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順
摘 要:地圖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知識的空間再現(xiàn),也是地理教學的主要工具。用好用活地圖,能夠充分體現(xiàn)地理教學的特點和風格,加強地理課的形象性、直觀性、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感和運用地圖掌握地理知識的技能。
關鍵詞:初中教學;地圖知識;地理教材
地理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機械的滿堂灌,枯燥的文字知識對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發(fā)揮的作用不大,因而在中學階段的地理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解讀地圖和運用地圖是學好地理非常重要的途徑。
一、教師課堂上做好示范和引導,強化學生使用地圖的意識,
小學到初中由于課程的變化,七年級學習地理開始使用地圖,但由于學生以前很少使用地圖,并不理解得如何看懂地圖,缺少識圖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初中階段的地理地圖教學中,教師首先放低起點,教會學生讀圖、用圖的基本方法。比如,告訴學生,在讀地圖時,一是讀圖名,從而認識一幅地圖的主題和主要地理事物。二是讀圖例。圖例的種類繁多,閱讀圖例,如山脈、河流等在地圖上是用什么來形象表示的,學生在有形象的情感體驗和掌握了一定所要畫的地圖知識基礎上,才能快速準確地從地圖上獲取地理信息。再如比例尺、方向、等值線等都要熟悉掌握。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學儀器輔助教學,如地球儀、地球平面掛圖、地圖手冊等,特別是使用多媒體地圖強化學生使用地圖的意識,這樣既方便教師的教學,也方便學生的學習,能增強學生對地圖直觀性的認識,也有助于提高學生讀圖、析圖以及運用地圖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課堂上加強讀圖指導,提高學生對地圖的識別能力
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地理插圖,可以供教師、學生閱讀或者提供一定的教學參考,大學生也很容易在地圖中找到需要的知識。但是還有部分學生在學習了有關地圖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后,并不能很理想的識圖。為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讀圖指導,指導學生學會解讀不同的地圖,培養(yǎng)學生對地圖的理解能力以及識別能力。如鐵路干線三橫五縱學習起來較難,教師可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指圖讓學生找出一些地名諸如蘭州、鄭州、徐州、廣州等分別在哪些鐵路的交匯線上?從北京出發(fā)旅游,從哪一條鐵路線乘火車能到達祖國的東南西北,沿途經(jīng)過哪些大山大河等等。通過讓學生在地圖中先自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讓他們對獲取的信息進行仔細的分析,從而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師在課堂上對地圖進行詳細的描述,能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
為了提高初中學生解讀地圖的效率,教師要對地圖進行詳細的描述,學生要在教師描述地圖的過程中認真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理解地圖的能力。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認識地圖中的每一處細節(jié),如地圖中所標識的符號和文字等,要讀懂地圖中的文字以及相應的線條的含義。教師只有對地圖進行詳細的描述,學生才能有效地掌握地圖中的信息。如在學習黃河的地圖時,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水系,在地圖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從地圖上尋找黃河的源頭、黃河干流從發(fā)源地到入??诹鹘?jīng)的區(qū)域有哪些、黃河的支流包含哪些以及黃河上建有的大型水電站,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詳細描述,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在如學習中國的四大高原,他們的各的特點就可以通過圖片來讓學生比較和分析得出結(jié)論。
四、教師指導學生繪制地圖,利于學生形成地理思維
在初中地理地圖教學中引導學生繪制地圖,讓學生有效識別地圖中的模塊,這是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不同地區(qū)形成的地理因素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在學習時通過親自動手繪制,可以將自己熟悉的地理符號繪制在相應的地圖上,這有利于學生形成地理思維。如學習“中國地形”這一節(jié)時,山脈是中國地形的難點,山脈是我國地形的骨架,如何讓學生體驗得到呢,只有讓學生繪出山脈分布圖,主要是學生相互合作完成,老師做適當?shù)耐晟?。將主要山脈一一畫出,核對無誤后在在學生畫的地圖上去填地形區(qū)(高原、盆地、平原),結(jié)束后學生自然就能明了山脈是骨架,地形復雜多樣這一地形最基本的特點了。如在講解世界地理地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知道的西方國家以及這些國家相應的地理范圍簡單地繪制出來并進行說明。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而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
五、學生課堂上解說地圖,有利于非常牢固的掌握地理知識
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學生需要對地理教學內(nèi)容進行解釋說明。教師應讓學生表達自己對地理教學內(nèi)容的看法,如可以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某些圖表,讓學生說明某個區(qū)域的地理分布情況以及這個區(qū)域所具有的特點。在初中地理地圖教學中,教師除了可以讓學生尋找相應國家、區(qū)域等的地理坐標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地理概念對相應的地圖進行詳細的解說,如京廣鐵路中需要看周邊經(jīng)過的省區(qū)概況,這樣學生把涉及當?shù)氐母鞣N地圖在頭腦中快速地調(diào)動出來,找出該地的礦產(chǎn)、水能、農(nóng)業(yè)資源等。在解說地圖的過程中,學生要盡可能地利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解說,并分析相應地圖所反映的地理特點。這樣,學生對地圖的記憶會更加地牢固,同時也能增強他們實際運用地圖的能力,從而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初中地理地圖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地圖教學,通過多種方式訓練提高初中學生的讀圖能力,提高學生地理基本素養(yǎng)。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地圖的作用,讓地圖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多看地圖的基礎上正確地解讀地圖,從而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并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