著兒子的手法越來越熟練,他開
①指在技術(shù)或藝術(shù)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孟浩然》。
②文學作品中用衣缽相傳來表示技術(shù)、信念、目標的傳承過程。始認為父親的挑剔根本就是無理取鬧。當他捏的泥人賣到50個銅板一個的時候,他終于忍不住了。他不勝其煩⑨地對父親說:“你為什么總是要挑我的毛病呢?我覺得自己的手藝已經(jīng)無可挑剔了!你捏了這么長時間的泥人,每個只能賣到10個銅板。而我呢?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我的泥人已經(jīng)可以賣到50個銅板了!所以,你以后不要再來教育我了!”
父親聽了兒子的一番話,無奈地嘆了口氣,傷心地說:“孩子,今后你做的泥人,永遠也不會超過50個銅板了!”
兒子十分不屑地說:“你憑什么認為我的泥人賣不出高價錢呢?我還這么年輕,我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父親搖搖頭,慢悠悠地解釋說:“一個喜歡自夸的人,永遠不會想著去改正自己的缺點。那么,他的手藝也就永遠不可能再進步了!以前,我也很喜歡自夸,覺得自己的手藝是天下無敵的,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捏的泥人就只能賣10個銅板了!”
③煩瑣得使人受不了。宋·袁燮《挈齋集》。小閱告訴你
人們在取得成功的那一刻,都會感到興奮和滿足。但是過度的自我滿足就是驕傲。中國有句古語:“滿招損,謙受益”,謙虛是進步的重要源泉和力量,驕傲則是前進的大敵。一個人只有謙虛謹慎、奮發(fā)向上,清醒地認識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才能不斷前進,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