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湉
潮州、汕頭、揭陽這三個地方合稱“潮汕”,我的老家就在這兒。雖地少人多,不甚發(fā)達(dá),但他們會過日子,小吃美食名聲遠(yuǎn)揚。
我想,“粿”這個字大概起源于潮汕小吃。因為還尚未見過在其他什么地方用到這字。請原諒我見識短淺、孤陋寡聞,且聽我嘮叨嘮叨這種潮汕獨有的食物。
“粿”有許多種,譬如韭菜粿、筍粿、蘿卜粿之類,數(shù)不清。每一種“粿”的皮、餡、蘸料都不同,即使名義上是同一種,不同地方做出來的差別也會很大。
而我最喜歡的是“禾蘭薯粿”。“禾蘭薯”是潮汕方言,聽著怪得要命,其實就是土豆。我認(rèn)為浮陽——潮州市一個小鎮(zhèn)的禾蘭薯粿最好吃。
最好吃的食物往往出自最簡陋的小攤。在浮陽,又以一個位于菜市場深處的小攤最為有名。門面極小、無招牌,僅靠口口相傳。
那是一對夫妻擺的攤,通常晚上九點半之后出來??盏厣嫌袔讖堄湍伒男∽篮桶宓剩瑏碣I宵夜的人絡(luò)繹不絕,大部分騎著摩托來,再轟著黑煙打包帶走。丈夫時不時伸手拿幾個禾蘭薯粿,放進(jìn)鍋里,不斷翻轉(zhuǎn)?;鸸庠诤诎道锔Z竄跳跳,空氣中混著油煙,渾濁、悶熱,丈夫額頭豆大的汗珠滾滾而下。直到一個個禾蘭薯粿兩面金黃,散發(fā)的香味飄得老遠(yuǎn),讓人拼命憋著快被勾出來的口水,他這才瀟灑一鏟,一放,一翻,穩(wěn)穩(wěn)地扣在印著環(huán)保餐具字樣的白色打包盒里,左手順勢插好飯盒,右手已經(jīng)從旁邊扯下一個塑料袋,一兜,一盒禾蘭薯粿便遞到了你面前。
我一向?qū)烫m薯粿的香味毫無抵抗力,每次都恨不得把飯盒的每個角落都舔一遍。吃禾蘭薯粿要蘸老家的辣椒醬。辣椒醬咸中微辣,跟味道有些淡的禾蘭薯粿簡直就是絕配。
蘸上醬,一口咬下去,皮富有韌性,煎炸得恰到好處,不油膩。里面的土豆熟透了,但不會爛癟癟的。想想為什么那么多小孩愛吃炸薯條——這粿跟薯條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論何時,只要一想老家的禾蘭薯粿,都會饞涎欲滴。然而大概整個潮汕除浮陽以外的地方都沒有味道相同的禾蘭薯粿,在深圳更是不存在的啊。
啊,不說了,不說了,真是饞死我了。
(指導(dǎo)老師:段正山)
小編點評
作者通過大量的細(xì)節(ji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家鄉(xiāng)獨有的美食禾蘭薯粿,表達(dá)了對這道美食的喜愛。讀后不禁讓人對這道美食感到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