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進
“男人和女人,就像上牙和下牙,注定要共生,卻未必契合。婚姻就像矯正器,看似給對方上了一個箍,過程中還很痛苦,但最終的結局一定很美好?!弊罱?,熱播劇《戀愛先生》引發(fā)了全民追劇熱潮,“戀愛先生”程皓的“牙套理論”更是讓人嘆服。
婚姻就是這樣,開始未必契合,但只要學會修煉,終將越磨越合。
一開始意識到磨合,彼此都會感受到一種被迫“妥協(xié)”和“投降”的不快,好比原本稀松的牙齒,突然被上了牙箍,非往一起拽,難免痛苦不堪,但稀松自由是快樂,適當管束也是一種幸福。
馮小剛就很喜歡被老婆“管著”的感覺。“我的許多良好習慣,都是在徐老師的嚴格管理下逐漸養(yǎng)成的?!北热?,每天堅持洗腳換褲衩,襪子每天得換,小便完了沖水,晚上刷牙,不喝自來水管里的涼水,吃完飯擦嘴,煙灰不彈到煙灰缸外面,掛毛巾時上下對齊,汽車里放紙巾等。想想原先生活糙到極致的大老爺們突然接受起了老婆的“諄諄教導”,就覺得既好笑,又幸福。
“她就像不急不慢的溫火,把我們的日子烹調得津津有味。”算是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最高評價了。
很多男人覺得磨合是對女人的徹底“投降”,更是“怕老婆”的表現(xiàn)。演員張晉就不那么認為。起先,由于知名度不如妻子蔡少芬,張晉沒少遭人白眼,說他“怕老婆”“靠老婆上位”。張晉毫無怨言,在事業(yè)上兢兢業(yè)業(yè),最終靠在《一代宗師》中精彩表現(xiàn)斬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上臺領獎時,他動情地說,“外界一直有言論說我一輩子都要靠妻子,沒錯!我這一輩子的幸福就靠她了!”
要知道,婚姻的磨合,不是一個人的投降,而是雙方的“改變”。
與其總想著拿小刀去削對方的棱角,不如先對自己下手,看如何改變形狀,彼此適應。你要出讓一部分過去的權利,才能換來今天局面的改善。
你不能只享受福利,不承擔義務。當然,他也不能只管進步,不去妥協(xié)。去溝通,去了解,去體會,先傾聽他的煩惱和需求,肯定他的付出,然后,再談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要從中取一個折中點,盡量讓兩個人都感到舒服。
我見過很多女人跟我訴苦,說和自己的丈夫無法溝通,“我都快哭死了,他卻不說話”、“我說了一大堆,他卻無動于衷。”可恨吧,討厭吧,可是如果仔細的分析他們之間的談話,你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溝通,往往只是一邊倒的譴責和批評,說來說去,基本都是“你只要改掉所有壞毛病,我們的生活就會幸福美滿”——這種邏輯。
永遠記住:感情中,“不溝通”比吵架還傷感情!
這樣的溝通怎么可能取得效果呢?
就算是商業(yè)談判還得有進有退,有得有失呢,這種一味說“你要如何如何”,從不說“我要如何如何”的溝通,比談判還要傷感情。良好的溝通是從自己這邊開始的,先問,“我能為你做什么?”然后再說,“你可以為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