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鳳
摘 要:一個民族的歷史不僅代表著其文明和進步的發(fā)展程度,而且還記錄著國家的發(fā)展歷程。高中歷史課程屬于一門人文性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另外,還應該對歷史課本中的人文內容加以充分挖掘,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人文意識。基于此,文中重點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歷史教學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此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激發(fā)其愛國主義情懷。從古到今,人文素養(yǎng)在歷史當中無處不在。另外,人文素養(yǎng)作為公民應該具備的一種重要素養(yǎng),在促進人的發(fā)展中還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十分有必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對歷史課本中的隱性知識價值加以充分挖掘,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高中歷史課本中不僅有文字敘述內容,而且還包含了一些隱性知識,比方說,圖片、注釋等,另外,課后還包含了部分知識鏈接、課堂測試和活動意見,因此,倘若教師可以對這些隱性知識的價值加以充分挖掘,就會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方說,以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2第一單元中“古代手工業(yè)的進步”這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由于大多數手工業(yè)藝術品都十分抽象,以文字敘述的形式難以激發(fā)出學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大量的歷史圖片直觀生動地將其呈現給學生。又比方說,以“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這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講解“中國畫”時,教師往往會向學生講解畫家作畫的關注點。從而既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能使他們出現溜號的現象。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由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所畫的《送子天王圖》。此幅畫作重點講述了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他的父親抱他入神廟朝見天神的情景。學生基于對作品的理解,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唐代繪畫特點,這樣不僅有效地激發(fā)出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而且還提升了其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二、建設開放式歷史課堂,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實際開展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構建一個開放式的歷史課堂,并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其自主學習興趣。另外,開放式的課堂,還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人文主義精神,進而能夠有效培養(yǎng)其人文素養(yǎng)。以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1第一單元中《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提前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將部分熱映的明清宮廷電視劇節(jié)選片段播放給學生,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例如:“明清朝廷的運行與電視劇里面所演的相同嗎?”“明清兩朝的文化發(fā)展特點有何不同?”等,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學習有關知識內容。接著,教師再將全部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來討論問題,最后,各個小組中選出一名代表同其他小組展開交流。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既能夠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發(fā)揮出來,為其提供充足的思考與發(fā)言時間,讓其深入挖掘歷史知識中的部分內涵,進而真正實現了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不僅如此,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還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三、將實踐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進行有機結合
盡管歷史學科屬于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但是它也包含了一些實踐內容。特別是高中歷史知識,其中有一些知識是與政治思想有關的。比方說,在講解“20 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這一部分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實踐的方法來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學生可以在周末對社區(qū)或者是街道進行走訪,掌握最新的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并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搜集更多的歷史資料,從而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另外,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比方說,對與當代理論探索有關的內容加以了解時,學生就可以同部分退休教師和學者展開交流,以此來了解他們所處時代的教育與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然后,再同當代社會進行對比,進而站在歷史的角度來了解社會的發(fā)展,并樹立正確的“三觀”。
結束語: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一定要對素質教育同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間的關系加以充分了解,在無形中啟發(fā)學生,并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文意識,以此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另外,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師生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夠得以實現。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養(yǎng),就應該要求高中歷史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優(yōu)化各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對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內涵加以充分挖掘,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高月新.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3).
[2]黃毅平.論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7(85):1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