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革棟
摘? ? 要:由于受到潮汐、氣候、地質以及浪涌等因素制約,較之陸地風電安裝,海上風電運輸安裝風險與安裝成本都要大幅度偏高,并且在安裝時要動用許多海上作業(yè)的工程船舶。若是在運輸與安裝方式的選擇方面缺乏必要的合理性不但會增加項目成本,還將會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文章就海上風電機組運輸與安裝方式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期能夠為我國海上風電的開發(fā)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風能;海上風力發(fā)電;風機運輸;風機安裝
1? 引言
我國經濟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對于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時又面臨著環(huán)境惡化的壓力,因此,發(fā)展清潔能源成為了我國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重要方向。我國海域幅員遼闊,可利用的風能資源預計超過7.5億千瓦,可見發(fā)展海上風力發(fā)電場,必將成為我國未來電力戰(zhàn)略部署與發(fā)展的重點。海上風電場的建設過程中,風險最大的當是風機海上運輸和安裝環(huán)節(jié),其中影響海上風電機組運輸與安裝因素多種多樣,尤其是選用的船舶、風電機組的運輸方式與安裝方法必須確保足夠的科學性、合理性,否則除了對建設工期與成本造成嚴重影響之外,甚至還可能導致項目的失敗。所以,針對風電機組在海上運輸與安裝方式的研究極為必要。
2? 海上風電運輸安裝方式分類
區(qū)別于其他海洋工程,海上風電機組的運輸安裝具備重心高、機位多、部件多等特點,所以應就風電機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可靠、經濟、可執(zhí)行性較強的運輸安裝方案。運輸安裝采用一條船形式是國外風電場慣用做法是,在國內外均有成功應用的先例。
3? 海上風電機組常用運輸及安裝方式研究
3.1? 自升式吊船散裝式
自升式吊船配置液壓升降腿柱,可將船體舉升離開水面進而避免風浪影響吊裝施工。船上還設置有全旋轉吊車,加上船甲板面積足夠大可同時容納四到五臺風機,航行的吃水深度為2.5m~5m,適用水深在40m左右,通過對腿柱的加長設計還能適應更深水域。這種安裝方式除了能夠避開了海況影響,而且工期明確,效率較高,無需船隊作業(yè),成本較低。其明顯缺陷是船舶的制造成本較高且需要較大的一次性投資,造船周期需三年左右導致船舶資源極為稀缺,受水深限制而不適合遠距離作業(yè),同時必須提前做地質可行性分析作為前提保障。.綜合考慮其優(yōu)缺點,優(yōu)點明顯大于缺點,因此自升式吊船散裝式是目前海上風機安裝普遍應用的方案。
3.2? 穩(wěn)性樁浮吊船散裝式
穩(wěn)性樁浮吊的甲板面積較小,可運輸兩到三臺風機,配置有四條液壓自力式升降腿但船體不離開水面而是依靠水的浮力進行作業(yè)。船體上設置定位樁減小風浪中船體的運動幅度,提
升安裝作業(yè)效率,加上省去了起拋錨環(huán)節(jié)大大提升了作業(yè)效率。這種安裝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吊裝作業(yè)中海況影響程度,一臺風機安裝用時約3.5天作業(yè)效率較高,不需船隊作業(yè)且具備自航能力,也是屬于成本較低的作業(yè)方案。尤其是船舶資源直接可由運輸船改造而來,改造周期較短,能夠快速滿足資源需求。其缺點是甲板面積較小,需要進行頻繁的重復動復員,不適合遠距離作業(yè)且發(fā)生較大涌浪時需要停止作業(yè)撤離現場,導致作業(yè)效率降低且工期無法保障。適用水深通常小于30m,因此該方案一般作為過渡期的選擇方案。
3.3? 普通方駁加裝雁帶吊散裝式
現有方駁吃水深度通常約為1.5m,結合海管鋪設的相關經驗,能夠在漁船和線性絞車輔助作業(yè)下,行進到高潮水深0.5m以外的任何區(qū)域。1000t~7000t不同等級的駁船都能夠使用這種方式,履帶吊的吊高與吊重可以滿足要求即可,因此可選擇當前陸地風電場建設普遍適用的吊車。這種安裝方式較為適用潮間帶的作業(yè),在進行較深水區(qū)域的作業(yè)時可通過加裝生活集裝箱的方式改善艱苦的條件。而進行灘涂區(qū)域作業(yè)時則能夠用兩棲車作后勤保障,倒班人員可以宿于陸地。因此這種方案明顯較為適用于在涌浪較小的淺水區(qū)域作業(yè),灘涂地的效率則略為稍低。
3.4? 普通浮吊船散裝式
在現有的近海海洋工程作業(yè)中,極少部分為動力定位式,較為常規(guī)的浮吊大部分是錨定位式,然而其具備制造成本過高并且日租金昂貴的缺點。這種方案的操作方式類似于自升式吊船,區(qū)別只是在于用拋錨方式代替腿柱支撐式在機位旁的就位作業(yè),因此要求具備自航能力或者需要用到輔助拋錨船。這種方案極易受到海況的影響,在涌浪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停止作業(yè)并撤離現場,作業(yè)效率不高且工期無法保障,預裝一臺風機需用時7天不間斷的作業(yè)。加上風機部件材質主要是玻璃鋼,極易因碰撞而破碎所以存在較大的安裝風險。需要船隊進行作業(yè),又因為普通浮吊的吊高不足必須使用大型的浮吊船,而這類船舶資源較為稀缺。這種方案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不受水深限制,而鑒于以上種種原因,尚未出現這種方案的應用先例。
3.5? 普通浮吊整體運輸吊裝式
相對于散裝運輸,這種方案受到吊高限制需要采用大型浮吊以達到風機輪轂高度,或者需要用到雙扒桿浮吊。根據浮吊能力,一個航次能夠在甲板上固定兩到三臺風機。對于長距離運輸情況,可以選擇以駁船運輸的方式來提高吊裝效率。其過程中浮吊不需返航,風機整體以滑移的方式裝上駁船進行往返運輸以此提高浮吊作業(yè)效率,大大節(jié)約了作業(yè)成本。
目前,這種方案在國內已有成功應用的案例,其中包括了中海油渤海風電示范項目,以及東海大橋的100MW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兩者僅在運輸上存在一些差別,在安裝方式的選擇與作業(yè)方面基本一致。中海油渤海風電示范項目,使用藍疆號進行整體運輸以及進行海上吊裝作業(yè)。東海大橋項目,選擇采用駁船進行整體運輸,以雙扒桿浮吊進行整體吊裝作業(yè)。
由于這種方案的大部分工作可以在陸地上完成因此成本較低。在海況允許的情況下,海上的安裝作業(yè)在1天內即可完成,效率相對較高且基本上擺脫了水深限制。能夠在陸地上進行部分調試是這種方案的最大優(yōu)勢,其明顯缺點則是要建設專用碼頭對風機進行整體組裝,不但存在選址困難且費用也比較高。天氣變化情況對于運輸及吊裝過程的影響較為敏感,存在較大的安裝風險,尤其是在運輸過程中必須充分做好避風措施。運輸距離控制在20海里范圍內為宜。因為需反復多次動復員到碼頭進行整體吊裝作業(yè),所以小型機組在這種方案下的作業(yè)效率較低且成本偏高。但是隨著海上機組大型化發(fā)展,該方案在近海風場建設中將占據一席之地。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電力需求迅猛增長背景下,我國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呈現出爆發(fā)態(tài)勢。在這種情況如何有效地運輸海上風電機組并做好安裝就顯得十分重要。有鑒于此,上文在充分結合筆者對相關文獻研究以及自己多年工作實踐情況下主要就海上風電機組運輸與安裝方式展開研究,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 楊駿,舒雅,許蓉.海上風電機組安裝裝備與技術的發(fā)展[J].中外船舶科技,2016(2).
[2] 吳俊輝,劉作輝,李力森,等.大型海上風力發(fā)電機組的載荷分析及載荷優(yōu)化控制方法[J].電器工業(yè),2018(3):69~71.
[3] 焦忠虎,肖紀升.海上風力發(fā)電基礎形式及關鍵技術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1).
[4] 黃玲玲,曹家麟,張開華,等.海上風電機組運行維護現狀研究與展望[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6(3):729~738.
[5] 鐘炳貴,賈澤鑫.大型風電安裝船起重機部分整體安裝技術[J].科技展望, 2016(11).