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梅 普曉倩 李彬
【摘?要】 目的:評價孕產保健期孕婦學校的干預對孕產婦圍產結局和母乳喂養(yǎng)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產檢、分娩并參加孕婦學校70例孕婦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在本院同期產檢、分娩,但未參加孕婦學校70例孕婦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孕產婦圍產結局及母乳喂養(yǎng)率。結果:觀察組自然分娩率88.57%高于對照組的60.00%,剖宮產率11.43%低于對照組的40.00%,母乳喂養(yǎng)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72.86%,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婦在孕產保健期接受孕婦學校干預,可改善孕產婦圍產結局,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效果顯著。
【關鍵詞】 孕產保健期;孕婦學校;孕產婦;圍產結局;母乳喂養(yǎng)率
女性在妊娠期間生理及心理變化明顯,不僅會影響產婦生長發(fā)育,也會影響胎兒生長發(fā)育。自孕婦學校的開展及應用,通過加強孕產婦圍產期保健知識,對孕婦開展各階段、多方位的科學指導,以此幫助產婦建立健康行為,樹立準確的分娩觀念,并順利完成分娩。籍春燕[1]研究報道,對孕產婦開展孕產保健期孕婦學校干預,可明顯改善孕產婦圍產結局,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因此就針對孕產婦圍產期開展孕婦學校,鼓勵孕產婦參加孕婦學校進行研究,總結孕婦學校相關孕產知識,為孕產婦提供完善孕產服務,從孕產婦圍產結局及母乳喂養(yǎng)角度出發(fā),以此確定孕產學校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產檢、分娩并參加孕婦學校70例孕婦作為觀察組,年齡17~37歲,平均(27.52±3.96)歲;孕周8~36周,平均(24.61±3.84)周;體質量指數(BMI)16.13~32.05kg/m2,平均BMI(25.81±2.36)kg/m2;并選取在本院同期產檢、分娩未參加孕婦學校70例孕婦作為對照組,年齡17~37歲,平均(27.61±4.02)歲;孕周8~36周,平均(24.82±3.80)周;BMI 16.10~32.04kg/m2,平均BMI(26.10±2.35)kg/m2;兩組孕產婦從懷孕到分娩的整個過程均在本院;對研究具體情況知曉,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孕產婦年齡、孕周及BMI指數比較,數據間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在本院接受常規(guī)產檢,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講解妊娠期間飲食、運動,鼓勵孕婦定期到院復查。
觀察組在本院進行常規(guī)產檢,并參加孕婦學校,具體如下。
1.2.1?孕婦學校授課情況?孕婦按時參加孕婦學校階段性健康教育,每個月開課20節(jié)以上開展集中授課。根據孕產婦情況及教育需求,開展相應的干預措施。授課方式包括單純講解、播放錄像、模擬教學、情景教學、視頻教學及互動參與,并在老師的指導下,使孕婦、家屬參與每項護理干預。
1.2.2?干預內容?1)孕早期:叮囑孕婦孕早期定期檢查,開展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篩查。指導孕婦克服早孕反應,指導孕婦飲食,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及體力勞動,制作孕產期宣傳健康手冊,講解妊娠過程,做好孕婦心理干預。2)孕中期干預:由醫(yī)護人員講解孕中期胎兒發(fā)育狀態(tài)、自數胎動及乳房護理,做好營養(yǎng)干預及作息時間,通過有聲讀物、音樂胎教促進胎兒大腦發(fā)育。3)孕晚期:向孕婦重點講解分娩前征兆、母乳喂養(yǎng)知識,叮囑產婦定期產前檢查,有無妊娠合并癥。指導產婦注意飲食、合理運動,以免體重增長。向孕婦宣傳正確生育觀,介紹分娩前準備知識及無痛分娩技術,盡量選擇自然分娩。4)分娩期:在產婦待產期間,講解產時保健、產褥期保健及新生兒喂養(yǎng)知識,以產后訪視介紹產褥期保健知識,鼓勵產婦母乳喂養(yǎng),指導產婦新生兒護理及沐浴工作。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孕產婦圍產結局,記錄產婦自然分娩及剖宮率;跟蹤隨訪調查,觀察產婦母乳喂養(yǎng)率。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據,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孕產婦圍產結局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88.57%高于對照組的60.00%,剖宮產率11.43%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兩組母乳喂養(yǎng)率
觀察組母乳喂養(yǎng)率100.00%(70/70),對照組母乳喂養(yǎng)率72.86%(51/7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730,P=0.000)。
3?討論
孕產保健干預是女性分娩期間的必要措施,究其原因是女性妊娠、分娩及產褥期,生理、心理發(fā)生巨大改變,尤其是不良改變,則會延長產婦產程,增加產婦剖宮產幾率[2]。因此加強孕產婦孕產保健干預,給予孕產婦專業(yè)指導,使每個產婦能掌握各種圍產期保健知識,以此改善產婦分娩結局,提高母乳喂養(yǎng)。
本院自開展孕婦學校后,對孕產婦行階段性健康教育,指出孕產婦妊娠期間相關問題及孕產期保健知識,以此規(guī)范孕產婦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孕產婦孕婦學校開展中,強化孕婦及家屬的產前教育,指導產婦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護理及新生兒沐浴等相關知識,以此增強產婦及家屬新生兒護理保健知識,滿足產婦及家屬的個性化需求,故而能提高產婦母乳喂養(yǎng)率[3-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母乳喂養(yǎng)率100.00%高于對照組的7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結果看出,通過對產婦及家屬行孕婦學校集中授課及模擬教學,加強孕產婦自我監(jiān)護及圍產期保健知識,可提高產婦母乳喂養(yǎng)率[5]。
孕產婦積極參與孕婦學校,根據孕產婦妊娠時間開展相應的干預措施,準確應對分娩期間可能出現的問題,使孕產婦能積極參與分娩技巧及分娩過程,以此改善孕產婦分娩結局,促使產婦能順利完成分娩。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率88.57%高于對照組的60.00%,剖宮產率11.43%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鼓勵孕產婦定期參加孕婦學校,能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率。
鑒于此,筆者認為,在孕產婦孕產保健期,開展孕婦學校,能夠保證孕產婦掌握分娩知識,使孕產婦選擇合適分娩方式,減少剖宮產發(fā)生,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在開展孕婦學校時,筆者提出相應建議,譬如需選擇靈活的授課方式及授課時間,由專職資深醫(yī)生、護士進行授課,適當調動孕婦參與授課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籍春燕.孕婦學校對初產婦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華夏醫(yī)學,2016,29(02):128-131.
[2] 戴姜,賈黎英,李曉雅,等.孕婦學校多樣化互動式健康教育對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6,38(20):3194-3196.
[3] 譚光明,王旭輝,易菁,等.孕婦及家屬對孕婦學校健康教育知識的評價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3):2843-2845.
[4] 劉亞琴,李海貞,鄧映英,等.基層醫(yī)院孕婦學校健康教育對孕產婦生活方式及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41-42.
[5] 楊舒馨薏.基于微信平臺的生命早期(孕產期)健康干預試點研究及其效果評價[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